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唱空城计,如果司马懿没上当……(精读孙子兵法26)

在《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一文提到“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出兵攻打就像石头敲鸡蛋一样,是虚实结合的策略;那么如何做到虚实结合呢,第六篇《虚实篇》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战略思想和战术方针。首先来讲虚实之道的前提条件: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孙子说:凡是先处于交战之地而对敌人严阵以待的轻松,落在后面而不得不奔赴战场的疲劳。

这句话通俗易懂,但往往容易忽略,孙子讲虚实,先讲占得先机,这就是战略前提,先让自己处于实际的优势之中。做到“先处战地”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能知道战地在哪,能够预测或者决定有利的交战之地,掌握战争主动权;二是先入为主,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占得先机。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所以善战者控制敌人而不受制于敌人。能让敌人自己送上门来的,是用利益驱使他;能阻止敌人行进的,是设置各种障碍来破坏他。


孙子讲先处战地,怎样才能先处战地呢,一是可以在预设的交战之地准备好,用利益诱惑敌军落入战场;二是想方设法延缓敌军行进,比如骚扰,断粮之类的,使我方先到达战场。总之要“致人而不致于人”,想方设法把握主动。

诸葛亮唱空城计,如果司马懿没上当……(精读孙子兵法26)

做战场的指挥家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所以敌军修养就骚扰他让他疲劳;粮食充足就想办法让他匮乏;军队安定就想办法让他动乱。

要想虚实结合,前提就是要能迷惑敌人,要能不断地骚扰敌人,影响对方的判断,否则虚实这策略无法实施。所以孙子强调控制,强调主动权。我们来总结一下虚实结合的前提:一,占得先机;二:有效调动控制敌方,掌握战争主动权;三:不断骚扰打击,减弱敌军实力和干扰判断力。如果这三条没有满足,那么试图通过虚实结合来面对敌人就会比较危险,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诸葛亮唱空城计,如果司马懿没上当,直接攻城,那这招可就玩脱了!孙子的伟大之处也在于这里,充分考虑前提条件,而不是一味讲大道理,锦囊妙计之类,一切始终是要基于实力的前提和实事求是的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