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民黨將領中的胡宗南?

大不列顛的帝王

胡宗南老家浙江鎮海,是蔣介石標準的小老鄉。如今很多時候老鄉是拿來坑的,在民國,鄉土之誼卻是一個人寶貴的人生財富。因鄉土貴人而發跡的很多,胡宗南大概要算其中很著名的一個了。

作為一個農家子弟,胡宗南書讀得不僅用功,而且很好。8歲入私塾,13歲入縣立高小,16歲入湖州公立吳興中學,並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吳興中學畢業。

中學畢業後,胡宗南在縣立高小教了四年書,後因在競爭校長中失利,加之對父親包辦婚姻不滿,最後負氣出走上海。

從這一段小經歷中其實能看出來,胡宗南是個性格很強的人,當然從他日後的生活看,也可以說這是個性格很古怪的人。

在上海一位同學家過了一段寄人籬下的生活後,胡宗南迎來了人生的機會,黃埔軍校一期招生的消息讓他看見了。

1924年2月,胡宗南南下廣州應考黃埔軍校,結果卻在體檢中被淘汰了,原因是他個子太矮,還不到一米六。

亂世中能出頭的都是幸運兒,命硬、路好、有貴人扶持,這三點缺一不可。胡宗南的幸運之處即在於他上來就遇到了一個陌生的貴人,軍校黨代表廖仲愷。

結果因為廖仲愷的一張字條(國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績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一點是不應該不錄取的),胡宗南被破格錄取,並被編入了軍校第二大隊四分隊。

什麼是真正命硬的人?不光指命本身,本事也得過硬。

胡宗南的嶄露頭角就鮮明地展現了這兩點。

1925年春天,胡宗南從黃埔畢業,被分派到教導一團三營八連任見習少尉,旋即參加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

3月13日,著名的棉湖大戰打響。胡宗南在這次傷亡十分慘重的大戰中乾的什麼活呢?

機槍連排長,也就是說小個子乾的是端機槍在陣地上突突的活。

在此次大戰中,教導一團官兵傷亡達二分之一以上,全團九個步兵連長,六個陣亡,三個負傷,副連排長傷亡更多。

不是命硬之人,根本活下來。

可胡宗南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靠指揮兩挺機槍還立下了大功。何應欽後來說,棉湖之役餘率第一團與敵苦戰,宗南弟以機槍連排長,掩護本團作戰有功,自是即嶄露頭角,深為領袖所器重。

小個子可謂是在死人堆裡一戰露頭。

10月,二次東征又來了。

胡宗南的表現依舊神勇。在河婆戰役中,小個子率部勇奪制高點,一舉粉碎了敵人圍殲國民黨東征軍的陰謀。

這兩仗打下來,胡宗南名聲大振,升任第一團第二營營長,並就此進入了蔣介石的視野。

到這就要說說胡宗南為什麼深得蔣介石信任、重用的問題了?

胡宗南隨後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老闆忠心,裝在肚子裡是沒用的;能很有眼力地把這忠心表出來才算能耐。

東征結束駐軍汕頭時,胡宗南著力做了一件事,在部隊中組織“孫文主義學會”,以表明他的反共立場和覺悟。

手上有能力,腳下有覺悟!因為這兩點,蔣介石對胡宗南開始著重栽培。

1926年7月,北伐開始。

此時已是上校團長的胡宗南又打了一個漂亮仗。在南昌城郊的牛行車站,小個子以汽油和辣椒麵來了個火攻,結果他的一個團幹敗了孫傳芳的一個精銳師。

指揮一個團幹仗,胡宗南確實有兩把刷子。戰後,胡宗南升任第一師少將副師長兼第二團團長,成為黃埔學生中跨入少將軍銜第一人。

從投軍到成為少將,胡宗南只花了三年時間。

在此後的二次北伐中,胡宗南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尤其是對孫傳芳的作戰中,表現很猛。

基本幹滅孫傳芳後,胡宗南又升官了,調任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師長。

1928年8月,蔣介石開始裁軍削藩。這時候,對於嫡系將領而言,啥最重要?

一是緊跟老闆的覺悟;二是幫老闆把隊伍帶來。

在這兩點上,胡宗南做的讓蔣介石甚為滿意。1928年11月,蔣介石蒞臨徐州檢閱胡宗南部隊,第二旅(因削藩需要,胡的第二十二師名義上被縮編成了第二旅)被譽為“模範旅”,其所屬三團受閱成績名列全國第一。為此,蔣介石特意在南京官邸接見了二旅團以上軍官,宋美齡都出來了。

此舉在國民黨軍界僅此一例,空前絕後。

毫無疑問,此時的胡宗南已經有了天子門生第一人的意思。

隨後連續爆發的蔣桂大戰、中原大戰,大概要算胡宗南軍事生涯的頂點了。尤其在對馮玉祥西北軍的作戰中,胡宗南打得馮玉祥干將孫良誠不敢與之正面接觸。

算是給老蔣掙足了臉面。

到中原大戰結束後,胡宗南晉升為第一師中將師長。

混到這個級別後,胡宗南領會老闆心思的能力超一流。為了能成為蔣介石心目中的絕對嫡系,在第一師中,胡宗南大肆擴充親蔣勢力,出身保定軍校的被清洗一空,換上的全是黃埔系。

這清一色打的,蔣介石不把他看成嫡系中的嫡系都不行。

1931年9·18之後,胡宗南忠實執行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開始充當圍剿紅軍的打手。

但除了在河口一役中表現的還算“能守會攻”(老蔣說的),其他時候也就剩賣命了。

從這其實能看出來,小個子指揮師以上的部隊,及格線似乎都難過。

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胡宗南奉命增援上海,因為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小個子又升官了,十七軍團軍團長,又創了黃埔學生升官的記錄。

從事實上看,此時蔣介石已經把胡宗南看成了自己一顆重要的戰略棋子,說的直白點就是後方的安全閥、看家人。所以他到淞滬戰場也就是露露臉的任務,隨後就撤回西北去了。

大到一國,小到幾十人的公司,往往都需要這麼一個角色,忠誠第一,能力第二,出不出眾不重要,關鍵時刻能放心使用,能替補堵漏就行。

胡宗南當西北王那十來年時間,說白了就是這個。幫蔣介石守一條道(防止日軍破黃河,破潼關),順便看著西北乃至新疆那幾個不咋聽話的傢伙(青寧那幾匹馬以及新疆的盛世才),除此之外,蔣介石不需要他有什麼作為,事實上,到了這個層次,他也難有啥大的作為。


可小個子一旦從看家人的角色變成爭天下先鋒的時候,問題就大了。

在一方統帥的位置上,他根本玩不轉。

玩不轉的結果就是讓別人玩得團團轉。

延安空城“一日遊”以及隨後的丟盔棄甲就是最鮮明的註腳。

丟掉大西北,轉戰大西南之後,小個子再想有所作為就更難了,跑路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但這樣的人,終究是不會被老闆真拿來興師問罪的,所以,胡宗南最終落得個善終臺灣的命運。

該怎麼評價這個所謂的天子第一門生呢?

老闆放心的大馬仔而已。

小格局的時候,衝鋒陷陣沒問題;一上段位,沒戲。

從這個角度看,胡宗南的命很好,但時代的運勢不屬於他。


黑句本

1924年,一個個子不高的浙江年輕人在黃埔招生處大喊:‘個子矮就不能參加革命了嗎?’。這一喊,改變了命運,廖仲愷先生對他破格錄取。

這就是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的胡宗南,他是黃埔系第一個軍長(1936年4月); 第一個兵團總指揮; 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 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

和陳誠、杜聿明、湯恩伯列為黃埔系僅有的統帥級將領。

1、老鄉見老鄉

相較於查宿舍是看書的陳誠,胡宗南無疑也有自己的優勢,浙江鎮海人,和蔣介石家並不遠。國民黨歷來鄉土之誼很重,廣東人的範漢傑(黃埔第一個師長)在粵軍和校長之間選擇了前者。

和多數黃埔生一樣,畢業分配到教導團,後來成為黨軍1、2師,後來第一軍。期間東征、北伐,在寧漢對峙期間,參加龍潭戰役。

到二次北伐已經是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模範部隊。

中原大戰後擔任第一師師長,將銜中將。和陳誠一樣,冉冉升起的巨星。

(一生的貴人)

2、軍隊與特務並行

在北伐前,胡宗南把自己的黃埔六期學弟戴笠推薦給了蔣介石。他們還有另一層關係,老鄉+結拜兄弟。

(胡宗南是發起人之一)

1932年老蔣復,深感無組織、無情報。胡宗南、賀衷寒、戴笠、康澤等順時組織“力行社”和“復興社”,即軍統。

之後在大別山對四方面軍作戰,在川西北對紅軍作戰。因為戰功,在1935年當選為國民黨第5屆中央監察委員,標誌著黃埔系的勢力開始進入中央決策機構

1936年成為第一軍軍長,這支有深厚歷史傳統的部隊,天下第一軍自然有其無上榮譽。這時候國軍的三大主力就是:胡宗南的第一軍,湯恩伯的十三軍,陳誠的十八軍

其自34年後一直在西北作戰,36年11月在山城堡被紅軍擊敗,之後西安事變,其率部進佔天水,切斷蘭州與西安的東北軍聯繫。

3、抗戰與諸侯之路

抗戰初期,蔣介石把德械部隊與第一、第十八都投入淞滬戰場,兩度作戰傷亡很大。在12月回關中整補,胡也升任17軍團長。意味著這支部隊已經關中化,同時也意味著關中的兵源確實很好


1938年參加蘭封會戰,武漢戰役中負責信陽方向作戰。在戰役結束後再次回到關中。這確實和其他的部隊不一樣,湯恩伯的部隊北上南下,只有他的部隊戰後即回關中

1939年任第34集團軍司令。1942年升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負責實際事務)。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北王,積極封鎖陝甘寧,並多次搞摩擦。

(封鎖陝甘寧,陝北人民大生產運動)

豫湘桂會戰失敗,給了胡宗南再次崛起的機遇。1945年7月任命為第1戰區司令長官,10月加陸軍上將銜,此時第1戰區指揮的部隊有5個集團軍、25個軍,總兵力達50萬人,勢力分佈到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晉東南地區

4、久疏戰陣,屢戰屢敗

要說胡宗南是個團長水平,這是瞎說。其做師長、軍長時的戰績可圈可點。

可惜在西北時間長了,軍政一把抓,政治化越來越嚴重,其作戰能力也越來越下降。對應的是其部隊因缺乏實戰而戰鬥力下降。

(宜川戰役打掉了胡宗南的機動部隊)

絕對優勢兵力在陝北與彭總屢戰屢敗,到48年2月宜川之役丟了機動部隊29軍,3月失了延安。

49年5月撤出西安,7月扶風戰役裴昌會兵團損失慘重。其撤往漢中。

之後,漢中、成都、西昌,幾十萬大軍逐步損失殆盡。

(西昌戰敗飛往臺北)

總結:

胡宗南的起來有其自身的努力,其鄉誼與軍統發起人都有很大幫助。

在38年之前,胡打了不少硬仗,證明其是一位有不錯水平的軍人

但之後,久疏戰陣,更多精力投入政治,解放戰爭,屢戰屢敗就是對其最好的詮釋吧。

ps:寫完這個,我自己還有不少困惑,期待和朋友們討論。諸如胡宗南為何在西北呆那麼多年?他的部隊戰鬥力是如何變化的?等等

參考文獻:

《蔣介石日記》

《從軍事領袖到政治領袖——蔣介石的1932年》

賀江楓.蔣介石、胡宗南與1943年閃擊延安計劃[J].抗日戰爭研究,2016(03):38-51+159.

李寶明.平津戰役國共兩軍部署比較觀察[J].史林,2016(02):158-169+221-222.

肖昊宸. 皖南事變前陝甘寧邊區與周邊國民黨勢力軍事關係論析[D].蘭州大學,2015.

張祖.1950年國共內戰幕落西昌的歷史考察[J].史林,2012(04):146-154+191.

夏宇立.長征路上的松潘戰役[J].炎黃春秋,2012(01):84-89.

彭玉龍.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作戰的胡宗南[J].軍事歷史,2010(06):46-55.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胡宗南,字壽山,浙江鎮海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蔣介石黃埔系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號成“天子第一門生”,因為他在黃埔一期裡升遷最快,也因為他的起家部隊是國軍革命軍陸軍第一師和後來的第一軍。他的從軍歷史各方面的媒體資料都有,那麼,如何來客觀的評價這樣一位民國將軍呢?



一,軍事指揮能力最多可做師長。

還可以做個不錯的師長,胡宗南身高僅不足一米六,但是年輕時作戰還是比較勇敢的,不然也不可能被蔣介石所器重和倚重,東征、北伐、中原大戰和圍剿紅軍的若干次戰役中,小胡表現相當不錯,從少尉幹起數年間成為旅長、師長,靠的是戰功。

@馮玉祥為什麼中原大戰佔上風時沒有擊潰蔣介石?

因為胡宗南率領第一師在河南的機動作戰非常有成效,在數倍西北軍的堵截中東擋西殺,第一個攻進馮軍駐守的重鎮鄭州,是給蔣介石賺了臉的。

@紅軍為什麼要過茫茫大草地?

因為胡宗南所部扼守住了由川入甘的重要據點松潘,紅軍數次進攻沒能得手,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損失,不得已才冒險過草地。

不過顯然蔣介石拔苗助長了,胡宗南的資質,就是個最多師長的料,戰術層面可以,戰略級別一塌糊塗,自從被提升為軍長、軍團長、集團軍司令、戰區司令長官以後,胡宗南再無出色發揮。

二,抗日戰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全面抗戰爆發後,胡宗南率第一軍參加了淞滬會戰,竭盡全力,傷亡慘重,蔣介石不忍自己的起家老本被消耗,1937年11月又將胡部調回關中,參加了登封戰役和武漢戰役的江北部分,兩年後升集團軍司令,坐鎮西安。

眾所周知,在雲貴沒有淪陷的情況下,攻入四川的路只有兩條,一是自陝西經漢中入川北,一是經湖北沿長江入川南。八年抗戰期間,日軍始終未能攻陷西安進而謀川,胡宗南功不可沒,他率領中央軍精銳守住了黃河及潼關防線, 對國家和民族當然是有益的。胡也因此成為黃埔生中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要知道,這個職務一般是黨國元老或黃埔教官才相符。



三,蔣介石的忠實擁護者及奴才。

胡宗南是復興社十三太保之首,因為當時他官最大,並且與戴笠關係緊密,胡的老婆也是軍統特務兼戴笠情婦出身,胡戴兩人一軍一特在蔣氏面前互相幫助和關照 ,攫取了在國軍中相當大的權力。蔣對其也非常信任,把二公子緯國安排到胡宗南軍中鍛鍊。

胡宗南經常以蔣的接班人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人才和勢力,還兼了中央軍校第八分校的校長,當然對蔣介石也是唯命是從,接電話都站得筆直 ,確實有侍君的奴相。忠誠換來信任,胡宗南到抗日戰爭勝利後坐擁近四十萬大軍,成為黃埔系中央軍“陳胡湯”三大軍事集團實力第二的首領。

四 ,穩定西北諸省不能忘記。

胡宗南幾十萬中央軍在抗戰中只負責潼關一線防守,顯然是大大富裕的,但哪怕是華北華中戰事再吃緊,老蔣也堅決不調胡軍一兵一卒增援,連美國顧問都看不下去了,我們都知道是為了防堵陝甘寧邊區,其實也不盡然。

在老蔣的削蕃進程中,唯一沒有時間和精力處理的,就是西北地區的軍閥青寧二馬和新疆盛世才部 ,二馬是回族,盛世才跟蘇聯打的火熱,他們對於中央政府是並不忠誠的,在日寇入侵我國大部的局面下,為防止上述勢力異動,保持一定的軍事威攝是必須的,胡宗南所部就承擔著這一角色,盛世才個垃圾最終沒有敢出賣國土,軍事壓力巨功至偉。

五,解放戰爭中的志大才疏。

這一節大家瞭解的最多,簡略寫寫。

二十幾萬大軍在陝北,玩不過兩萬來人的彭大將軍,找不到幾百人的中共中央,反而損兵折將,一年多就放棄了延安。再隔一年,讓彭德懷揍的丟了西安和關中平原逃進秦嶺,實在是太菜了。提一筆熊向暉,這個胡宗南自己選拔的機要秘書,胡的作戰命令軍長師長還沒看全呢,解放軍案頭都有全文了。

接著按老蔣的命令放棄漢中退守四川,接防重慶和成都,佈置所謂川西決戰,結果自己扔下部隊先飛西昌了,留下四個兵團三個起義一個被殲,後來感覺西昌也不安全,私自逃往海南,把蔣介石氣的吐血。看來,這位五十三歲的陸軍上將,已不復年輕時的果敢。

1962年病死於臺灣 ,著有《宗南文存》。


度度狼gg

胡宗南,字壽山,浙江鎮海人。黃埔驕子,民國時期著名的“西北王”。

早年在家鄉做過小學教員,後辭職下海經商,之後報考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


(青年時期的胡宗南)

胡宗南的一生始終圍繞著一個人,他就是——蔣介石。胡宗南從黃埔軍校初識蔣介石到之後的東征、北伐、國共內戰、到抗日戰爭都是在蔣介石的授意指揮下進行的。他也成為蔣介石的左膀右臂,得力心腹。可以說蔣介石也是胡宗南最重要的伯樂。由於這層特殊關係,胡宗南被譽為“天子門生第一人”。

胡宗南天資聰穎,智商極高。青年時期曾有一段時間沉迷賭博,後幡然醒悟。之後報考黃埔軍校,從此走上了軍人之路。


(黃埔軍校時期的胡宗南)

胡宗南是一個有才、有智、有血性的中國人,也是個堅決抗日有民族氣節的人。抗戰時期胡宗南曾說過:“不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誓不成婚”。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上,胡宗南多少也是有過貢獻的。

但是胡宗南也仗著蔣介石對其器重,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抗日戰爭時期他擁兵自重,成為西北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割據一方的“西北王”。國共內戰之時成為蔣介石的急先鋒,對蔣介石唯命是從,盲目執行蔣介石的反共策略。進而同共產黨軍隊進行了殊死抵抗,造成了巨大的傷亡。1947年,戰時的《人民日報》曾對其評價道:“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陰險虛偽的常敗將軍”。


(蔣介石和胡宗南)

「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直到今天海峽兩岸對其評價都大相徑庭!大陸方面稱他為“志大才疏”的國民黨軍人,頑固的民國政客;臺灣方面則認為其一生戰功卓著,對上忠心,對下有愛。是一個傑出的將領。

處在當時大時代背景之下的胡宗南,其一生經歷註定充滿傳奇與非議!


小司馬說

胡宗南,(1896_1962),字壽山,原名胡琴齋,浙江鎮海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國民革命軍弟一戰區司令長官。人稱黃埔轎子,西北王,蔣介石的得力干將。


胡宗南出生在浙江省鎮海縣,家父以賣藥為生計。胡宗南從小就聰明,考試成績也是名列前茅。胸懷大志,崇拜歷史英雄,中學畢業之後,本該繼續求學深造,無奈家中生意不好,於是回縣裡小學做了一名教員。

除了教學,胡宗南沒事時博覽群書,研究(史記)(資治通鑑)的史學名著。關心天下大事。閒暇之餘他遊遍了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目睹了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的瘋狂行為之後。曾做出過預言十年後中日必有一戰。果然後來在東北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活動。

胡宗南是一個不甘寂寞的,懷才不遇有抱負的年輕人。1924年,是胡宗南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同年在廣州建立了第一所軍校,黃埔軍校。


胡宗南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想機會來了,立刻抵達廣州報名軍校。起初因為其身材矮小,體檢不及格被淘汰了。後來胡宗南在絕望中引起了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的注意,他當即表示:如果文化考試過了,且身體健康,就應該被入取。文化課對於胡宗南來說那就是小菜一碟。就這樣,胡宗南以優益的成績被入取,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胡宗南由黃埔軍校畢業後,當時在軍校時結識了身為校長的老鄉蔣介石。畢業時胡宗南成績優秀,被分配到教導團第一團3營8連任見習少尉。不久調入機槍連任少尉排長。從此開了他的軍旅政治生涯。

真正使胡宗南嶄露頭角的還是那次棉湖遭遇狙擊戰。陳炯明的王牌軍和林彪所部兩萬餘人,與校軍在棉湖地區遭遇。雙飛打的是非常激烈,傷亡慘重。由於敵軍火力太猛。這場戰鬥校軍是拼死抵抗。胡宗南更是打紅了眼睛,瘋狂狙擊。在戰場上表現的極為勇敢。黃埔軍校黨政領導全部參戰。


校長蔣介石親眼目睹了這次戰鬥,戰鬥結束後,論功行賞,由於胡宗南的表現突出當上了副連長。

之後,胡宗南先後參加了鎮壓楊希,劉震寰叛亂,第二次東征。表現突出,再次受到蔣介石的表彰。國民革命軍北伐時,胡宗南被任命國民黨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上校團長。隸屬於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1932年淞滬會戰爆發,胡宗南接到蔣介石命令,主要任務守護滬寧公路。趕築防禦工事。胡宗南集中全部兵力,日夜開工。一月內完成工事為了保障淞滬抗戰做出來巨大貢獻。

1933年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率第一師進駐甘肅天水縣,接防西北軍第十七駐地。胡宗南深刻領會蔣介石的用意。駐紮天水兩年之久。胡宗南開展了一系列戎邊活動。招兵買馬,擴充部隊。胡宗南在天水的業績,蔣介石心知肚明。大大加賞,並且對他越來越器重。

1936年8月,胡宗南的第一師擴編為第一軍,胡宗南任中將軍長。就這樣胡宗南是名氣越來越多大。參與了多次國共戰爭,給我黨我軍造成了極大損失。後來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胡宗南的一生經歷了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抗日戰爭等戰役。可謂是戎馬一生。

1950年胡宗南所部兵敗後去了臺灣。歷任(總統府)顧問。澎湖防守軍司令官等職。1962年2月14日因心臟病病逝於臺北。

後人對胡宗南是這樣評價的:胡宗南是一個頑固的政客,愚蠢的國民黨軍人,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陰險虛偽,狂妄自大。

我是任馳贏天下,說歷史,答歷史。感謝閱讀。喜歡的關注我一下,不錯過每天的歷史解答。


任馳贏天下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壽山,原名胡琴齋,漢族,浙江鎮海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胡是所有黃埔學生在國民黨陸軍中:

第一個軍長;

第一個兵團總指揮;

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

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

第一個跨入將軍行列、也是唯一一個在離開大陸以前獲得第三顆將星的人。

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胡宗南自幼熟讀“四書”、“五經”,中學時成績優良,雖身高如地豆但尤以體育更為優異。

1915年中學畢業後,任小學國文、歷史和地理教員。假期到處遊歷,目睹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之瘋狂,做出預言十年後中日必有一戰。不幸烏鴉嘴說中,後來發生九一八事變,小日本全面侵我中華。

因競爭校長職位失敗及遭父逼婚,遂決然離家出走,與王亞樵結拜為金蘭兄弟。1924年投考黃埔軍校,因身高僅1.5米多體檢被淘汰,一嗓大吼經廖仲愷特許參加考試被錄取為黃埔一期生,此間結識了“同鄉”蔣介石;開啟了開掛人生。

1925年2月任機槍連中尉排長至1927年10月升任第22師師長;僅二年多就成為國民黨黃埔系學生的第1個將軍,幾乎一戰一升官

1928年8月第22師縮編為第1師第2旅,任旅長,11月所部在蔣介石校閱中因訓練成績突出,被評為“模範旅”。其第3團受閱成績列全國陸軍第一。

1935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5屆中央監察委員,標誌其開始進入中央決策機構。

1936年4月,胡宗南為第1軍軍長兼第1師師長,進攻陝北紅軍,被彭德懷大敗。第1軍是支有深厚歷史傳統的部隊,

此時國軍的三大主力就是:胡宗南的第一軍,湯恩伯的十三軍,陳誠的十八軍。

淞滬會戰爆發胡宗南接按蔣介石命令,趕築防禦工事,一月內完成工事為了保障淞滬抗戰做出來巨大貢獻,傷亡慘重,蔣介石不忍自己的起家老本被消耗,1937年11月又將胡部調回關中,參加了登封戰役和武漢戰役的江北部分,兩年後升集團軍司令,坐鎮西安,成為黃埔系學生的第1個集團軍總司令。

1940年1月,蔣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率部蠶食5個縣,並公開喊出“消滅邊區”的口號,嚴密封鎖,構築了一條長達700餘里的由碉堡、工事組成的封鎖線。

1942年7月升任第8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4集團軍總司令,掌握第8戰區實權,統率國民黨四十萬人馬盤踞西北,勢力遍及陝西、甘肅、寧夏等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北王”

1944年6月中美空軍大炸豫西之敵,胡宗南部猛烈反攻,取得勝利;12月被任命為第1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要知道,這個職務一般是黨國元老或黃埔教官才相符。

在內戰中胡宗南可謂一敗塗地,二十幾萬大軍玩不過兩萬來人的彭大將軍,找不到幾百人的中共中央,其部隊被我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成建制的消滅,解放戰爭各個戰場上,西北國軍表現是最差的,整整4年沒有打過一次勝仗,被戲稱為“常敗將軍”, 胡宗南親自挑選機要秘書熊向暉,胡的作戰命令軍長師長尚未看全,已全文出現在解放軍案頭。毛澤東評價胡宗南充其量是個團長水平。 1

949年12月胡宗南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卻把部隊扔在四川,自己卻逃到了海南。1950年3月,胡宗南作為統帥竟然將指揮權交給參謀長,自己逃到臺灣,導致胡宗南所部幾乎全被殲滅。

1950年5月,臺灣監察院對胡宗南發起彈劾,在蔣介石的親自過問下,胡宗南方得逃脫。

1951年,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胡宗南化名“秦東昌”繼續領兵指揮作戰,結果仍然是敗。

後人評價:胡宗南是一個頑固的政客,愚蠢的國民黨軍人,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陰險虛偽,狂妄自大。

老對手彭總評價:“此人志大才疏”。


美麗青春您真痘

我們不妨以靈寶戰役為例子。1944年5月,洛陽危急,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先後調派五師之眾東出潼關,最終與日軍在豫西境內形成靈寶戰役。由於平時“防共”重於抗日備戰,許多力量分散在陝甘寧邊區封鎖線上,導致援豫大軍建制混亂,指揮系統疊床架屋。其實早在1941年10月,蔣介石就曾針對河防部署批評過胡宗南:“如此大軍,而總預備隊並無一兵;且各軍所屬之師,皆分別其序列,指揮系統亦不能統一,此為最大之錯誤,而且完全違反原則。”靈寶戰役後,蔣介石嚴厲責備胡宗南:“用兵之時,使用某一師,而使軍長不參加戰場,想你一個人來掌握,這是要不得的。”

1963年,靈寶戰役時擔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參謀長的羅澤闓在臺灣撰文指出:“日軍佔領洛陽後,兩個山地師團進逼潼關,窺伺關中,胡先生乃出動三個軍,在潼關以東靈寶地區與日軍展開激烈遭遇戰,胡先生親至潼關華陰指揮,經十餘日激戰,終將日軍擊退,確保潼關,穩定關中,粉碎日軍進佔我大西北之迷夢。”

我認為所謂穩定西北和西南抗戰後方之說,存在溢美、拔高之嫌。首先,日軍只求擊退第八戰區援豫軍隊,沒有制定過進一步西進的作戰計劃。其次,如果日軍真面目進攻關中,胡宗南大軍未必能夠擔負起禦敵重任。1944年7月5日,胡宗南到重慶述職,蔣介石說:“

這次靈寶作戰,將我軍弱點暴露無遺,僥倖得很,日軍未進,如果日軍西進,潼關必失,西安必失,關中失守,重慶動搖,中國有滅亡之慮矣!”

概括而言,胡宗南具有良好的服從性和可靠的忠誠度,但是明顯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此外,胡宗南個人生活十分嚴謹,無不良嗜好,可以說操守廉正。


馮傑

關於胡宗南的歷史功過,大家自有評判,而且也有不少答友做過回答。在此,我想補充的一點是,其實胡宗南有些怪異,甚至可能存在某些心理問題。

不僅如此,胡宗南還對自己的妻子進行苛責。在他的第一段婚姻中,胡宗南娶的是大戶人家的小姐,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溫柔賢惠。不過,胡宗南一直不讓夫人出門,他覺得,女人出門後,便會被男人的目光審視,甚至遭受他人的非分之想。

有一次當地來戲班唱戲,胡宗南的夫人想要去看熱鬧,但胡宗南堅決反對。後來,胡宗南夫人的好友來叫她,兩人還就真的去了。不過,胡宗南不放心,晚上偷偷回來進行查看。發現夫人去看戲後,就打算休妻。

此後,胡宗南長期不回家,不與夫人說話,也不同房,把自己的妻子看成空氣一般。後來,胡宗南的夫人覺得內心委屈,逐漸精神失常,最終發瘋而死。夫人死後,胡宗南毫無愧疚,直接將其給草草埋葬了。

從胡宗南的種種作為來看,他的內心與常人不同,甚至說有點不太正常,他對自己和身邊的人,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這種要求,在周圍人看來,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不過,胡宗南也不是鐵板一塊,後來被戴笠的情婦葉霞娣所迷惑,到52歲時還與之成親,再一次做了一回老新郎。


碣石樵子

國民黨有很多黃埔軍校畢業的高級將領,他們被稱為“天子門生”,是蔣介石的嫡系,而此人卻是嫡系中的嫡系,被譽為“天子第一門生”,他便是蔣介石的同鄉胡宗南,一個因為蔣而平步青雲,對蔣也絕對忠誠的人物。



胡宗南的發跡完全得力於蔣介石的看重,在黃埔軍校學習時就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同鄉蔣介石,在畢業後,因為他在北伐時期作戰英勇,所以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在中原大戰結束後成為了第一師的師長,後形成的“黃埔系少壯派集團”,而胡宗南便是這一集團的主腦,和湯恩伯系、陳誠系並稱為“黃埔三大系”。



在胡宗南權力巔峰的時期,他統率國民黨四十萬人馬盤踞西北,勢力遍及陝西、甘肅、寧夏等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北王”。但儘管這樣,他在面對蔣介石的時候還是一副學生的姿態,這或許是黃埔生的通病,比如各地軍閥在蔣面前有時大大咧咧,但每個黃埔生卻對蔣極為恭敬,連在電話裡通話都站的筆直。



在內戰之時,胡宗南可謂一敗塗地,在西北損兵折將,佔領空城延安後向蔣介石謊報軍情,實則卻是志大才疏,其部隊被我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成建制的消滅,在和彭德懷元帥的較量中他幾乎一直處於下風,被別人戲稱為“常敗將軍”。

在國民黨敗退後,他逃亡了臺灣,之後又遭到了國民黨各路軍政要員的彈劾,這位蔣介石的絕對心腹,他對蔣介石的盲目順從,終歸沒有落個好下場。


歷史之絕唱

1946年1月任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3月獲青天白日勳章。9月派整編第1軍與晉軍聯合進攻陳賡兵團,大敗,整編第1旅被全殲、旅長被俘,整編48旅遭受毀滅性打擊,旅長戰死,胡宗南慌忙收兵。1947年3月胡宗南出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召開洛川軍事會議,部署劉戡整編29軍、董釗整編第1軍分別2路進攻延安。

  1. 胡宗南長期掌管西北,除抗日外,還有三項秘密使命:西防蘇俄、清剿邊區、內懾回馬,除了打不過解放軍外,其他事項做的還可以,說明胡宗南的強項不在軍事,不過抗戰期間確實守住了西北,也算為國立功了。
  2. 胡宗南個性粗狂而不精細,輕率而不謹慎,過於自信、自傲,這與他太過順利的升遷有關,年少氣盛。但是對部下不錯,比較關愛士兵,胡宗南在西北連續的敗仗,傻子也會猜到情報洩密所致,但是胡宗南不以為然,對安插在身邊的地下黨熊向暉信任有加,十分關照。
  3. 蔣介石用人唯親,只重用浙江人和黃埔系,而胡宗南是畢業黃埔的浙江人,加上早期打仗還比較出色,所以能扶搖直上,但是胡宗南、劉峙之流,軍事才能充其量當個師長、軍長,硬是被提拔到戰略指揮的位置,同為黃埔名將的關麟徵就非常看不起胡宗南的能力。
  4. 胡宗南不但戰略短視,戰術也不行。西北解放軍殲滅國軍的方式,幾乎都是同一戰術,即圍城打援,胡宗南屢屢上當,導致部隊不斷被殲滅,毛澤東曾評價其軍事能力充其量是個團長,而胡宗南最出色的戰績就是當團長時擊敗過孫傳芳一個師,國軍內部也有“十個西北王,抵不過一個胡璉”的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