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1、小青龍湯

[組成用法] 麻黃5~15g、桂枝5~15g、細辛5~15g、乾薑10~25g、甘草5~15g、白芍10~20g、五味子5~15g、半夏10~15g。

[用法]水煎溫服,分三次。服後以口中微幹為度。

[應用]小青龍湯是慢性咳喘病的常用效方。適用於以咳喘、痰液清稀,惡寒、鼻塞流涕或流淚為主證的疾病。

2、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組成用法] 麻黃10~30g、杏仁10~15g、石膏20~100g、甘草5~10g。 上四味,水煎,分2~3次溫服。

[方證]發熱、汗出,舌紅唇燥,喘咳急迫而煩渴,小便不利,面目浮腫,舌苔白乾或根黃。

[應用]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治"汗出而喘,無大熱者"。發熱和咳喘性疾病多見本方證。

3、桔梗湯

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組成用法]

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證]咽痛,咳吐膿痰粘痰者。

[現代應用]

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以疼痛為主症的咽喉部炎症。

4、五苓散

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組成用法]

豬苓10~20g、澤瀉15~30g、白朮10~20g、茯苓15~30g,桂枝6~12g。水煎服,分三次。

[方證]

1.小便不利,口渴多飲,發熱,有浮腫傾向。

2.水入即吐、洩瀉、頭暈、頭痛。

[現代應用]

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頑固性頭痛等以頭暈、頭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症,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等以水腫、小便不利為主要表現的病症,急慢性胃炎、急性腸炎等以洩瀉、吐水為主要表現的病症。現在很多中藥減肥茶的主要配方就是五苓散。

5、防己黃芪湯

醫家經方,普、簡、廉、效,常見經方的現代應用

[組成用法]

黃芪20~60g、防己12~30g、白朮10~20g、甘草3~6g、生薑三片、大棗6枚。水煎服,每日二次。

[方證]

1.浮腫,以下肢為甚,惡風多汗,尿量減少。

2.關節痛,特別是膝關節腫痛、肌肉痛。

[現代應用]

特發性水腫、功能性水腫、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