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問題之盈虧問題,不會沒關係,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理解了

盈虧問題

最近我把網友們的資料整理了一下,分享分享。

小學奧數問題之盈虧問題,不會沒關係,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理解了

簡析:

盈虧問題又叫盈不足問題,是指把一定數量的物品平均分給固定的對象,如果按某種標準分,則分配後會有剩餘(盈);按另一種標準分,分配後又會有不足(虧),球物品的數量和分配對象的數量。例如:把一袋餅乾分給一班的小朋友,每人分三塊,多12塊;如果每人分4塊,少8塊。小朋友有多少人?餅乾有多少塊?這種一盈一虧得情況,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標準的盈虧問題。

盈虧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盈+虧)÷兩次所分之差=人數;(記公式真沒勁,好好理解一下公式的意義吧)

例題:

總份數=總差÷個差

(1)一盈一虧:總差=盈+虧

(2)兩盈:總差=大盈-小盈

(3)兩虧:總差=大虧-小虧

(4)一盈一正好:總差=盈

(5)一虧一正好:總差=虧

環保小組的同學上山植樹,如果每人種3棵,則還剩3棵;如果每人種4棵,則還差2棵。環保小組有多少人?一共植樹多少棵?   分析與解:這是一道典型的盈虧應用題。盈,就是多餘;虧,就是不足、少的意思。比較兩種植樹方式,第一種多了3棵,第二種少了2棵,一多一少共相差3+2=5(棵)。顯然,相差5棵的原因是第二種植樹方式每人種的棵數比第一種多了4-3=1(棵)。根據“相差的總數÷相差的每份數=份數”得出,環保小組的人數是5÷1=5(人),一共植樹3×5+3=18(棵),或4×5-2=18(棵)。

從中得出:解盈虧問題,要先比較“盈”與“虧”兩種情況,求出兩種情況下總數之間的差,像上題是一盈一虧,差=盈+虧;再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是每份數不同,求出兩個每份數之間的差;最後根據“差——差”對應求出份數以及總數。

盈虧問題還有另外兩種情況:兩盈與兩不足。有些題還要通過轉化,先找出“盈虧”數。

小學奧數問題之盈虧問題,不會沒關係,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理解了

小學奧數問題之盈虧問題,不會沒關係,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理解了

小學奧數問題之盈虧問題,不會沒關係,看下面的文章你就理解了例1.工程隊修一條路,如果每天修150米,則可以提前2天完成任務;如果每天修180米,則可以提前5天完成任務。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分析與解:這道題沒有直接給出“盈虧”數,但由題意可知,第一種情況如果再修2天,還可以修150×2=300(米);第二種情況如果再修5天,還可以修180×5=900(米)。這300米與900米就是兩個“盈”數。因此,可以把條件轉化為: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多修300米;如果每天修180米,可以多修900米。顯然,這道題是“兩盈”類盈虧問題,相差的總數是(900-300)米,相差的每份數是(180-150)米,所以計劃修的天數是()(900-300)÷(180-150)=20(天),這條路全長150×(20-2)=2700(米),或180×(20-5)=2700(米)。

分析與解:由題意可知,第一種行走方式還差60×5=300(米),第二種行走方式可以多走75×2=150(米),所以小強去學校要走(300+150)÷(75-60)=30(分鐘),小強家距離學校有60×(30+5)=2100(米)。

例3.有紅、白球若干個。若每次拿出1個紅球和1個白球,拿到沒有紅球時,還剩下50個白球;若每次拿走1個紅球和3個白球,則拿到沒有白球時,紅球還剩下50個。那麼這堆紅球、白球共有__________個。(2000年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預賽試題。A卷)

分析與解:從第二種拿球方式得知,若每次拿走1個紅球和3個白球,到紅球拿完時,白球缺3×50=150(個)。這樣,就把“盈虧”數統一到了白球上。根據“一盈一虧”問題的解法得,拿球的次數是(50+150)÷(3-1)=100(次),即紅球的個數為100個,所以這堆紅球、白球共有100×(1+1)+50=250(個)。

人們在分東西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剩餘(盈)或不足(虧),根據分東西過程中的盈或虧所編成的應用題叫做盈虧問題。

例1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則多9粒;若每人分5粒則少6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分析:由題目條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數與糖的粒數是不變的。比較兩種分配方案,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於兩種方案的分配數不同,第一種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種方案每人分5粒,兩次分配數之差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數為15÷1=15(人),糖果的粒數為

4×15+9=69(粒)。

解:(9+6)÷(5-4)=15(人),

4×15+9=69(粒)。

答:有15個小朋友,分69粒糖。

例2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則剩2粒;若每人分5粒則少6粒。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分析:本題與例1基本相同,例1中兩次分配數之差是5-4=1(粒),本題中兩次分配數之差是5-3=2(粒)。例1中,兩種分配方案的盈數與虧數之和為9+6=15(粒),本題中,兩種分配方案的盈數與虧數之和為2+6=8(粒)。仿照例1的解法即可。

解:(6+2)÷(4—2)=4(人),

3×4+2=14(粒)。

答:有4個小朋友,14粒糖果。

由例1、例2看出,所謂盈虧問題,就是把一定數量的東西分給一定數量的人,由兩種分配方案產生不同的盈虧數,反過來求出分配的總人數與被分配東西的總數量。解題的關鍵在於確定兩次分配數之差與盈虧總額(盈數+虧數),由此得到求解盈虧問題的公式:

分配總人數=盈虧總額÷兩次分配數之差。

需要注意的是,兩種分配方案的結果不一定總是一“盈”一“虧”,也會出現兩“盈”、兩“虧”、一“不盈不虧”一“盈”或“虧”等情況。

例3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則有3個小朋友分不到糖果。問:有多少粒糖果?

分析與解:第一種方案是不盈不虧,第二種方案是虧16×3=48(粒),所以盈虧總額是0+48=48(粒),而兩次分配數之差是16—10=6(粒)。由盈虧問題的公式得

有小朋友(0+16×3)÷(16—10)=8(人),

有 糖10×8=80(粒)。

下面的幾道例題是購物中的盈虧問題。

例4 一批小朋友去買東西,若每人出10元則多8元;若每人出7元則少4元。問:有多少個小朋友?東西的價格是多少?

分析與解:兩種購物方案的盈虧總額是8+4=12(元),兩次分配數之差是10—7=3(元)。由公式得到

小朋友的人數(8+4)÷(10—7)=4(人),

東西的價格是10×4—8=32(元)。

例5 顧老師到新華書店去買書,若買5本則多3元;若買7本則少1.8元。這本書的單價是多少?顧老師共帶了多少元錢?

分析與解:買5本多3元,買7本少1.8元。盈虧總額為3+1.8=4.8(元),這4.8元剛好可以買7—5=2(本)書,因此每本書4.8÷2=2.4(元),顧老師共帶錢

2.4×5+3=15(元)。

例6 王老師去買兒童小提琴,若買7把,則所帶的錢差110元;若買5把,則所帶的錢還差30元。問:兒童小提琴多少錢一把?王老師帶了多少錢?

分析:本題在購物的兩個方案中,每一個方案都出現錢不足的情況,買7把小提琴差110元,買5把小提琴差30元。從買7把變成買5把,少買了7—5=2(把)提琴,而錢的差額減少了110—30=80(元),即80元錢可以買2把小提琴,可見小提琴的單價為每把40元錢。

解:(110—30)÷(7—5)=40(元),

40×7—110=170(元)。

答:小提琴40元一把,王老師帶了170元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