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特色及形成(开篇)

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特色及形成(开篇)

上篇我们打开了孙子兵法的开篇第一篇。今天我们继续。

有人问:美人计是孙子兵法中的哪一计啊?

卍•

—— 嗯哼,这问题一看就是他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了,他们可是差异很大的两本兵书 !

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特色及形成(开篇)

咱先从时间上来说

《孙子兵法》是产生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当时孙子是生活在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他的爷爷是打过仗的将领,父亲是齐国的卿大夫,因为生在这样的家庭,所以一出生父亲就给他取名为“武”,字“长卿”,意思就是希望他一生在军事上建功立业,长期在军事上取得高贵的军事地位。

而相比之下,《三十六计》的产生就要晚很多了,有人说是产生于隋朝,也有人说产生于明朝,原因是因为其中引用了明朝的战争案例,所以人们是普遍认为这本书产生于明朝的可能性大一些。但不管怎么说,比《孙子兵法》也是晚了上千年。

咱再从内容上看

《孙子兵法》里边是压根没有美人计的,孙子是非常有血性非常有男人气概的——战争中从来不用女人,而是要保护女人,他讲的都是大谋略,大思路。

《孙子兵法》一共是13篇,6000字左右,咱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记住这篇名和顺序:“计作谋形势虚军,九行第九火用孙”。

这14个字均出自于《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每一篇的第一个字,他的先后顺序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第一篇讲战争决策,第二篇是讲战争准备,第三篇是讲战争谋划,第四排讲作战力量,第五篇讲作战态势,第六篇讲战场变化,最后一篇讲的是用间谍获取情报,从战争的步骤,主要阶段逐步展开分析。这些显然都是大谋略,大思路。

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特色及形成(开篇)

《三十六计》虽然名声也很响亮,但是跟孙子兵法比起来,它所讲的就是小谋略、小技巧了。

比如说借刀杀人,隔岸观火,树上开花,美人计,空城计等等,都是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并没有和孙子兵法那样从军事德学高度去研究规律性的千百年来人们常用的这些思路。所以概率的说《孙子兵法》既讲用兵之道,又讲用兵之术,是道术结合。

也就是《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讲的是战术;而《三十六计》主要讲的是用兵之术。这期间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特色及形成(开篇)

另《孙子兵法》讲的用兵之道和用兵之术核心是智慧,以智取胜;所以有古人所说:孙子尚智。(孙子是崇尚智慧的)

《孙子兵法》最初是写在小竹片是上的:

1972年山东临沂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其中挖掘出了大量的竹子孙子兵法,那个时候的竹子是一尺两寸,不到一公分宽,很薄的竹片,每一片能写30个字左右。

这种书法当然不能长篇大论了,所以孙子采取的是舍事而言理的方式,不讲具体的战争战例,只讲干活,比如“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孙子的智慧特点,才有这舍事言理的思维方法,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可不能只看表面,而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入去琢磨。

所以不管是以后自己读还是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大家在学习《孙子兵法》时一定要做到结合历史事件和生活事迹去琢磨;结合孙子整个思想体系去思考;结合战争智慧分析。

这样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感到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接下来我们将正式进入《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


好东西一起分享,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