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油纸伞的制作在中国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现如今,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折叠伞、自动伞相继问世,它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油纸伞的新“身份”——工艺美术品,却为这门老手艺带来了新生机。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郑家朝老人制作的直径三米的油纸伞

腾冲市固东镇的荥阳村,距离腾冲城区50多公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这个小村子以出产精美独特的油纸伞闻名。荥阳村过去曾有一片沼泽地,长年生长着许多芦苇和毛竹,世居在这里的村民就利用芦苇和毛竹编制纸伞、藤编、竹编等生产、生活用品,并到集市上出售。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郑家朝老人家的墙上挂满制伞工具

过去,荥阳村里80%的村民都会做纸伞及其他竹编制品。这门手艺成了村子里的祖传绝活儿。荥阳村村民制作的花纸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质量好。曾一度热销保山、大理、昆明等地。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郑家朝在制作伞头

在当地人的传统习俗里,油纸伞除了有遮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由于繁体字“傘”的字形里有四个人字。在当地人眼里,这代表着房子里多子多孙的意思。因而油纸伞备受人们的喜爱。旧时结婚娶亲,女子的嫁妆中一定会有两把油纸伞,有早生贵子的意思;“过门仪式上,新娘下轿后也要有人为她撑伞,据说亦是为求“百子千孙”。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加工成型的纸伞

郑家朝老人是荥阳村一位油纸伞制作匠人,他制作的纸伞号称越打越亮、不会渗水。

手工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共分为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十几个步骤。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绘制纸伞的染料

所有步骤中最难的是削伞骨。因为一把纸伞有短骨和长骨,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开削好,还要再一枝枝钻洞,相当耗工。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半成品纸伞

待用竹子做伞把、伞骨做好后,再用界头乡买来的构皮纸蒙上,做成伞面。

构皮纸是剥下构树皮,完全按照东汉时蔡伦造纸术那样做出来。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郑家朝专心致志地绘伞面

绘制伞面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意思的步骤。老人在伞面上印上彩花,刷上清漆。一把油纸伞就做好了。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伞面图案清新雅致

现在,在郑老汉家,时常有游客慕名而来,观看制伞的过程,然后顺便买下几把作为收藏。绘伞面步骤也成为吸引游客体验的一个环节。因为可以让人自由发挥,使每一把伞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完工的油纸伞

郑家朝老人说他们家中已有十几代人以做纸伞为生。

传到他手上,几十道工艺汇集了祖祖辈辈的心得,可是现在儿孙不愿意继承。原因是一方面现在油纸伞没有了市场,另一方面做纸伞费工费时,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延续300年历史,传承了9代人的荥阳村制伞工艺,由于工序复杂、制作费力、卖价低廉,正面临失传。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图说:郑家朝和他的油纸伞

本文原载于《今日民族》2013年6月

风雨中的淡淡背影——即将消失的腾冲油纸伞

从前,油纸伞在风雨之中,为有情人守护起一方小天地;而今,它则代表着一份时光中逐渐消逝的文化氤氲,正略带忧愁却又优雅地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悄然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