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昨天,从无人车上走下来的李彦宏发布了 Apollo 3.0,这个全球汽车产业最开放的自动驾驶生态究竟会走向何方?

在详述 Apollo 3.0 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 Apollo 的历史。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Apollo 3.0 到底发布了什么?这是 Apollo 3.0 最核心的一张 PPT。可以看到 3.0 第一次跳出了 1.0 时代画下的架构,推出了新的板块「量产解决方案」。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车厂的文化就是安全第一。所有看似冗杂的测试、验证、项目管理,出发点都是安全。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最后,Apollo 推出了中国首个、全球第三个自动驾驶安全报告,从接管机制、危险应对到信息安全、远程协助分 7 个章节阐述了 Apollo 的安全框架。在这之前,只有自动驾驶鼻祖 Google Waymo、通用 Cruise 发布过类似的安全报告。

“我们就是想降低门槛”

100 辆阿波龙马上要奔赴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武汉等多地开展商业化运营;与自动驾驶物流公司新石器合作的自动驾驶物流小车更是在发布会前就已经在雄安和常州投放。这两款车的相同点在于,出厂前装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RTK 和 GPS 惯导、高精度地图,而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被全部干掉。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但我们回过头看,为什么很多业内人士当初不看好 Apollo?

自动驾驶时代的 Android 这件事,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汽车行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链极长。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解决数据权的分歧、做大生态,一切都是未知。

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说过,当你以新的方式做事时,行业里的现有玩家不会喜欢你。你要创新,就必须接受被怀疑和误解。从广义上说,Apollo 和抖音、拼多多这类新物种在舆论上面临的困境是类似的。人们不理解,所以防御性地不看好。

举一个例子:新石器自动驾驶物流车。前两天车和家官网更新,战略布局中披露投资孵化了自动驾驶物流车研发企业新石器。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这是车和家因战略调整终止上市的 SEV 和新石器物流车。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硬件层面,车和家乘用车研发团队潜心两年研发、技术扎实的 SEV 底盘技术和三电动力总成,在新石器物流车上重生。

新石器是一家活跃在物流产业链上的公司,商业化的成功产品包括快递柜、快递小哥的手持终端等等。换句话说,新石器就是上面提到的「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制造体系和运维体系,完全没有做自动驾驶的基因也能组建一支自动驾驶车队」的公司。

Apollo 6.0 走向何方

持续扩大开放→增强生态吸引力→促进生态繁荣,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细分市场的商业落地,形成算法、车辆、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闭环。这是 Apollo 的发展思路。

我们看一看单打独斗的打法,抛开 2009 - 2017 年的投入不提,Waymo 今年下了 8.2 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订单,每台车单车成本 10 万美金以上。加上车队的折旧、运维成本,Waymo 到 2020 要花费上百亿美金来维持技术优势,有效却也辛苦。

潜心学习 441 天,一个更主动和开放的百度 Apollo 3.0 登场

不确定性的一面是,哪怕产品力极强的新石器,也尚未真正打入菜鸟顺丰或者美团饿了么这些体量巨大的应用场景中。

2019 年 Apollo 6.0 的关键词,一个细分市场的全面落地,一个是量产 L3 级乘用车提上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