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郝津俐:淡墨花枝掩薄羅——運河公園(下)

對話千年步道中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郝津俐:淡墨花枝掩薄羅——運河公園(下)

(千年步道是一組浮雕作品,將京杭大運河的階段歷史用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也是園內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

我想將運河這本書一頁一頁打開,慢慢地閱讀。在那些遺落的舊時光裡行走,讀漕運,讀歷史,讀其中的一個又一個故事。

穿過牌樓,便步入了文化廣場的懷抱,千年步道便躲在豎排的繁體線裝書裡,打開時空的門扉,微笑著向我走來。如一幅凝重長卷的中國畫,一派古樸、一襲凝重,像一頁塵封的歷史瀟瀟灑灑地漫卷而來,輕攏慢捻間,便可使你的心靈怦然。

千年步道全長226米,以花崗岩打底,青銅為飾,借用“時空運河”的理念,以歷史年代為線,自公元前486年始,將史籍記載的運河14件大事刻成浮雕,直觀形象地展示出千年運河的歷史風貌。沿途以水石頭陣為起源向南流經千年步道西側,最後匯入廣場牌的水中央,就像一條河流入大海的整個過程。

此時,時間的節奏猶如一首緩慢的曲子,讓人覺得呼吸都可以慢下來。明媚的陽光,慵懶地灑在步道千年的輪迴裡,悠然自得地順著時光的脈絡,悄然融進心扉。在某個瞬間,那些巧奪天工的雕刻,便忽然地生動起來,從我眼前一一掠過。那些曾經的官船客舫駢集於此,每觸摸一次,眼前便會升騰起當年的繁華與風煙,潞水、煙光、紫雲、王孫、馳馬、紅樓、玉箏,用歷史的雲煙構成她獨特的音節。那些過往的商號林立:天聖齋、天成樓,每吟誦一次,都會從心頭滾過濤濤波音。所有的這些,埋藏久遠的故事,都掩映於我腳下的石塊中。我蹲下身,輕輕叩敲,仿若聽到斷續的回聲,光陰的聲息盡在一塊塊精美的藝術品上,餘音嫋嫋,久久不絕,讓人無不慨嘆,逝者如斯。

是誰在與歷史對話?又是誰在裡面幽幽訴說?迂迴往復的小溪從步道中間緩緩穿過,如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默默地注視著煙雨紅塵裡的俗事紛紛,看著那些悲歡離合的故事在古往今來的和風細雨中纏綿悱惻。

穿過長長的步道,塵囂變得悠然,凡俗變得清淡,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被幻化為寧靜怡然;生生死死,幕起幕落,情感似乎經過了水的漂洗,多了些許沉靜。所有的所有,皆成了紛繁往復的輪迴,靜靜地、細細地,鋪在了公園的每一個角落,鋪在步道的每一個間隙,回過頭望去。溪邊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正悄然地開放。

憑闌踏夢憶興衰

通州城也有過豐腴而絕美的時候,如富貴的牡丹,若豔麗的榴花。春風染綠流水,鶯啼喚醒芳草,一時間,“舟楫之勝,可敵長城之雄”“鬥龍舟,奪錦旗,午會紛紜,遊人絡繹”,這繁華喧鬧的景象,似濃墨豔彩的畫卷,在明清時期徐徐展開。

明朝時期,永樂皇帝為遷都北京,在京城大興土木工程,建造出了流傳至今的故宮、天壇、十三陵等世界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當時建設工程所用的木材、石料、顏料等大多是從各地沿水路運至通州張家灣漕運碼頭,再由陸路轉運到京城的各個建築工地,所以民間素有“北京城是漂來的”之說。

一段聲勢浩大的熱情,一場萬紫千紅的盛宴,狂熱地持續了幾百個春秋,這是通州歷史上最美好的時光,最愉悅的陶醉,最奢華的縮影。或帝王巡幸,或墨客駐足,一時間,高臺叢樹、長橋映月、柳蔭龍舟、波分鳳沼、二水會流、萬舟駢集,處處煙水明媚,蝶舞花飛。鳥兒伴著思緒一起隨風澹淡,逐波搖盪,這裡成了勝景怡人的巡遊處和商貿往來的集散地,繁華迤邐被髮揮到了極至。當時的乾隆皇帝“南巡”就是從我們現在的一號碼頭順水南下的。

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漕運的發展也到了鼎盛時期,通州作為北京的水上門戶和交通樞紐,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明顯。那時,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到十月底,戶部的坐糧廳官員就坐在北關閘上的大光樓驗收漕糧,因此這座樓也被稱為“驗糧樓”。橫跨在運河之上的七孔閘橋——北關閘,既是一座重要的防洪洩洪功能橋,也是一座別緻精巧的景觀橋。西側的那座古典建築,就是著名的大光樓。大光樓的形狀很像各地城中的鐘鼓樓,它是皇家文化的產物。這座樓是大運河北端的代表性建築,同時也是通州獨有的,別無二家的驗糧用樓,因此它的歷史意義也是無法替代的。光緒三十六年通州義和團在此演練神拳,然後奔赴天津抗擊八國聯軍,後遭八國聯軍瘋狂報復,終被搶掠燒燬。現在的這座大光樓是在原址上覆建的。

而最是繁華豪奢的,當數當時的“漕運碼頭”了。位於大運河東岸的“漕運碼頭”,佔地11550.76平方米,整個外景包括門臉房、過斛廳、結帳房、糧倉、城牆、角樓、石牌樓、木牌樓、燈塔、轆轤井房等共計1134.66平方米。此外,還有旗杆、石獅子、鎮水獸、大臺階等,在運河岸邊還有客船碼頭和貨船碼頭各一座。其中過斛廳採用綠色琉璃瓦頂,歇山單簷屋面,其餘建築全部採用小青瓦硬山屋面形式,城牆角樓、燈塔、軲轆井房採用尖式小青瓦屋面,整個場景再現了清朝中期漕運碼頭的盛景。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郝津俐:淡墨花枝掩薄羅——運河公園(下)

(漕運碼頭;求真攝,作者供圖)

當然,這個碼頭並非當年的漕運碼頭,而是為了拍攝電視劇《漕運碼頭》而復建的。北京衛視2009年開年大戲《漕運碼頭》是國內第一部反映漕運歷史的電視劇,由通州籍著名作家王梓夫編寫,楊立新導演,以道光一朝為背景,以反腐除弊為題材,講述倉場總督鐵麟赴任通州漕運碼頭整肅漕弊的故事,並以此為線索展示清五朝由盛向衰的歷史過程。

當年的漕運碼頭是其歷史上的一個制高點,華美絕倫的建築顯現出絕頂的智慧,五彩斑斕的人文藝術更是讓精神獲得了滿足,靈魂得到了飛躍,從而使這段歷史在通州享有名留青史的榮耀。

“漕運碼頭”在歷史上的高度,是可以在史冊中翻閱到的,也是可以用心靈丈量的。而現存的“漕運碼頭”,卻是觸目所及,顯而易見的。這裡地勢高敞,視野遼闊,是登高眺遠之處,柳蔭四合的院落,碧波紅蕖的堤岸,皆可收於眼底,存於心上。而眾多官商墨客,英雄豪傑,皆醉在這片意興闌珊的融融春意裡,醉在這豔陽深處的錦繡繁華中。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郝津俐:淡墨花枝掩薄羅——運河公園(下)

(漕運碼頭,劉星雨攝;作者供圖)

多年以後,帝國主義的入侵,終結了漕運碼頭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盛極一時的碼頭,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華麗的背影,一枚多彩的烙印。

無論是現在的還是當時的“漕運碼頭”,也無論是故事中還是故事外的《漕運碼頭》,終是湮滅於歷史的塵埃中,淡逝在後人的記憶裡,縱是復原如初,已無法讓人感受到昔日光彩照人的繁華景象,只能從堤岸的近水平臺上,從河邊欄杆扶手的裝飾浮雕上,一一辨別沿岸的十七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及標誌性人文,默默吟詠歷史文人墨客對大運河的謳歌讚美,慢慢回味當時的瑰麗與繁盛。把這些情與景深刻地交融起來,或豪放或深婉,或直露或含蓄,皆已融入極致的境界,讓人僅憑想象,即可走入那歷史的長河中,感同身受,一唱三嘆,淚溼欄杆。

然,尋夢的人們縱是欄杆倚遍,亦無法追回流逝的時光,失去的註定成為永遠的謎題,沒有人能給出完整的答案。

淡彩濃脂的圖畫在宣紙上不斷被潑墨風乾,而我們,只能站在另一面,用手指剝開傷痕,用目光穿透背影,用心靈觸摸靈魂。

這,也是一種閱讀和感悟。

  明朝散發弄扁舟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郝津俐:淡墨花枝掩薄羅——運河公園(下)

(通州運河公園碼頭 雪中寒梅攝;作者供圖)

流水是世間美好生動的事物,當內心變得浮躁,當視線變得漫長,一灣清清流過的河水,就可輕易地擊中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讓那些無奈的疼痛,在不知不覺中,被磨洗得真實而明亮,隱匿在暗處的心跳,終於可以適時地綻放出美妙的歌唱。

輕輕地漫步於公園裡,處處可見一溪河水穿園而過,在天光雲影之間,色碧聲柔,低吟淺唱。公園也因為有了流水的律動,而充滿了生機與靈氣。老子在《道德經》裡說:“天下莫柔弱於水”,水是至柔至純的,清澈純明。人們歷來把女人比喻為水,而通州的女子,是否也因為這運河之水的孕育,而愈發地美麗動人、靈巧內秀?

運河公園的南部,還為市民和遊人們提供了一處規模大、功能全、設施完善的健身、休閒、娛樂活動場所。休育休閒區佔地18.7萬平方米。配有標準游泳池、兒童戲水樂園、標準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門球場、羽毛球場以及一個10000平方米的健身園。 憑欄眺望,遠處綠波輕漾,臨水映人,輕舟柔櫓,如夢如幻。近處,漢白玉雕塑的帆影廣場,是否會意了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濟雲帆濟滄海”?帶給我們如許的激昂和振奮。依稀之中彷彿洞見古聖先賢們在運河岸邊飲酒作賦,擊節而歌。倚欄笑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一時間,恍若隔世。任自己的心情被感染,任自己的靈魂被滌盪,任生活中的凡塵俗事隨波遠去,那份心情,也許正是無法言喻的怡然與愜意了。

目前,通州推出的運河水上游項目,夜航遊4.6公里,日舫程達10公里。途中,一邊欣賞運河的五彩班斕的美景,一邊聆聽講解員關於通州歷史、漕運文化和故事傳說的講解,使遊人通過大運河水上游覽,眼觀、耳聽通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對古韻通州、現代新城的發展建設充滿信心和憧憬。

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人生如舟行水上,偶爾寄舟岸畔,徜徉、憩息、思索。其實文人的眼中都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神之所至,悠然我思;另一個是小橋流水,夕陽西下。

留幾縷古韻悠揚的詩情畫意清幽氤盈於塵世,倚了風,倚了雲,倚了日月,靜靜地品味。在這樣一個春日的下午,微風輕輕,沾滿沁心的甘露,思緒依藤而長,輕抒慢緩地伸延。帶上幾本舊書,一卷詩稿,在雲水間穿行,你應能想象那種樂趣定不下於王子猷的雪夜溪行。

紅塵路上,跋涉千里,疲憊的心,流淌著前世的漣漪。一把古箏彈落了風塵,撥動了水韻,一條運河古道上的童話,在喧囂的背後開始輕歌演繹,在今生錯亂的步履下,留下刻骨的痕跡。明日,邀約運河公園,不知遠方的你,可願與我,一同散發弄扁舟?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