多年虧損的ST景谷再換控股股東,周大福成「接盤俠」?

7月2日晚,ST景谷宣佈,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小康控股)擬以32.57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公司30%的股份(3893.99萬股普通股份),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周大福投資),總交易對價為12.68億元。

交易完成後,周大福投資將持有公司30%的股份,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而周大福投資的控股股東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下稱周大福企業)實際控制人為鄭家純。

因此,鄭家純將成為ST景谷的實際控制人。而小康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上市公司將降至12%。

ST景谷再換控股股東,這一次投資者還是滿懷期待。

從今年5月2日因此次重大事項停牌至今,ST景谷股價已經從停牌前的19.38元/股增至如今的24.76元/股,漲幅達27.76%。

7月3日,ST景谷以漲停開盤,最終報收24.76元/股,漲2.87%。自6月25日以來,該股票已經連漲7個交易日。

上市以來多次易主

自2000年上市以來,ST景谷的控股權已經數次易主。該公司前身是雲南景谷縣林業企業總公司下屬的林化廠、林板廠和木材公司。2007年7月公司正式上市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林業企業總公司(下稱景谷林業總公司)為其持股58.4%的控股股東。

2005年9月,景谷林業總公司將所持29.81%轉讓給中泰信用擔保公司(下稱中泰擔保),後者成為ST景谷第一大股東。

ST景谷前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十分接近,並隨後就上市公司控股權進行多年拉鋸。2008年11月,景谷森達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景谷森達)接手景谷林業總公司所持股份;加上其原本所持公司股份,景谷森達當時以持股比24.42%成為ST景谷第一大股東。

但2013年3月,通過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中泰擔保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25.96%,“搶”走景谷森達的第一大股東之位。

另一方面,進入2015年中泰擔保因為自身問題,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權於當年6月被司法劃轉至廣東宏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宏巨)。同年7月左右,廣東宏巨通過增持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多年虧損的ST景谷再換控股股東,周大福成“接盤俠”?

但很快,廣東宏巨便希望轉讓ST景谷股權;於2016年1月因限售期未過被監管部門叫停股權轉讓事宜後,該公司開始持續減持,最終在2017年2月將所持剩餘17.31%股份轉讓給杭州磁晅沛曈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下稱磁晅沛曈)。

這期間,剛停止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動作的景谷森達,很快於2015年9月開始公開徵集股權受讓方。2016年2月,景谷森達成功將所持ST景谷24.67%股權轉讓給小康控股。

截至目前,小康控股通過繼續增持股份,仍是ST景谷持股37%的控股股東。

周大福收購被質疑

多年來,股權的頻繁轉讓ST景谷始終未能提振業績。該公司於2006年迎來首次虧損後,開始每隔一兩年就虧損的態勢。2012年9月,因為部分車間停產而遭風險警示,該公司淪為“ST景谷”,至今未能“脫帽”。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小康控股控股後,ST景谷扭轉了前兩年的虧損局面,這一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轉為盈利3370.95萬元;但扣除豁免債務、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後,ST景谷的扣費後淨利潤則虧損4682.25萬元。事實上,該公司從2005年至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均為負。

2017年,沒了債務豁免等鉅額非經常性損益的ST景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重新虧損約3100萬元。2018年一季度,該公司繼續虧損630多萬元。

多年虧損的ST景谷再換控股股東,周大福成“接盤俠”?

面對這樣的ST景谷,小康控股實際控制人張興海開始失去了興趣。畢竟,2016年6月,張興海自家企業小康股份(601127.SH)也成功上市了。這家以發動機和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公司,於2017年全年盈利7億多元,目前市值155億元。

小康控股自2016年開始接手ST景谷後,耗資14.16億元拿下37%股權外,期間還豁免上市公司6600萬元債務、提供2.2億元財務資助,合計向ST景谷投入資金超17億元。而截至2018年7月4日,ST景谷市值31.2億元。

根據7月2日的協議,周大福投資將以總計12.68億元收購小康控股30%股權,也讓小康控股總算收回部分成本。

不過,儘管小康控股於2016年2月4日受讓的24.67%公司股份,已經以支付違約金為代價獲得景谷森達同意提前轉讓。此次股權轉讓事宜仍有不少問題尚待解決。

7月3日,上交所下發關注函,對ST景谷的控股轉讓事宜提出質疑。監管部門首先就對此次遠高於ST景谷當前股價的交易價產生質疑,轉讓的價格為32.57元/股,7月2日收盤ST景谷股價為24.07元/股,此次受讓股份溢價逾35%。

多年虧損的ST景谷再換控股股東,周大福成“接盤俠”?

“轉讓雙方及其實際控制人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此前是否在資金、業務等方面存在關聯或往來?”

更令人疑惑的是,今年5月3日,該公司稱,第二大股東磁晅沛曈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相關方轉讓所持公司全部股份,且前述相關方與公司控股股東小康控股進行了初步接觸,可能發生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的重大事項。而在7月2日公告中,交易方卻只有小康控股。對此,上交所提出問詢:第二大股東股權轉讓事宜進展如何?前後兩次股權轉讓交易,都涉及控股權變更,為啥說法不同了?

除了簽署交易細節外,作為收購方的周大福投資本身也要過審查關。需要完成相關主管部門備案等外國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所需的各項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