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爭端牽動,匯市、債市、股市、樓市何去何從?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CFIC導讀:

中美第一批商品關稅將於本週五(7月6日)正式起徵,這意味著中美貿易爭端實質性地打響。爭端究竟會進展到什麼程度?是否會升級為全面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影響究竟如何?物價、房價會受影響嗎?匯率和股市又會怎麼走?這些問題都牽動人心。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匯市、債市、股市和樓市四個方面,試圖分析一下,中國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所面臨的壓力,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貿易爭端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中美貿易爭端,主戰場在雙方的商品貿易上,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以人民幣匯率來看,自今年2月達到高位以來,跌幅已經超過5%。其中6月14日至27日,短短10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從6.4貶值至6.6,貶值幅度達到3.1%。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是人民幣匯率貶值速度最快的一段時期。

人民幣此時走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商品出口,可以對沖一部分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不過,這個作用僅限於局部貿易爭端。

中美貿易摩擦一直都存在,互相徵關稅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比如,2009年,奧巴馬對中國的輪胎定向徵收高額關稅,的確給美國製造業帶來了1200個就業崗位,但卻使得美國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增加,最後一算其實還是虧本的。

7月6日美國將向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也會對美國同等價值的商品開徵關稅予以反擊。問題是,如果特朗普決定不惜代價,寧可犧牲美國消費者利益和美國經濟,也要對中國超過2000億美元的商品開徵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首當其衝就是外匯市場

中國努力推動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賺外匯,更直白一點:賺美元。因為美元現在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清算貨幣,我們進口的石油、大豆、芯片等等,都需要大量美元來購買。所以美元儲備對於中國而言,非常重要。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 近年中美商品貿易額

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雖然是全球第一,但真正由中國央行支配的並不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首先,外匯儲備的構成=貿易順差(出口商品和服務)+資本順差(外資投資)。外匯儲備只有貿易順差部分是中國的收入,資本順差則是我們的負債。外商們帶著美元來中國,入境之後換成人民幣做生意,但他們走的時候,是要兌換成美元離開的,因為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他們帶走人民幣沒用。所以,外資直投的這部分是我們的負債,我們是不能用的。

  • 第二,更嚴峻的事情是,作為中國外儲最大貢獻者的貿易賬戶順差(出口商品和服務),正在逐漸減少。我們的貿易賬戶當中,商品貿易是順差,服務貿易卻是逆差。也就是說,中國人民辛辛苦苦通過賣商品賺到的外匯,又大量地通過服務貿易給花出去了。據金融界網站數據,業內人士表示,將近40%的較大型服務貿易,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也就是說,大量的外匯被各種名義給轉移到了海外,而這部分是老百姓辛辛苦苦靠出口商品賺來的血汗錢。

所以,即便沒有貿易爭端,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可以想象,如果貿易爭端持續升溫,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將銳減,這將極大減少中國有效的外匯儲備;再加上投資形勢惡化、看空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貶值的情緒加劇,在中國投資的外商和熱錢如果大量撤離中國,情況會更加嚴峻。

為了應對貿易爭端升級,中國政府做出了積極應對。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2018年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在22個領域推出新一輪開放措施,外資進入銀行、證券、汽車製造、電網建設、鐵路幹線路網建設、連鎖加油站建設等一系列限制將取消。與2017年版相比,新版負面清單從63條減少到48條。清單更小,開放更大;限制更少,紅利更多。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對外展示中國積極推動開放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是要穩定市場,讓外商對中國市場繼續充滿信心。

如果能夠因此推動中國的深度開放,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金融市場的完善和健全,外匯儲備結構更合理,無疑會讓我們對美元外儲的依賴性有所降低。但是短期之內,中國的匯率和外匯儲備仍要接受市場的壓力和考驗。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債市壓力,內部風險外部化

中國債市問題,是金融市場長期關注的話題之一。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進入2018年,金融業實行宏觀審慎管理,就是去槓桿,銀行收緊銀根,企業和居民去槓桿,債務違約潮不斷。6月24日,央行宣佈降準0.5%,釋放7000億人民幣流動性,說是為了“債轉股”,實則是給那些面臨債務違約、瀕臨破產的企業續命。當然,銀行從債權人變成了股權人,也把企業的風險扛了過來,最後還是儲戶和國家來兜底。

中國經濟患上“借債上癮”的毛病並不是一天兩天了。自2008年開始,中國的信貸數字就一路狂飆。當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和衰退,使出很多應急招數,後來卻變成了長期依賴的生命線。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已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之和。儘管美國的經濟體量更大,但現在中國經濟中的貨幣流通量比美國還多了70%。過去10年,從地方政府到企業,甚至到普通居民,債務負擔都在提升。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親戚朋友,房貸是不是都是這10年背上的。幾年前覺得100萬負債還是天文數字,現如今去銀行辦幾個信用貸款就可以輕鬆成為“百萬負翁”。

信貸繁榮會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帶來GDP的增長。但長遠來看,過度借債度日無異於飲鴆止渴。長達10年的信貸推動經濟繁榮,終有走到盡頭的一天。數字顯示,在2001年到2008年中國保持兩位數增長期間,每年債務水平變化並不大;而如今為了獲得6~7%的增長,每年需要付出15%以上的債務增長率才行。企業效率和效益不行,只能靠更多的債務驅動。

但欠債是要還錢的。當然,國內的企業債、地方債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處理,比如“債轉股”,比如“借舊償新”。因為欠錢太多,很多地方政府每年財政收入能拿來還利息就不錯了,很少想過要還本,只能靠上級的稅收返還、轉移支付和發債度日。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土地價格下不來的原因,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土地維持高價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與此同時,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債市危機,所謂的“印鈔票還債”。這都是處理國內債務的常用技術手段。

中國的大部分債務都發生在廣義的國有體系內,包括政府和國有企業。這就給政府很大的騰挪債務的空間。比如中央政府通過地方債置換,將地方政府債務轉為中央政府債務。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但是我們借的美元外債,可就沒辦法通過技術處理“一筆勾銷”了,是需要用真金白銀的美元來還的。根據國際知名財經媒體報道,2018年,中國的公司、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主權借款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有4090億美元在岸和離岸債券到期,2019年為6190億美元,未來五年將要到期的2.7萬億美元債務,佔中國4萬億美元未償付債務總額(包括永續債)的一半以上。

在美元進入加息通道、貿易爭端陰雲密佈的當下,想要順利解決如此高額的債務問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CDR能否讓中國股市轉向?

截至本週,中國股市從1月的高點下跌了逾20%,跌成了標準的熊市。熊市的通常定義是較近期高點下挫20%。

中國股市的問題,除了長期存在的圈錢割韭菜、監管不利等原因外,在現在的形勢下,還有兩個突出的原因:

  • 第一是貿易爭端的發展勢態,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很多人都認為貿易爭端會更加持久、更加激烈,這自然會對資本市場造成嚴重影響。比如以科技股為主的深圳市場,2月份已經陷入低迷,就是因為中興等公司更早陷入到中美貿易摩擦的漩渦中。

  • 第二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在各個行業有所展現,因此拖累資本市場下挫。

除了以上兩點外,有媒體還指出另一個情況:監管機構加強了對交易行為的監督,具體方式包括給基金管理機構和券商打電話,對大規模出售股票設限等。

今年“兩會”期間,時任證監會副主席的姜洋就曾透露:證監會用數年時間開發出對市場參與者的穿透式監管,交易所形成了強大的監測網絡,從而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當然,此舉也是為了維護股市的穩定,以防止出現2015年式的股災。

證監會如何對投資者進行穿透式監管呢?汕頭一位投資者向媒體透露,3月份他因為賣出然後迅速買回了一家百貨公司約32.5萬美元的股票,結果從券商那裡收到了來自有關部門的警告。這位投資者表示,由於監管機構的干預,他不會再嘗試短線交易。還有一些券商高管認為,人民幣100~200萬元的交易常常會招來審視。市場的交易額不斷下降,和這種干預也有一定關係。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當然,為了刺激交易量,證監會還在不斷創新,比如推出CDR(中國存託憑證)。所謂CDR,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股票的金融衍生工具,當你不能或者不方便直接買到一個外國公司的股票的時候,你可以在本地通過買這種存託憑證來實現對這個公司的投資,這和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還是非常相似的。

如果能把阿里巴巴、騰訊這些受投資者追捧的中國科技巨頭引入中國股市,那豈不是一劑強心針?

但是事情可沒有想得那麼順利。原本挑選小米公司給CDR來一個開門紅,結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小米的官方口徑是暫緩,但何時啟動尚未有時間表。究竟CDR將如何實施,能否真正拉動中國股市增長,還有待觀察。

但顯而易見的是,A股短期之內,很難走出熊市了,中國股市需要的也不僅僅是CDR。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樓市,高處不勝寒?

唯一看漲的,還是樓市!但是大家感受到的,是火熱的氣氛還是陣陣涼意呢?

先說兩件事,分別發生在杭州和深圳。

先說杭州。5月25日杭州郊區的兩個新樓盤華夏四季和融信瀾天開始進行搖號登記。因為政府限制新房價格,所以這兩個新盤的價格遠低於周圍的二手房,因此引來了數量龐大的購房者。想要購買這兩個被視為“紅盤”的樓房,需要先在銀行凍結部分房款,方可取得報名登記參與搖號的資格,凍結資金從50萬到200萬元不等。即使條件這等苛刻,但仍有大批排隊者,區區400套房源引來超過1.5萬組購房者報名,其中還有年過九旬的老人。

中華網的新聞標題是:一天凍結700億資金!搖到即賺百萬,沒錢也要借錢參與。

再說深圳。《每日經濟新聞》報道,6月21日下午6時,深圳華潤置地公佈華潤城潤府三期銷售方案,共計741套住宅房源,備案均價是8.5萬元,不僅低於一期8.9萬元的備案價和二期9.4萬元的備案價,更是遠低於周邊二手房11萬的均價,結果引發眾人搶購。可以說,由於限價的影響,目前不少城市一二手房價差存在巨大套利空間,搖號購房成為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相較於一二線城市限購限價情況下被扭曲而火爆的房地產市場,廣大二三四線城市棚戶區的改造又是另外一番故事。

中國房價突飛猛進,就連一些四線乃至五線城市房價都能輕鬆過萬元,要知道這些城市往往都是那些庫存嚴重、人口淨流出、經濟薄弱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房價飛漲,跟這幾年棚戶區改造密不可分,尤其是棚改的貨幣化安置。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這在短期內的確是拉動了經濟增長、推動了GDP增速,但是長期來看,可能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 第一,棚改貨幣化安置,需要鉅額資金,央行採用PSL(抵押補充貸款)提供資金支持,這相當於就是定向放水給二三四五線城市,成為推高當地房價的重要原因;

  • 第二,一兩年棚改已經透支了接下來五年甚至十年的需求。棚改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到2018年上半年達到頂峰,接下來藥效會極大降低,解決的辦法只有兩條:要麼吃得更多;要麼換另外的猛藥。可中國已經沒有地方可供房地產大規模開發了。

  • 第三,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年輕人向大城市聚集,今天房價高漲的三四五線城市已經有很多過剩的房地產項目,未來這個情況只能更嚴重。相比起一二線城市來說,中國三四五線城市房地產泡沫更讓人擔心。

原來只是一二線城市有房奴現象,現在連五線縣城很多人也被房子套上。大部分人家裡最值錢的不再是銀行存款,而是房子。

房價漲的時候,大家都開心,看著自己的資產升值,那有沒有想過房價跌的時候呢?這個問題,我曾經在《房產過千萬就是有錢人?你只是坐擁高資產的窮人》這篇文章裡做過一些探討。

但對於老百姓來說,並沒有比買房更好的投資手段,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因為這些年來,房價一直都是單邊上漲。而且對老百姓來說,房價上漲,通貨膨脹是全民買單,或者說是沒房的人替有房的人買單、買房少的人替買房多的人買單。

貿易爭端的大背景下,為了應對外部經濟壓力、避免通縮、穩定市場,央行還會繼續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保證國內經濟的穩定,房地產市場作為巨大的蓄水池,還是有上漲的空間。但是面對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究竟實際上是漲是跌、風險如何化解,就得繼續觀察才能知道。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以往是戰場上的兵戎相見,如今現代社會,更多時候採用的是不用傷及性命、但卻影響更為深遠的金融戰、經濟戰。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在這個時間,特別適合重溫一下已故經濟學家、產權制度理論奠基人科斯教授為中國開出的藥方。科斯一生熱愛中國,他甚至用自己的諾獎獎金舉辦了兩屆與中國經濟有關的學術會議。他的產權制度理論對中國經濟影響深遠。科斯在百歲高齡的時候,出版了《變革中國》一書,探討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蹟,以及“中國究竟做對了什麼”,他從經濟學、社會學和產權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深刻、詳實的探討。

最後,他給出了中國向前進的方向:中國需要打造一個和物質市場一樣繁榮的思想市場。

這個意思是,直面真實,群策群力,平等交流,就能發現好的出路,就算有問題也容易校正。

厲以寧:尋找紅利的新源泉

贸易争端牵动,汇市、债市、股市、楼市何去何从?

本文為厲以寧教授在光華新年論壇上的講話

1、原有的紅利可能是人口紅利,也有可能是資源紅利。在經濟發展前期的過程中,會湧現出來。但是在這個階段,人們是不珍惜這個資源,甚至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枯竭就引發經濟停滯。想出新紅利是很困難的。

這就需要人類資源要升級、深化改革。新的資源不僅需要勘測,還需要交通運輸設施,以及人才,這樣僅靠本國力量可能是不夠的,需要引進外部資源、技術。

2、改革紅利是怎麼實現的?一個重要的經驗是世界上所有的工業國家無一例外都經歷改革階段,只有經歷改革,才能產生改革紅利。改革紅利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不改革,就不會有改革紅利。

但是資本不足、人才不足、市場不足、管理不到位,改革的紅利無法湧現出來。資本不足,再聰明的創業者也無能為力。有遠見的創業者同其他人的區別就在於會不會用好手頭的資金,改革紅利最重要的是調動每一個投資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產權保護重要性就顯現出來。沒有產權保護,就談不到發展。 產權保護,要做到,無論是公有,還是非公有;無論是物權、債權,還是股權、知識產權,都應當一視同仁。只有產權保護做好了,社會上每一個企業、個人、家人都會安下心來,社會活力動力就充沛了。

改革紅利是普遍的紅利,體制改革是沒有終點的,並不是一次性改革就可以,需要不斷的進行。體制原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中國改革開放實際上是不斷完善體制改革的源泉。舉幾個例子:

1979年,中國剛開始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也打破了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鄉鎮企業開始湧現,調動了農村生產力。

中國的改革有一個特點,爭論是始終存在,一個爭論,前進一步,一個爭論,又在爭論中前進一步。

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全國又湧現了市場化的浪潮。改制股份制企業,民間投資創辦不少企業 廣大農村在開始發生變化,農村在開始向外輸送勞動力,這就引起了中國的基礎變化。

加入WTO以後,中國的農業、工業怎麼辦?爭論歸爭論,依然在爭論中繼續前進。

3,進入21世紀以後,十八大召開以後,中國在改革繼續推進,一個最大的貢獻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以農村土地確權為基礎,進行土地流轉,精準扶貧。所有這些改革措施影響了產權,明確了以法律為準繩,對公有經濟非公有經濟進行了持續改革不斷改革的驗證。

4、中國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人力資本革命,改革紅利不斷湧現出來,這就是明顯例證,人力資本革命會給中國帶來新的紅利。

廣大農村正在掀起返鄉創業的浪潮,現在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城歸”,就是農村外出打工地人在外面工作幾年,認識了一些朋友,學會了技術,積累了錢,更懂得了市場是怎麼運作的,回家鄉有用武之地,回家鄉創業。

我曾經帶領政協的一個考察團在陝西漢中地區的西鄉縣,因為漢江水要經過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規定了漢江兩岸的農田不準使用化肥、農藥,那怎麼辦呢?西鄉縣於是開始轉變了,種茶樹。當地有一種富硒茶富含稀有元素,對身體健康效果非常好。種樹需要勞動力,各戶就通知在外面打工的人早點兒回家創業,在外面,最大的問題是夫妻分居、孩子沒人管、老人沒人照顧。回來自己開家庭茶廠。

新的創業還有一個例子,貴州畢節地區,原來農民很多住山上,不願意下山,怎麼活呀,靠什麼為生,靠打工。2004年,我坐汽車,在畢節的時候,看到牆上刷著這樣的標語:“不讀完初中,不外出打工” ,初中畢業15、16歲讀完就可以出去打工,這違背了國家政治政策,是童工。後來再到畢節的時候,牆上的標語就變成:“不受完職業技術教育,不外出打工”。過了幾年,我作為中國扶貧組組長,去畢節考察,發現情況變了,外出打工的人回來了,開小微企業,例如麵包房,這裡人以前從來不吃麵包,這裡人也不知道什麼是蛋糕,但是城裡的東西就在這裡開起來,結果生意很好。後來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小孩過生日、升學慶祝、老人過生日都要吃蛋糕。人們開始學外面的時髦衣服穿,但是外面的衣服比較貴,他們學會了做衣服,銷售,而且價錢便宜得多。後來,畢節新辦了一個區:小微企業創辦區。小微企業主人熱情高了很多,他們說過去沒人管我們,辦企業要到處找地方,現在有專門的園區給大家用來開辦小微企業,很有歸屬感。我們在很多地方看到辦農家樂,他們寫信,讓兒子回來,因為辦農家樂需要勞動力。我們沿著農家樂的路沿上,發現各種修各種車的修理廠,情況變化的很快,中國現在正在進行人力資本的革命。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現在得年輕人跟以前的年輕人是不一樣,他們知識面廣,懂外面的經濟。最重要的是有創意。現在已經是後工業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很多觀念是需要改變。根據熊彼特的理論, 要創意,創新,就要搞發明家的東西,創新轉變到經濟中, 必須要先融資,創新是沒有辦法的。在咖啡館、會所、俱樂部,很多年輕人在那裡討論創意,現在很多資本在等待創意。別看他們現在年紀輕,他們就是這樣在創意中出來。無論是農民還是青年人都是中國的希望,這就是新紅利的產生。那些說“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枯竭了”,是不瞭解中國正在開始的變化,一種新的創業浪潮在中國展開。

5、社會和諧紅利是影響最深遠的紅利,中國正在形成社會和諧紅利。我們談了很多紅利,不要忘記一個無形的紅利,一個逐漸形成的紅利,一種無聲擴撒的社會和諧紅利,正在形成。靠什麼呢?靠改革,法律公正改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收入分配越來越和諧,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家庭在改變,社會和諧產生於每一個家庭、家庭與家庭之間,社會風氣。我們可以這樣講,社會和諧紅利是種全新的紅利。新一輪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社會和諧紅利將使中國特色更加顯著。

江城子

八十六歲生日自敘

二零一六

當初豈敢少年狂?

下阮江,出湖湘,

負笈京華,

治學識同窗。

早遇恩師勤指點,

知正誤,永難忘。

而今學子已成行,

著書忙,似墾荒,

雖過八旬,

敬業在課堂。

試問平生何所願?

青勝藍,滿庭芳。

興來叮嚀寄青年

尤其是剛進校的學生,我剛才所講的紅利源泉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希望很多農業院校的年輕人,能向農村去工作,去幫助農民,去跟農民合作,去跟農民一起搞產業化,或者留在當地工作,或者參加了農村合作社。

下一代如果要繼承農民職業的話,必須學習。北京大學年輕的學生,北京大學是一個機會一個平臺,我們只有不斷地參與改革,不斷地參與創新,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長起來。但是如果沒有知識,這一切就不可能。從小要加強學習,我們都是未來的創業者。就應該有,出了校門中就可以進入創業大軍的能力和素養。

有一句古訓可以修改,“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全面,失敗的轉變關鍵在思路,思路不改,失敗了永遠失敗,思路如果改正,成功就有新的成功,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

熊彼特時代提出創新,現在很多企業在經歷創新和改革,但是有些能改革,有些不能改革,因為難以打破既得利益,就需要有人逼著他們改。這一希望寄託在青年人身上,希望你們能成為一個一個新的領域的領路人,站在深化改革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