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科医生手撕“物理降温”,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

韦德俊

想要知道孩子发烧的时候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没有用,首先得要清楚的是,我们人体体温是如何变化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身体的温度是恒温的,发烧的时候,就是身体的恒温被打破,从而变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身体的温度升高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原因。被动升高是指受到了炎热环境的影响,身体的散热速度太慢,以至于超出了能够自动调节的范围,就会造成中暑的现象。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因为病原体的入侵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并不要急于为孩子控制发烧的症状,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措施。对于物理降温的方法,家长需要根据孩子发烧的具体症状来进行使用。如果盲目使用,就有可能造成孩子降不了温,甚至还会引起身体的反抗。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发烧的温度没有超过38度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进行物流降温,常用的方法如下:

第一,给孩子多喝温开水。孩子在发烧时,身体缺少水分,多喝温开水可以帮助孩子排汗,调节体内的温度。

第二,如果孩子在发烧的时候精神状态各方面都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贴上退热贴或者给孩子洗洗温水澡,但注意时间不能过长,而且洗完之后要立刻穿上衣服,小心孩子着凉。


医联媒体

【修改版】

  要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首先得知道我们的体温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类属于恒温动物,在多数时间,我们拥有一个相对而言稳定的体温,当然体温也存在日周期甚至月周期,但都在范围很窄的幅度内波动。长时间过低或过高的体温都会引发严重问题,甚至死亡,因此我们的身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主动调节产生热量的速度以及散发热量的速度,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一定的适应。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拥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它知道正常体温是多少,通过控制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实现对体温的控制。  

散热方式

  皮肤血管口径加大,更多血液流经体表,将热量辐射出去;

  如果环境温度升高,降低了辐射的效果,则通过出汗蒸发的方式,带走多余的热量。

  如果需要抑制热量散发,那就缩小皮肤血管的口径,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同时抑制出汗,甚至通过起鸡皮疙瘩的方式,让汗毛竖起,保留住皮肤附近的空气,减少空气的对流,降低热量传导的速度。

产热方式

  内脏的产热速率是相对均衡的,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发生改变。因此,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加速产热,那么机体会采用打寒颤的方式让肌肉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方式收缩,从而增强产热。

总之,机体通过控制散热和产热,在多数环境中,都能让体温基本保持平衡。

那么发烧又是怎么回事?

发烧当然是产热超过了散热,平衡被打破,于是体温升高的现象。但注意,体温升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 被动升高

比如中暑的患者,这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机体散热速度太慢,超出了身体能够调节范围,引发体温被动的升高。

  • 主动升高

  要记住,当我们的身体主动升高体温的时候,它依然在控制着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只不过现在默认的体温进行了向上调节而已。而人为捂汗则严重的妨碍了身体对散热的调节,而产热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如果失衡严重,那体温会不受大脑控制的继续升高,那就非常危险了。

与捂汗相对应的则是物理降温,但它要么不能降温,要么会引起身体的反抗

  即便抛开体温升高是机体对抗入侵的病原体的策略不谈物理降温的问题在于,就像现在我们要强行对一个正常人进行物理降温,你认为身体会对此作出什么反应呢?毫无疑问身体会通过减少散热同时增强产热的方式来对抗体温的下降,如果物理降温真的起到了效果!这就像你在打开了冷暖空调的房间里,嫌温度太高,于是开了一扇小窗希望能让房间温度下降,如果房间温度真的下降,那么空调将加大功率产热以便让温度回到它现在设定好的度数上来。

退烧药为何能退烧?

  与物理降温不同的地方在于,退烧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方式来实现退烧的,这就像调整了空调遥控器上所设定的度数一个道理。由于发烧本身常常会引发不舒服的感受,并可能影响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等等,因此,退烧药一经问世就成为家庭常备药品。虽然,某系医学指南并不推荐,发烧马上就服用退烧药,但潮流所趋还是很难阻止人们采取行动的。

最后必须认识到如下几件事

  • 退烧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
  • 退烧的次要目的是缓解家长的过度焦虑

  因为孩子的体温增高,导致家长过度焦虑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捂脸】。

  • 即便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退烧本身并不能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同时,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学业成绩不良或者神经认知以及行为异常的。


  •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  2013年5月版英国的《Nice儿童发热指南(5岁以下)》


三思逍遥

据我个人带孩子经验,孩子火力强,高烧到40°C经常。用退烧针等很容易掩盖症状,给人以已经好转的错觉。所以当年对孩子,我用物理降温比较多。

除了腋窝等处用湿毛巾擦拭,头部冷敷,我还会采用个人的一些方式,比如前心后背的搓理,类似于刮痧,只是用手不用工具。采用这样不停搓理,散热也很快。

在孩子39°C以下,我采用这些方式后,还会用另一种降温方式,就是赤裸与孩子相对,直接把孩子搂在胸口,边给孩子全身搓理,边用自己的正常体温给孩子物理降温。有娃的妈妈可以试试,我用这方式物理降温,效果最好,一般孩子很快出汗了。

我不知道这个所谓儿科大夫手撕物理降温有什么依据,但建议能短时间物理降温奏效的,最好别依赖药物退烧。物理降温短时间无法奏效,无效果,那当然必须用药,高烧不退持续时间长,可不是闹着玩的。切记。

物理降温不只是对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样。只不过老人火力差,高烧到三十八九度已经是昏昏沉沉。前几天老母亲发病住院,就是如此。

每天下午发高烧,医生打退烧针,体温正常,晚上又高烧,再用肛门栓降温,到下半夜体温正常,一直稳定一个白天。那几天我就发现,发热的周期就这个规律了。直到有一天晚上,遇到另一个男医生值班,再次高烧,他拒绝用退烧药。他对我说:“我的习惯就是尽量不用退烧针,最好物理降温,观察我的用药效果,是不是起作用。你不要害怕,八十多岁的老人能高烧到39°C,本身就说明她体质特别好,是好事。继续回去物理降温,观察着。”

当时就被他说服了。问护士要了冰块,用干毛巾包裹了,我轮换放母亲腋窝,一边最多十分钟就换另一面。这样折腾着,母亲的体温居然慢慢降了。到早上五点,只有37.1°C。白天恢复正常体温。就这样,母亲的体温再没有反复,一直正常,到今天已经四天了。

真的感谢那位有原则的值班医生。事实证明用药很对症,母亲现在一天比一天精神好。

物理降温,是最有感情的方式。它起的作用不只是降温,还有抚摸带给人心灵的抚慰,这对病人非常重要。阿兮以为,让病人在高烧昏沉中,感觉到被爱着,是最好的退烧药。您觉得呢?


阿兮随笔

感冒发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不过因为小孩子发育还不完全,比较脆弱,所以家长们会非常紧张,担心发烧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毕竟,也确实有过一些伤感的案例。

其实,很多人对于发烧可能都会有一些误解,认为发烧是完全的坏事,是一种病。但实际上,发烧反而是人体正常,身体免疫系统健康的一种表现。发烧,是因为人的身体感染了病毒或者细菌,它们会产生毒素,这种异常的情况被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现之后,就会自动升高体温,通过高温或者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杀死那些病原微生物。所以,发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持健康而实行的一种防御机制。所以,只要体温还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其实是没有必要强制帮孩子退烧的。

那说到本题的重点,物理降温,很多医生和专家都认为物理降温是没用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在现实中用物理降温方法确实让孩子的烧退了,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呢?按理说这个问题如果要严谨一点的话,应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我们也没这个条件,所以,下面的看法也主要是来自于各种资源的学习。目前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是,物理降温可能真的对孩子的退烧没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它可以让发烧的孩子更舒适一些,而在现实中,通过物理降温之后,孩子成功退烧的情况,其实可能是孩子的自愈,说明免疫系统战胜的病毒。


一切正在发生

小时候发烧爸爸妈妈总会在额头给我们冰敷毛巾,或者盖上厚被子,让我们睡一觉出出汗,甚至还有家长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体降温,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方法其实并不是首选的退烧方式。

因为物理降温只是把人体体表温度降低了,大脑里调节体温点的中枢依然没变,这种降温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属于治标不治本。另外这种物理降温,使用不当还有可能造成伤害,前几年就有东莞一名1岁男童发烧,父母用酒精擦拭其身体降温,最后导致死亡的悲剧发生。

比较安全的物理降温的方法是温水擦浴,水温比体温低1~2°即可,水温太低孩子会觉得冷,比如高烧39°,用36°或者37°的水就差不多,这里提醒各位家长手的感觉是有一定误差的,最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给孩子用擦浴、泡浴都行,一次至少20分钟。

另外还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室温保持在25°左右即可。有的孩子发烧时会觉得冷,这是因为外界温度跟身体温度差别大,这种情况多穿一点就可以,不能给孩子捂得过多。

另外还有的人发烧后喜欢蒙在被子里睡一觉出出汗,这种方法可不可取?

出汗的确是调节体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发烧的病人能出点汗,体温散热就会增快,但是不能反推,一定出了汗才会好。成人不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但对孩子来说,捂得过多会导致体温过度升高,如果出现体温40.5以上,过高热、超高热的情况,会导致捂热综合征,对大脑、心肺肝肾都是很严重的损害,非死即残。

酒精退烧就更不可取了。酒精能被皮肤吸收,特别小的孩子可能会酒精中毒,有些人用工业酒精擦拭身体,工业酒精中除了乙醇,还有甲醇,毒性较大,会导致失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健识局

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可以撕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物理降温虽然目前不推荐了,但是如果用的好,当成一个辅助的退热方法,对孩子也是没有坏处的,关键是用对。
咱们说了好多次了,发热虽然不舒服,但是这确实是人体主动将体温升高,目的是减少病原在体内的繁殖和复制,其实是为了身体好。但是确实有时体温太高了,会让孩子非常不舒服,这时,需要退热处理,让孩子们舒服一些。
这不是说就让病原放开了复制或者繁殖了,因为除了发热,身体免疫系统还有其他方法消灭这些病原呢。
发热起来后,分为3个期,分别是体温上升期,高温维持期,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孩子们虽然体温已经达到38.7摄氏度(举例子),但是因为大脑设定的目标是39摄氏度,所以,孩子体温还要上升,所以,孩子们会觉得冷,手脚冰凉,这时是一定不能物理降温的,什么方式都不行,洗澡不行,裹湿毛巾也不行哦。
但是随着孩子体温上升到最高点(比如39摄氏度),这时,孩子体温就不会上升了,会维持一会,开始体温下降了,这时,孩子表现是开始冒汗,手脚发红了,这时一般也无需物理降温,但是,如果孩子就喜欢洗个澡,这时洗个澡也ok啦,不是严格禁止的,不是说洗个澡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损伤。
之所以不推荐物理降温,就是怕家长们在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时给孩子物理降温,这时会导致孩子不舒服,还降不下来体温,所以就不推荐了,但是如果在体温下降期,用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也不是禁止的,用对了就行了。

儿科医生孔令凯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我一直觉得起效慢,不如药物快。可是今年年初娃发烧40度药物降温不见效的情况下,我无奈选择物理降温,这才发现物理降温很管用。


科幻直通车冯志刚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

明确回答,它是有用、有效及简易方法。但物理降温也需要科学方法进行。估计很多人都有发烧经历吧!一开始就是体温上升期,这时患儿表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自觉冷的厉害,有的小孩都打寒战,冷的牙齿哆嗦。这时如果用酒精或凉水刺激,那小孩越冷的厉害,这时不提倡盲目物理降温;当体温达到体温中枢所设定错误温度目标,体温就停止上升,这时候,应该维持一段时间,这时可以考虑物理降温;在就是体温下降阶段,这时小孩表现身体热感觉,血管扩张引起皮肤红,四肢皮肤温度身高,这时也考虑物理降温。

常见小孩物理方法有很多,现在给大家介绍几种:可以用温热毛巾给小孩擦身体,水温应调节在32~34℃,可以适当放一点食用盐,它的效果挺好的; 可以用热毛巾敷小孩四肢,轻搓宝宝的小脚及小手,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可以用毛巾浸于温热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用兑好的35%酒精擦小孩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注意不可擦拭宝宝的胸腹部;可以给小孩枕冷水袋降温,用毛巾包好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但应注意,新生儿禁用。


耳鼻喉科高医生

宝宝生病最让妈妈心急火燎的莫过于温度计上那一串居高不下的数字,退烧对妈妈来说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忍耐力的考验。何时该给宝宝降温、用什么方法来退烧、为什么退了又烧起来?Parents来为你一一盘点。

你必须了解:退烧的意义

发烧的本质原因是身体正在抵御外界的病毒,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免疫力提升的一个过程。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可能造成误导,所以宝宝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退烧。但是,高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导致脱水、高热惊厥等,所以宝宝持续高烧到一定程度,又必须退烧。

降温并不是一下将宝宝的体温降到基础体温,只要降到38.5℃以下就可以,否则会破坏宝宝免疫系统对病菌的抵抗。

为宝宝退烧的方法大致分为物理降温和药物退烧,这两种方法,可以配合使用,效果会更明显。并不是所有的发烧情况都适合物理降温,在合适的时机降温,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宝宝持续低烧一小时,体温保持在38℃以上、38.5℃以下,可以使用物理降温。如果这时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就要改用药物降温。

宝宝吃了退烧药,体温降到38.5℃以下,但一两个小时后体温又超过38.5℃。因为两次吃退烧药的时间间隔不能少于4小时,此刻不能再给宝宝继续吃药,所以可以改用物理降温。

宝宝吃了退烧药,但一小时后仍然高烧不退,或者体温没有降到38.5℃以内,这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介绍几种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以及妈妈们的使用经验。

1、多喝水、少穿衣

宝宝多喝水,就可以促进排尿、出汗,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同时,小便增加,可以加速病菌在宝宝体内的代谢。而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少穿一点衣服,有利于体热排散。如果发烧时伴有腹泻或呕吐,宝宝又喝不进温开水,也可以给他喝点果汁,以防宝宝脱水。

妈妈点评:

多给宝宝喝温热的能促进宝宝排汗,我觉得这个方法在低烧时退烧效果特别明显。——尧尧妈

2、洗温水澡

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还好,也有体力洗澡,那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物理降温。让宝宝在浴盆里泡10分钟,水温保持在40℃左右,不要低于宝宝发烧时的体温。这期间如果水凉了,要随时加入一些温水,半小时后测量一下宝宝的体温,直到体温降到38.5℃以下,就可以结束了。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因为泡澡会耗费宝宝一定的体力,不太适合这样的宝宝。还有身上出疹的宝宝也不适合洗温水浴降温。

妈妈点评:

姗姗每次发烧时我都给她洗温水澡,洗完澡体温就能下降低0.5~1℃。最好在宝宝精神好的时候洗,这样她就可以一边玩水一边泡澡,比较配合。但是到了晚上这个方法就不太适合了。因为体温会反复升高,如果重复洗的话,宝宝会不耐烦。——姗姗妈妈

3、温水湿敷

把毛巾在温水中充分浸湿(注意水温不要超过宝宝当时的体温),拧成半干半湿状,敷在宝宝四肢、腹背皮肤上,等待片刻后再重新润湿毛巾继续换敷。这样持续敷半小时后,再测量一下宝宝的体温,达到38.5℃以下就可以结束物理降温了。湿敷时要注意室温,至少能达到18℃以上。注意不要敷头部,脖子以下,身体、四肢都可以敷。

妈妈点评:

持续地敷,会很有效,而且宝宝只要躺着就行,不会感觉累。也可以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做湿敷,湿敷让宝宝感觉舒适,睡得更好。唯一的遗憾,是妈妈会比较辛苦。——丁丁妈

4、退热贴

退热贴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水凝胶,宝宝发热时,将退热贴贴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通过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使用时注意退热贴不要碰到头发、眉毛、伤口、眼部及皮肤有异常的部位;如果使用中或后,皮肤出现异常,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妈妈点评:

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方便,贴在额头上不会影响宝宝活动和休息。不能指望它像退烧药那么管用,只是能让宝宝舒服些,而且给妈妈挺大安慰。——旺旺妈


父母世界

首先我们要理性判断是否需要物理降温,不妨从小儿发烧的机制来考虑

小儿发烧有两种机制

1、在感染后,宝宝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尤其前列腺素E2水平提高,经过血流到底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点上升(原本在37℃水平),宝宝的体温通过神经及体液作用下也上升到下丘脑体温调节点新的水平(比如39℃)。

2、因为环境温度过高,或者包被太多,导致无法散热,而使得宝宝体温上升,这时不是感染因素,血管中没有炎症因子跑进大脑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那么它体温调节点没有改变,而只是宝宝体温上升。

针对不同发烧机制不同处理方法

1、如果是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等,血液总炎症因子尤其前列腺素E2水平升高,如果宝宝有不舒服感觉和体温情况可以使用药物来退烧,如美林,泰诺林等,因为他们是前列腺素的抑制剂,减少了它的水平,体温调节点就下降体温即下降。

2、如果是因为环境温度过高,包被太多,类似中暑的高烧,就不能首选药物来退烧,应首选物理降温方法,如解开衣被,移到阴凉地方,用电风扇降温,用物理降温方式擦浴身体,这是可能因为脱水状态而使用退烧药物,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同时也没有涉及血中炎症因子水平。

归纳总结

1、现在小儿发热指南强调孩子舒服度概念,如果孩子舒服,可以不急着用退烧药物,低烧对孩子身体激发抗病菌能力有好处,所以不主张物理降温方式,同时物理降温退烧效果有限,同时会造成孩子不舒服度,适得其反,所以不常规使用物理降温。高温时孩子不舒服直接口服退烧药物。

2、对热射病,中暑,包被过多造成高烧,首先物理降温而不是药物降温。切记!!!

3、对于感染引起的发烧,在常规药物降温效果不佳情况下可以考虑物理降温方法来辅助降温,对于脑发育落后的孩子发烧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式。

所以,小儿退烧是否需要物理降温,需要综合判断,如结合病史,退烧效果,发烧病因考虑,而不是什么知名不知名儿科医生说了算。(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