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

丘心客Q

在老子认为,“无为”是终极的和谐之道。

这里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实有似无”。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主要是指圣人、君主的无为。

老子认为,“道”为世界的本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万民之主的圣人、君主“法自然”,就是要效仿“道”而为之,即像“道”那样“无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老子看来,圣人、君主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也就是看着表面上不管,而实际上却达到无所不管的境界。如果不是“无为”,而是“有为”,统治者不是处“无”,而是占“有”,这就可能被局限而不能总揽全局。

“无为而治”,是老子对理想的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表达——圣人、君主的无为之治是实现社会自然、和谐的最好方法。

老子提倡,圣人、君主要改变传统的“治天下”“取天下”“莅天下”的观念,在社会管理上,要避免直接的强烈干预和控制,避免社会整体发展的突然变化和震荡,避免社会各部分之间和不同人之间的剧烈冲突,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发展比较自然、和谐的进程,没有发展轨迹的突然中断或转折,没有过多的斗争或战争。这种无为之治也就是实有似无的行为。

老子之后,“无为”的概念发生了一系列演变。

杨朱把“无为”的原则引向贵己养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把老子的“无为”改造成了重视肉体生命价值的无为。

庄子没有老子的悲天悯人的态度,他对现实已经完全失望,他也没有杨朱那种对身体发肤的珍视,因此他把“无为”发展到了无心无情的绝对化地步,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要超脱一切,什么都不必在意,直到完全超脱现实并进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庄子后学中的述庄派把“无为”运用于技艺的创造,强调在进入创作状态之前的凝神虚静,成为后代“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先河。

庄子后学中的无君派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理想,但落脚点不在于社会整体的自然、和谐,而是个人的性命之情的绝对价值。

庄子后学中的黄老派则明确提出了“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明确把“无为”与“有为”作为一对概念协调起来,把“无为”的理论引导到可操作的方向,为汉初黄老之学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理论准备。

《淮南子》在黄老之学兴盛的大气候下,接受《韩非子》等思想的影响把“无为”引向了理性的行为原则,把无为定义为“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无为”变成了从条件出发的有为,这是“无为”论的理性化的高峰,但是也与老子最初概念的“无为”有了很大不同。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实有似无”的社会管理行为,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最少的、必要的、有效的法律、制度把社会干涉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社会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通俗来说,在底线之上,尽量少管,不该管的就不管。

“无为而治”在今天也提醒人类注重和自然、注重人类内部的和谐相处。

一般说来,人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分的行为造成的,一类是努力不够引起的。努力不够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但毕竟没有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留下的空白也可以弥补。过分努力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可能更为严重,而且更难补救和恢复。因为不仅要拆除、清理、医治原有努力所造成的障碌废墟和破坏,而且还要承受人力、物力甚至生命的巨大代价。

比如,人类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破坏自然环境,竭泽而渔之后又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弥补;比如不顾经济发展进程,造成很多基本建设的烂尾;比如,土地财政造成的高房价;等等。

因此,“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天也有助于防止过分的社会支出,它相当于人类社会行为的刹车机制,没有减速和制动机制的社会治理,往往会走向毁灭之路。


麻辣一加一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就是什么都不做。


孔子叫我们做,难道老子叫我们不去做吗?绝不可能。老子不辞劳苦一直跑到函谷关,又写了五千字《道德经》,这不就是在有作为吗?所以,无为,不是不作为。

人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死人。坦白讲,人活着就是要动,动就是要做事,不然就是乱动。


老子不可能否定人要动,不可能否定人要做事,所以“无为”绝对不可以解释成不做事情。


这个“为”,是违反的意思,你要做事可以,但是你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就这么简单。圣人一天到晚都在做事,而且做的每件事都顺应自然规律,他就叫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众信公号:曾仕强


曾仕强

老子的“无为”是一种哲学主张,是针对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自以为是、过度作为的天性而说的,是老子哲学之中针对人事要害方面的思想核心之一。“

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君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于木;船夫有为于浆而无为于水。

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能干,多么不得了,凡事亲力亲为;而是要有识人、知人和用人之智。刘邦的武力值远远低于项羽,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韩信的武力值高,原本还是项羽的手下,但项羽没有知人之明,还要杀韩信。刘邦认知韩信的武力值之后,筑坛拜将——君有为于臣,把军事方面的工作交给韩信——无为于具体事务。如果刘邦有为于具体事务,在军事上频繁插手,韩信没有了舞台,刘邦能得天下吗?!

现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衰竭、生态恶化、食品危机、医疗危机和没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就是没有遵循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让科技力过度作为若的祸!西方哲学本原的迷失使西方人找不到宇宙和生命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在机器革命取得的成就面前心理过度膨胀,自以为是,天不怕地不怕、无知者无畏,不知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老子的“无为”,就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来配合,该自然完成的事,就交给自然来完成。

食物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食物体是自然力的产物。用化肥和农药代替农家肥和生物防治法,食物体就由自然生长改变为非自然生长。以催红素为代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变了食物体的自然生长节律,生长时间缩短了,天地大自然元气场孕育的时间不够,食物体内部毒素横行、气机紊乱。

作为先进技术从西方引进的食品工业,更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各种各样化学性的食品添加剂,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线和方便加工的化学添加剂,把食品就像是肥皂一样的生产出来,里面添加着大量的欺骗消费者的感官性状——视觉、味觉、嗅觉和口感——的色素、香精、防腐剂、抗氧化剂等。让化学物源源不断地进入消费者的体内,使人类由自然人变成了化学人……

转基因食品更是科技强暴自然的产物,这种科技过度作为改变食物体创造方式的技术竟然被无知者无畏的美国人称之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技术成就。西方一本科幻小说里面说:“

窥探上帝权力的人,必将带来毁灭!”很多国家的研究都发现,转基因食品不仅会带来癌症和各种恶性疾病,更严重的是会带来人类生殖力的急速下降,如果发展下去,会直接导致人类族群的灭绝!

从老子“无为”的思想主张之中,我们可以知道与天地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离自然越近,离疾病越远;

离自然越远,离疾病越近。

郭文喜于2017年5月31日晚8:30


文喜有话说

“无为”有五层意思:

1.自然而然为之。不求而得,弗为而成,而不是出于主观意志的强行为之,出于目的心的刻意为之;

2.为之于其兆未生。也就是为“无”。就像扁鹊他大哥,别人病还未起就被他治好了,所以反而没人知道他会治病,是以无为;

3.顺势而为。顺其势而自然成,则功成事遂,百姓都说:“我本来就是要这么做的啊”,而不知道有人居于幕后主导,是以无为;

4.以“无为”为为。“无为”,既是处世方法,也是治世目标。《庄子》中描述的治世是什么样的呢?“黎民百姓日常处居没有明确的目的,交往走动也没有确定的方向,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吃饱的肚子游玩”。

百姓悠闲自在而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目标,吃饱了饭也没有什么可以忙碌的事情。这就是“无为”之治世,因为天下平安无事。百姓连走动都没有明确的方向,与人交往也没有潜在的目的,又哪里还会有什么争执和动乱呢?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治理国家,以不扰乱民众,不纵欲生事,让自己无所作为,为为;以能把自己解放出来,让国家自行运转,让自己无事可做,为事;以能让国家平安无事,生活淡然无味,为味。如此则没有忠孝仁义的好品德冒出来,没有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发生,这就是相忘于江湖的治世。

我:

5.不亲手施为。任何人的能力都有局限,不可能做到无所不为。但只要不轻易动用自身的力量,不事事亲力亲为,就不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就可以做任何事——“无为而无不为”。只要懂得用人之力,用天之力。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能做好一方面的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做到精通一切技能。但只要懂得用势用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合理地搭配人员,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顺其势而为之,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道家大师兄

  当人群集聚起来形成更大的社会,当氏族和部落逐渐的瓦解,而新社会看起来未必比旧的生存方式更好,那作为当时的智者,老子,对此深感痛心同时也深感无力,正所谓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老子心目中的乌托邦——小国寡民,以及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是绝对不可能存在了,当然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存在过,这就是为什么老子最终只能是一个哲学家或者玄学家,从来不曾是一个人类学家的根本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老子希望上层统治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很容易理解了。而限于各种技术条件依然很糟糕的古代社会,统治者的雄心壮志通常带来的都是灾难,因为最常见和基本的雄心壮志就是开疆拓土,就像现代人玩的古代扩张故事,但扩张彷佛是每一个文明的内在本性。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就能明白一件事,文明没法去无为的,不管内部有着种种什么问题,但固守大概只会被别人吞并,在老子生活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进入了这样的模式之中。直到人类把地球基本上瓜分殆尽。所以,从这一点看,老子提出的无为,只有小聪明没有时代的大智慧是毫无疑问的。

\n

{!-- PGC_VIDEO:{"thumb_url": "1ca7000b6d24f4f5fde0\

三思逍遥

谢谢!很多人对老子的“无为”很有兴趣,经常总是挂在嘴上,但是“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是如何来实际应用的?

1、“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无为”是什么都要做,但是又要完全不能违反天理,不能违反自然,这才可以称为“无为”。

2、这里的“为”是违反的意思,不要当做“作为”来理解,也就是不违反天理,不违反自然。

3、当你什么都要做时,这才能叫“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无为”的重点是“无不为”,什么都要做,要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习惯,但是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合不合天理,如果不合天理,你迟早会得到很坏的后果,后患无穷。

4、“无为”有什么功用?掌握好“无”字就可以天下无敌。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原是大学校长,他做领导很长时间,30岁就当上中学校长,后来60岁大学校长退休。在这期间,他的所有干部问他任何问题,他都不会直接给干部答案,而且永远只有一个回答:你的看法怎么样?他非要让干部把他们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不可,因为干部自己说出来,他就会很轻松,也就没事了,否则他肯定累死了。

每当干部说的时候,他都细细听,但是干部一开口,他就知道干部有没有全盘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了,是不是很用心,有没有得到其他同事的支持等,他都听得出来。如果干部讲得很满意,他就会问干部,如果找你这样的话你有没有经费?你人员配置够不够?你的时间够不够?你有没有把握?基本这样一下来,干部全部包了,最后他说照你的去做,我没有意见。

你看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见,干部一个人在那里独挑大梁,回去后有问题赶快解决,有困难闷声不敢说,说叫你讲没有问题呢。他当校长就会非常轻松愉快,如果你想要给干部答案,你就完蛋了,当领导要什么都知道,但是什么都不要管。你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干部就会蒙你,但是你一管就完了,事必躬亲,看看诸葛亮就知道了,你甩不掉,别人就会袖手旁观,最后累死的肯定是你。

这就是“无为”的妙用,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应用,请大家多多在生活工作中在体悟!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浅见,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谢谢!


自由小小影

“无为”是老子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准确点说应该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顺其自然,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应该人为的加以干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是针对“有为”而言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要遵循“道”,遵循“自然”,这个对象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老子正是看到了统治者的独断专行,导致社会纷乱,民不聊生,才极力呼吁“无为”这一主张。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而后人对老子的“无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韩非子如是,程朱更甚。人们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表面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直指老子为阴谋论者。其实并非如此,而“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样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天为则无不治”和上面的意义相同。


我们常常提到“无为”就把老子归为出世的学说,他并不向孔子或者儒家那种入世学问,其实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也不反对人们有所作为。老子其实是鼓励大家去做的,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但是要做到“为而不待”“为而不争”。做但是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老子既然主张“自然无为”,便不会劝你不要做什么的,而是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从而达到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的目的。“无为”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而已。


安意如

五千言的《道德经》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个道德准则,光解释”无为”是两千多年来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通病,这是误导人们不做事,等着天上掉馅饼,为什么不解释”无不为”呢?这不是两千多年来对《道德经》的明显的错误认识吗?今天我就向具备非凡智慧的精英们公开”无为而无不为”这千古之秘吧。人生在世,无不希望得到各种福报,无不追求功名利禄,但是,所有的功名利禄无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总有一些是份内的,总有一些是份外的,如果一个人去追求份外的福报,那就是去追求灾难,无论如何,将不会善终,今天落马的高官便是证明。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份内和份外福报各是什么呢?这个内容在《道德经》中的第四十二章中,由于老子对道的论述的语言非常精炼和简洁以及霸道,再加上有时说头不说尾,有时说尾不说头,不好直译,只能义译:用广义阴阳,狭义阴阳,个体阴阳结合一个人出生的时辰,便可知道一个的份内和份好福报各是什么,这样,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就形成了。第一章中的:”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的意思是:因此,坚持不谋取份外福报,即使是巨大的,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禄,也要象瞎子一样看不到,一点都不能谋取。这就是“无为”。”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的意思是:坚持追求和谋取份内的福报,即使是微小的,难以获得的,也要去追求和谋取,一点都不能放弃。这就是”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简称为道,中庸和《道德经》。孔子的”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其中的”旁行”就是追求份内福报。”知命“就是知道自己的份内福报和份外福报各是什么。”天之所助者,顺也”,其中的”顺也”就是追求份内福报。因为道有这么伟大,所以,孔子才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才说”道为天下贵”《中庸》来自《道德经》中的”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大学》来自《道德经》中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论语》中有一百零七个君子之词,知道”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准则的人就是君子,这个准则就是”故君子子必慎其独也”的根本保证。孔子对道评价说”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译文:福报不仅能使人形成很多大德,还有化解灾难的功能,但是,这些充满自然界的福报没有被充分利用,看到这种情况的圣人你很忧虑,然而,这些没有利用的福报并不会与圣人们一同感到忧虑。道是天下最伟大的事业和德业,因为道使用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所以道是天下最伟大的事业,一个无德的人知道自己”无为而无不为”这个道德准则后,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因此,道这个事业在找大钱的行动中,还给自己积累了千秋功德。这个道要国家掌握才能发挥其福泽苍生,恩同再造的巨大功能。所以,老子和孔子都一直向帝王推荐道。如果有远见的企业从事道这个行业,其商机有:现在所有对《道德经》《系辞》《中庸》《大学》《论语》解释的书都是废品,这就需要解释这些经典的新书,这是面向世界的商机,仅此一项,产业有多大可想而知。给人们制定”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准则的服务费也是不错的商机,不管是任何想从事这个行业,我都无偿的帮助他,因为帮助人是我的幸福。好象有这么一件事:大概情况是:2月25号吧,中国的顶的科学家们对阴阳是不是科学进行辩论,有一教授说,阴阳不是科学也不会产生科学,他所学的全是外国科学,所教的也全外国科学。我要什事实证明他说的是错的。


手机用户9022690001

直接说答案吧。

老子的无为,说的是不为那些不合天道的人之道。

在《道德经》中,无为,是“无”之为,“无”为天地之始,常道,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上来看,也可以作为天道,表示自然规律。

《道德经》认为,知常不妄,“不知常,妄作凶”。

唯有顺应天道的“无为”才可以使圣王带领天下得以长治久安,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那些人为设定的人道准则,都不是真正唯一的正常的“道”。


平凡2850

要真正理解老子的“无为”,不能从我们现在习惯的哲学角度去认识。而是搞清楚老子所有学说的大背景,也就是说,我们得知道老子在说的实质是什么。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几个背景:

1、老子的世界观是【重叠结构世界】

我们一般人能理解的世界,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单一结构世界】

而老子的世界观是【重叠结构世界】,也就是说,完整的世界,是由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的。

阴阳太极图,也是【重叠结构世界】的结构展开图

所以,要读懂老子,对【重叠结构世界】的理解非常重要。


2、世界是重叠的,人体也是重叠的

世界是重叠的,人体当然也是重叠的。人有一个色身肉体(阳体),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真体(阴体)

按照阴阳家阴为实,阳为虚的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阴体才是我们真正的体。


3、重叠的人体,拥有两套不同的心智系统

色身肉体上带有第一套心智系统,

看不见的真体上带有第二套心智系统


用第一套心智系统发生的行为,老子称为【有为】

用第二套心智系统发生的行为,就是老子讲的【无为】

当然,第二心智系统不经过训练,一般人是不会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