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对于一户本分的庄稼人来说,

下田种地是庄稼人的本分,

地里收成就是全家的生计。

而一旦提及庄稼人,

其实是可以和贫穷划等号的。

在名著《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就是这样一个农户人家的穷妇。

早年丧偶,还膝下无儿,

平日里都是依傍着女婿讨生活。

话说穷人家的穷,

通常都是越是天冷就越显寒酸。

话说穷人家的难,

通常都是越近年关就越是艰难。

话说在那年冬天,

家境衰败的刘姥姥,

就又为“穷“事儿,而犯起了难。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富裕人家的烦恼是千奇百怪的,

而穷人家的难却总是千篇一律。

这所有的“难”要解决起来,

其实都很简单,

只要一个“钱”字就足够了。

可刘姥姥上哪儿去弄钱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士大夫,

而对于一个等米下锅的老太婆来说,

所谓的面子有值几个钱?

于是,刘姥姥就想到了,

多少还能攀得上点亲戚的金陵王家。

鉴于先前还曾见过贾府的王夫人一面,

就舍着老脸,带着外孙板儿去了贾府。

想着王夫人也是怜老惜弱的,

可当这一老一小见到凤姐时,

凤姐却并不认识她们孙俩。

然八面玲珑的凤姐又怎会猜不出来意?

憋得脸通红的姥姥扭捏的羞于开口时,

凤姐也从王夫人处问明了关系,

于是顺手便拿了,

给丫鬟们做衣服的20两银子打发了。

对于这20两银子的情意来说,

在凤姐眼中是不值得一提的。

对于刘姥姥这门所谓的亲戚,

在贾府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

所以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凤姐再不会再想起刘姥姥是谁,

也更不会还想着要丝毫回报的。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可不曾想,转眼冬去春来,

在到了来年的瓜熟蒂落时,

—— 刘姥姥又来了。

但这次不是来打秋风揩油水的,

—— 而是来报恩的。

她扛来了两个大口袋,

满装着枣儿、倭瓜和新鲜野菜。

她说:

“这都是自家地里打下来的第一波儿”,

“留着尖儿!”

“送来给成日山珍海味的姑娘太太们”,

“尝个鲜儿。”

在诗经中有云: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说的是,——

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赠。

这不是为了回报,只是永远想好。

然,这大字不识的刘姥姥,

却也见是,——

“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瓜。”

“匪好也,以为报也。”

蔬菜瓜果值不得几个钱,

但也是翻山越岭几十里,

——扛过来的份心意。

而其真实的用意,

也并不是要和贾府就此交好,

而只是为回报昔日的一份情义。

面子可以不要,可恩情不能忘。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唯敬“刘姥姥”。

这就是一个穷老太太的自我修养。

再纵观如今多少事,

都是分不清了这二者的区别。

“不是儿嫌了母丑...”

“就是狗嫌了家贫...”

在“面子”和“恩情”间抉择时,

都抵不过了张要遮掩的所谓的脸面。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世界从不会辜负每个心存感恩的人,

刘姥姥的真心终究是打动了王熙凤。

因此这次,

她便很体恤地要留祖孙俩住一宿。

可不曾想,巧了!

硬是巧投了贾老祖宗的缘法。

贾母道:——

“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

如此一来,

是既成全了众人讨好贾母的心思,

是又博得了大观园里的众生一乐。

琏二奶奶凤姐戏耍时的,

给刘姥姥头上插满红花;

鸳鸯丫头心生一计时的,

把刘姥姥灌的丑态百出;

楚楚可怜的林妹妹口中的“母蝗虫”,

出家为尼吃斋念佛的妙玉,

更是嫌弃的就连刘姥姥喝茶用过的,

价值连城的“成窑五彩盖钟”都要丢弃。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时读《红楼梦》,

在读到这段时,

是总不禁为寒酸的穷老太而倍感难堪。

而如今再读《红楼梦》,

在读到这段时,

却总免不了为刘姥姥的处境倍感心酸。

热闹和欢笑都是富贵人家才有的。

而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太,

充其量也只能是装傻充愣地供人戏耍,

在欢笑声中扮演一个可怜的小丑罢了。

原来那出有钱人的油腻酒局,

在《红楼梦》的文中是早已就存在的。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皆是“刘姥姥”。

如今,人人都在感叹,

人到中年不如狗。

可不曾想,

刘姥姥是竟连条狗都不如,

只是林妹妹口中的一条“母蝗虫”。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然,这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

是既不愤世也不嫉俗。

而是在迈出大观园后,

一心一意的过好了属于自己的日子。

面对阅古通今的阶级差异与贫富悬殊。

也许只有真正智慧与豁达的人,

才能正视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

在与世界和解的同时坦然直面生活。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唯敬“刘姥姥”。

从这一点上来看,

我们许多人都不如这个贫瘠的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不得不说,

刘姥姥的二进贾府报之以木瓜,

—— 收获还是颇丰的。

当贾府雇来的马车停在门口时,

108两的银子和一应细软也收拾妥当。

当刘姥姥满含眼泪地拉着板儿,

随着车轱辘吱吱扭扭地响起来时,

她就开始了一路走一路盘算:

“置上几亩地、再盖几间房...”

“这往后,一家人的日子...”

“想着是也就能结结实实地撑起来了..."

想罢,那贾府王夫人也本是,

本着个“救急不求穷”的道理的。

可不曾想,

这个大字不识的刘姥姥,

硬就是本着个勤劳质朴的“穷人思维”,

一天天地把个日子红火地过了起来。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唯敬“刘姥姥”。

想在如今的这个世道中,

与那些媒体报端屡见不鲜的,

扶不起的阿斗和喂不饱的白眼狼比来,

刘姥姥不仅勤劳质朴还知恩图报。

红楼梦中数百人,

没有任何疑点和争议的人寥寥可数,

然这个大字不识的刘姥姥却就算一个。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世人通常都是:

要是有100块钱,

说给你1块,想来那不是什么难事。

要是,再咬咬牙,

哪怕就是给你10块,也不成问题。

可要是,——

就只有100块,就把100都给你。

要说的好听点,——

那几乎是除了嫡亲外一点门都没有。

而说的难听点,——

甚至是就连自己的爹娘老子都没戏。

世人通常都是:

昨天是吃窝头,今天是吃窝头,

明天要是还继续再吃窝头的话,

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而倘若是:

昨天是吃窝头,今天是吃面包,

而明天要是再让你吃窝头的话,

那是万难欣然接受的。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然,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呢?

她却可以!——

原因也没别的,为的只是报恩。

当小日子过的已算不错的刘姥姥,

在才听说贾府出事后,

便撂下了手里的活儿匆忙进了城。

面对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贾府时,

不但是四处托关系打点看望昔日恩人,

还又和外孙跋山涉水赶赴瓜州,

散尽家财后赎回了被卖作雏妓的巧儿。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有地儿就成!!!”

“我找她去,豁出我这把老骨头...”

“也要把找回来!!”

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著《红楼梦》,

它洋洋洒洒七十一万一千零十七个字。

一部道尽世间百态的人间《大观园》,

它前后出现男女老少九百七十五个人。

纵观曹雪芹再加高鹗的这一百二十回,

唯在读到刘姥姥的这句话时,

是不禁黯然泪下!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唯敬“刘姥姥”。

想罢,一个人的能力和修养,

并不只由所谓的知识来判断的。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再反观,——

书中一开始便出现的贾雨村,

他对其一生出现的三个贵人,

他倒是连一个都没放过!

对资助其考取功名的甄士隐,

对举荐其仕途的伯乐林如海,

对保举其应天府上任的贾家贾政,

他倒是对个个都是恩将仇报!

再想想,——

如今马路上屡见不鲜的扶不扶,

和各大校园里资助过的白眼狼,

及为买个iPhoneX就打骂母亲的傻X,

和刘鑫案、丛飞泪,是比比皆是!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

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时,初次读红楼梦,

只觉得满目莺莺燕燕花红柳绿。

直至如今,年岁渐长,

自知了人间冷暖,

再从红楼的字里行间窥见人情时,

才忽然读懂得了刘姥姥的难能可贵。

道是,

红楼一梦若浮生,

不梦生前不梦今。

才华相貌都只不过是皮囊之物,

善良勤俭和感恩才是灵魂之本。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唯敬“刘姥姥”

生活都在假正经,副刊假装不正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