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当印度最终吃大亏 俄卖中国运输机想提价最后失去所有订单

把中国当印度最终吃大亏 俄卖中国运输机想提价最后失去所有订单

随着运20运输机的产量不断提升,目前解放军的运输机队列中,运20运输机的比重越来越高。而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目前运20运输机采用了全新的脉动生产线,这意味着这款战略运输机已经打通了大批量服役最后的任督二脉,相信未来装备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看着现在运20运输机现阶段取得的成果,谁也想不到,仅仅在数年之前,中国的大型运输机还在受制于人。中国因为早前并不具备单独研发和制造大型运输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大型运输机只能依赖从俄罗斯引进伊尔76运输机,但是在引进过程中,中国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把中国当印度最终吃大亏 俄卖中国运输机想提价最后失去所有订单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希望中国多出一些钱,很显然,俄罗斯把中国当成印度了,想仗着中国没有相关技术来不断提价。但是俄罗斯很显然打错算盘了,中国不是印度,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只是当时没有发力而已。

把中国当印度最终吃大亏 俄卖中国运输机想提价最后失去所有订单

中国从2006年开始下令开发运-20。此前,中国取消了向俄罗斯购买38架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伊尔-76的加油机版本)订单,这笔订单价值15亿美元。公开的理由是俄罗斯试图提价27%。中国一直在另寻他法,包括敦促其本国飞机制造商拿出产品。这一过程最终带来了新的运-20运输机。

虽然运20研发成功让很多人感到扬眉吐气,但是一个现实依然让很多军工人员眉头不展,那就是因为运20早期只能使用俄罗斯进口的D-30发动机,这很显然依然让中国运20的列装速度受制于人,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研发自己的国产发动机。

把中国当印度最终吃大亏 俄卖中国运输机想提价最后失去所有订单

此前,运20一直采用的乌克兰的D30型发动机,虽然推力大,性能好,但生产工艺繁琐,维修成本巨大,一直无法实现量化生产,让运20这一神器只能束之高阁。然而,近期,由我国仿制的涡扇18国产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运20也可以大量出现在世人面前。可以预见,将来,运20不仅在我国军事上发挥重大作用,甚至还能实现对外出口以及民航使用。

运20的最大载重高达60吨,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军事人员,即便是大型物件比如军用坦克等的运输也不在话下。在单兵综合作战能力以及士兵生理健康日益重要的今天,士兵质量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数量。因此,军事运输的主要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战士个人,更在于为其配备的大量作战物资以及后勤供给。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款性能强大的军用运输机,其大批量化使用,对于提升我国军队机动能力,保障后勤以及作战补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