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說起這部片可真是對不起觀眾的暑期檔。

僅靠點映的電影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爆全網。

甚至還將國產電影點到了本身的質量。

不論是微博、朋友圈都在安利這部電影。

論討論度與誇讚都出乎意料的高。

作為國產電影實在很難得。

並很成功的佔據了熱搜的一席之地。

該片是一部現實題材的國產電影。

早前有人說:國產片終於翻身了。

甚至還有人說:在它身上看到了華語電影的希望。

就連豆瓣評分都衝上了9.0分。

這一次,我們終於不用再羨慕外國人拍的的電影了。

因為我們的徐崢導演也拍出了一部與現實正面剛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那就是——《我不是藥神》

是壞猴子影業“72變電影計劃”推出的第二部影片。

電影說的,分分鐘鍾戳中中國人的生存痛點——藥、窮、活著。

主要改編自2015年轟動一時的陸勇事件。

論故事劇情很簡單,沒有懸疑的情節,也沒有奇幻的設定。

主要設定在2002年。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講述的是一個性保健藥店老闆,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藥而發家致富後最終難逃法網的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因藥而起。

故事的主任公名叫程勇,是由徐崢扮演的前印度神油店中年老闆,正遭遇生意失敗——

房租付不起、常年臥病在床的老父養不起、前妻鬧糾紛、上小學的兒子正值花錢期……

程勇的生活被貧窮漸漸壓垮,眼看著撐不下去了。

直到帶著口罩的呂受益(王傳君 飾)走進他的小破店。

他年紀輕輕,卻已被慢粒白血病拖垮了半條命。

他要想活命,就得吃藥。

一種叫“格列寧”的高價專利藥。

據悉要四萬一瓶。

但他吃不起昂貴的藥,怎麼辦?

要不就是坐著等死。

要不就像這樣,找人打聽去買低廉的印度產的仿製藥。

藥效和進口藥相差無幾。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於是,他找到了程勇,想讓他幫忙去印度“代購”。

卻將他帶上了一條“藥神”的不歸路。

這樣不僅可以治病救命,陳勇還可以賺更多的錢。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就這樣程勇就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代購了藥物。

去印度走私盜版藥,然而,程勇把藥拿回來了。

但卻沒有渠道進行銷售,畢竟這種藥在國內可是“禁藥”。

於是,就這樣在呂受益的提議下,開始通過QQ群聯繫買家。

卻發現,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於是拿到了到了格列寧的獨家代理權,在國內售價五千一瓶。

畢竟對於那些買不起救命藥的患者來說——

命,就是錢。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而要命的廣大白血病人,因此也得到了活下去的機會。

因此買藥的病友們紛紛給程勇送錦旗,一下從中年男子變成病人口中的藥神。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但面對源源不斷的鈔票,一邊是是病人的歌功頌德時,他還依然是想的商人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

——賺錢。

但要知道賣假藥的後果就會判10年到15年的有期徒刑,這才把他拉回現實。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於是他決定放手,把代理權轉給了其他人後,然而,一年後,那些被他救過的患有白血病的病人有些因為支撐不住離開了人世,有的仍然在死亡邊緣上痛苦著掙扎,他的內心很矛盾.....

無法置之不理。

雖然在程來說,這些假藥是他賺錢的寶貝,但對那些患有白血病的人來說,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這也是我們面對的現實問題。

所以在他賣假藥的同時,也是在救人。

但因病人購買程勇的從印度代理的假藥,被警方帶走調查,可卻沒有人供出賣家的名字。

反而低聲下氣的請求警官,不要在追查這批藥了。

並說出直戳淚點的一句話——“我不想死。我們只是想活下去,活著有罪嗎?“

除了徐崢的精彩演技外,還有影片中的每個角色都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為給女兒治病而去跳脫衣舞賺錢的單親媽媽。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渾身小毛病的市井大叔。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渴望活下去的呂受益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被主流社會忽略卻正義耿直的城鎮青年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靠賣假藥發財的騙子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正義感卻無能為力的警察,還有那些把自己的臉藏在口罩下、等待著死亡卻又不願意死亡的病患……

不得不說,該片在劇情上是一針見血,直擊要害。

至於劇情的詳細內容,就不再敘述了,還是親自去看下比較好。

《我不是藥神》真的有那麼火嗎?

​總之,毫不誇張的可以說《我不是藥神》為國產片,開了一個好頭。

總算為中國電影爭了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