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漢字解密。我是劉寶俊。

漢族在上古時候是沒有今天這種褲子的。《易經》裡面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時候我們的老祖宗, 不論貴賤、不分男女,都是“上衣下裳”。所謂“裳”是遮蔽下體的衣裙。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史記·六國年表》記載:“趙武靈王十九年,初胡服”,是說公元前307年戰國趙武靈王開始學習西北胡人的服飾,在軍隊中改穿褲子,以適應騎馬作戰的需要。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大概這時漢族才開始有褲子,但主要限於軍人或下層勞動者,上層貴族是不屑穿的。 秦漢以後褲子才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或單穿,或穿在裙子裡。

不過即便如此,褲子在中國的歷史也相當悠久了,相比之下,褲這個字的誕生要晚的多,近代才出現,在那之前,用來表示褲子的字是這個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紈絝子弟的絝,它在古文字中最早見於小篆,寫作這個形體。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說文》說:“絝,脛jìng衣也。從糸、誇聲。”糸是絲的古字,提示絝的材質是絲絹一類,脛本來是人體膝蓋以下的部位,也就是小腿,這裡是指大腿和小腿在內的整個的腿,脛衣就是穿在腿上的衣。段玉裁說:“絝,今所謂套褲也。”套褲沒有褲襠、褲腰,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今天喜歡穿裙子的女士,常常在裡面穿上長襪以保暖,就相當古代的脛衣。

隸書和楷書的字形結構跟小篆一樣,都是左邊寫作糸、右邊寫作誇。簡化字將糸簡化為絞絲旁,就成了今天的字形。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為什麼把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叫做紈絝呢?紈絝的紈是一種織造精細的絹布,前面說了,古人上衣下裳,而絝穿在裙子裡面,屬於內衣,古人對穿著很有講究,身上衣服按內外、上下有貴賤之分,把上衣、外衣看得很貴重,把下裳、內衣尤其是褲子看得很輕賤。像紈這樣的好布料一般人家是捨不得用作褲子的。但是一些豪奢的貴族子弟就不惜用紈來做褲子。後來紈絝就專指那些衣著華美、不務正業、膚淺輕薄的富家子弟,比如陸游《書嘆》詩“布衣儒生例骨立,紈袴市兒皆瓠肥”。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瓠是葫蘆瓜,形銷骨立的布衣儒生,跟肥得像葫蘆瓜的紈絝子弟形成鮮明的對比,包含了紈袴子弟不讀詩書、徒有其表的意思。

絝的後起字褲是近代產生的,衤和糹都可以提示字的意義,“衣”提示功用、指跟衣物有關,而“糹”是提示材質,“庫”則是作聲符取代“誇”的。

漢字解密|褲: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褲子的?

當現代的褲字產生後,古代的絝字就退出了應用領域,只保留在“紈絝”一詞中。

下期預告:去親戚家裡串門,面對家族中的各位長輩,各位兄弟姐妹,你能正確稱呼他們?爹和爺這兩個稱謂究竟指的是誰?從明天開始就讓我們跟隨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小平老師,學習一組有關於稱謂系列的漢字。漢字解密下期解密“爹和爺”,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