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海報,夜幕裡各色夜宵店鋪的招牌林立,煙火味十足。
黑色的夜、黑色的炭,燒烤攤師傅在忙碌著,火花飛濺。
【聚光燈】
在既有的美食紀錄片中,或以地域為界,例如《尋味順德》,表現一方風土人情;或以食材為類,諸如《小海鮮》、《水果傳》,以小見大;或以全景視角體味全境,例如《舌尖上的中國》,跨越大昇華高,以食寫民生,進而展現社會全貌。這些片子都有著一個相通的主題——“鄉思”。對比之下,最近橫空出世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顯得獨樹一幟,它有“鄉”,但不再聚焦於“鄉思”。
市井的味道,不是媽媽的味道
《人生一串》以烹飪手法為主線,串起了大江南北不同的燒烤形式和燒烤食材。六集紀錄片又分別以食材、形式加以不同的歸類,從西北邊疆到東南沿海,從東北縣城到西南小鎮,取材地交織形成的網格最大限度地覆蓋了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沒有棚拍下刻意創造的精美,沒有悠揚的、識別度極高的背景音樂,沒有對攤主和食客人生故事的細節展示和意義追問……《人生一串》的鏡頭下,夜幕下油煙繚繞的燒烤攤上顯得乾淨而純粹。黑色的夜、黑色的炭,乃至燒烤攤師傅被燻黑的手套和手,似乎都是為了自我隱藏而特意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突出炭火上刺啦刺啦作響的食材。黑夜給了人黑色的眼睛,人用它來尋找油花和火星。
燒烤大概是最具有市井氣息的一種烹飪方式。不同於發生在西方人自家院子裡的BBQ,我國的路邊燒烤並不是一種聚會時才有的休閒娛樂活動,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時它充當宵夜,有時則頂過正餐,當然它的煙火氣也並不妨礙人在這裡推杯換盞、交流情感。它看上去似乎不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社交場所,在一些地區甚至成為暴力場景的重要背景地,但吃燒烤的確是交情到位的體現。燒烤攤的口味各異,能吃得到一塊兒去的,其實並不容易。
此前的《舌尖上的中國》配合“春節”這個中國最重要的團圓時刻播出,《小海鮮》也以“家庭”作為核心主題,都帶有強烈的“鄉思”色彩,它建立在一種對家鄉的浪漫想象上,將鏡頭對準逐漸消失的老鄉的土灶上,或者將一種主觀色彩特別強烈的“媽媽的味道”作為人間至味。除了展示華夏美食多樣性,它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喚起觀眾的鄉土情結。這種情結高度抽象,可能誘發好奇,但很難引發共鳴。
這也是為什麼帶有強烈鄉思色彩的美食紀錄片最終重點都偏離了美食。
燒烤這種市井美食則不同,它是城市化的產物,是陌生人能夠共享的東西,夜幕下的煙火甚至構成了城市的某種共同記憶,燒烤的味道或許因攤主的做法而異,但作為一種有共通性的生活經驗,燒烤無疑可以喚起更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通的體驗。
剋制導致故事敘述差了一口氣
或許是為了避免走上《舌尖上的中國》反客為主的將食物作為民生陪襯的路,《人生一串》在介紹人物的部分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攤主和食客只展示了人生中諸多瞬間中的某一瞬,沒有故事性和連貫的敘事。相比完整的、重點突出的食物製作過程,僅對人生做了碎片化的呈現。
這種剋制導致《人生一串》稍微差了那麼一口氣,它的每個片段素材都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是形散的同時神也是散的。在同一主題下,五湖四海的市井平民共性顯然多於個性,他們的經歷和心態有太多太多相似之處,許多碎片化的生活表述有時像是在用不同方言反覆訴說。這種反覆訴說或許必要,但多少削弱了紀錄片觀察生活時所特有的敏銳,增添一份樸實之餘,削弱了它的一點靈性。
但是在碎片化展現人物的前提下,仍然能夠從煙火繚繞的市井街頭串出一種人生軌跡來,它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城市夜宵群體,是具象化了的“地氣”。旁白中大量網絡流行語的加入,同樣增強了它的青春感和差異性,正是視角的轉換、差異性的凸顯,使得這部展現市井美食的紀錄片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喜愛。
□戴桃疆(影評人)
閱讀更多 新京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