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玩家」攪動全球金融

中國建設銀行收購巴西BIC銀行是迄今為止中國銀行業在拉丁美洲最大一樁併購案。近年來,這家中國第二大銀行的國際化步伐明顯加速

2013年11月1日,中國建設銀行發佈公告披露,該行與總部位於巴西聖保羅的巴西工商銀行(Banco Industrial e Commercial S.A.,BIC)的控制者Bezerra de Menezes家族達成協議,收購後者所持BIC72%的股份,交易對價約為16億巴西雷亞爾(按簽約日2013年10月31日匯率,約合6.8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中國銀行業在拉丁美洲最大一樁併購案。在解釋本次交易的目的時,建行公報稱:

“巴西市場一直是本行海外併購的戰略重點市場之一。多年來,本行一直積極尋找進入巴西市場的機會,如此交易能獲得監管批准並順利交割,將有助於本行擴展未來在拉美地區的機構佈局,更好地服務中巴兩國投資與貿易往來,及‘走出去’的中資客戶和當地優質的客戶群體,是本行推進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步驟。”

翻閱建設銀行自2013年至今發佈的相關消息,我們可以發現,這家中國第二大銀行的國際化步伐正在加速,頗有不讓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專美於前之勢:過去一年中,先後有俄羅斯子行、迪拜子行、臺北分行、大阪分行、盧森堡分行和子行等開業,以及參股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IB,另有澳門子行、智利子行、新西蘭子行的設立已獲銀監會批准。目前,建設銀行已在海外設立了17家一級機構,網點總數達70多個,覆蓋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機構資產總額超過1200億美元。有消息來源稱,建設銀行尚有跨境併購交易當前正在談判中。

不只是大型銀行。過去一年中,連城商行也邁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上海銀行收購建銀亞洲、設立香港子行,富滇銀行在老撾設立由其控股的合資銀行。據銀監會2012年年報(2013年年報尚未發佈),截至2012年底,16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海外設立1050家分支機構,覆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9個國家和地區,而2006年,只有11家中資銀行在2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95家分支機構。

中國銀行業“走出去”,正在給全球金融格局帶來變化。對此,可能很少有人比傑克·馬理(Jacko Maree)更加感同身受。

“這筆交易是截至當時中國企業在非洲最大的單筆投資,對非洲而言,有著極端重要的象徵意義,它顯示了中國企業對於非洲抱有實實在在的雄心壯志。”在中國工商銀行創紀錄的55億美元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股權四年之後,這位南非標準銀行首席執行官2012年在接受《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採訪時說。

“中国大玩家”搅动全球金融

建設銀行的國際化步伐正在加速,頗有不讓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專美於前之勢

傑克·馬理將工行入股及兩家機構後續合作給南非標準銀行,乃至整個非洲大陸帶來的影響總結為:

55億美元的投資時機有如天賜,使得南非標準銀行以充足的資本金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且同工商銀行的股權合作,亦有助於提升全球市場對南非標準銀行的信心;

同工商銀行的後續合作給南非標準銀行帶來諸多新業務機遇,主要表現為利用南非標準銀行在採礦、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優勢,為在非洲開展業務和投資的中國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比如“2007年年底,一家中國建築公司承接了博茨瓦納的一個大型發電廠項目,我們為其提供當地諮詢和融資服務。如果不是同工行的合作,此類機遇不可能出現”,馬理表示。眼下,在整個非洲大陸,南非標準銀行正在參與“無數”涉及中資企業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基礎設施、電力、電信、石油等領域。

全球大玩家來了

從中資銀行2000年至2013年公告的360樁跨境貸款交易看,7家主要中資銀行向註冊地在境外(不含港澳臺)的企業共計發放貸款4400億美元,其中3700億系2008年後發放,僅2013年一年,新增貸款即達到1000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25%,比2011年增長60%。貸款最大投向區域依次歐元區(27%)和美國(16%),新興市場經濟中,俄羅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中國貸款的主要流向國,註冊地在加納、毛里求斯、巴林、贊比亞、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的企業也向中資銀行借款。

“走出去”的中國銀行業在全球項目融資和銀團貸款領域的重要意義正在凸顯。據國際金融學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E)2014年2月發佈的報告《中國銀行業的國際擴張》(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Chinese Banks), “中國更多參與銀團貸款市場可能有助於彌補未來幾十年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的巨大缺口”。據最新估算,到2030年,全球將需要57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融資,標準普爾(S & P)認為,鑑於當前全球範圍主權國家政府普遍面臨預算約束,全球每年基礎設施融資缺口達5000億美元。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恰好大量集中在能源、建築、交通等基礎設施相關領域,顯然有助於縮小這一缺口。

中資銀行的全球化擴張也正在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2013年,人民幣在全球交易中的使用翻番。過去三年中,人民幣在全球交易中使用已經連續超越22種貨幣。

“中国大玩家”搅动全球金融

據國際金融學會2014年2月發佈的報告《中國銀行業的國際擴張》指出,“中國更多參與銀團貸款市場可能有助於彌補未來幾十年基礎設施融資方面的巨大缺口”

幾乎所有的中資銀行都將“跟隨自己的客戶”作為海外擴張的首要動機,但中資銀行的跨境業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其海外客戶基礎正在多元化,在東道國主流銀行業市場,特別是公司金融領域,中資銀行的影響力與品牌認知度正在提升。過去數年中,在發達經濟體市場,通用電氣、沃爾瑪、戴姆勒-奔馳、雀巢、輝瑞、德比爾斯、英國航空等國際知名企業成為中資銀行的重要客戶;在新興市場,中資銀行的業務則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主要客戶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Rosfnet)、委內瑞拉經濟與社會發展銀行(Bandes)、巴西石油公司(Petrobas)、土庫曼斯坦國家天然氣公司(Turkmengaz)等。

“專業,聰明,無障礙”

在南非標準銀行首席執行官傑克·馬理眼中,中國工商銀行是“完全直來直去、極度優秀(completely straightforward andextremely good)的合作伙伴”,至於中國客戶,小公司在專業精神、商業行為規範等方面確有不足,但大企業的員工則普遍“專業、聰明”。儘管至今仍不諳漢語,但馬理感覺,同中國合作伙伴和客戶打交道時,語言不是障礙。

隨著中資企業和中資銀行在全球的地位日益顯著,國際上對其對東道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生態保護帶來的影響也有所議論,其中不乏負面評價。但馬理對此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中資企業和金融機構對非洲的影響“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正面的(overwhelmingly positive)”。對於某些媒體先入為主地認為中資企業不按西方規則出牌,馬理指出,例如在環保方面,中資企業其實走在世界前列。“工商銀行從未給我們施加壓力,讓我們去做些我們自己不會去做的事。比如我們是《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的簽字方,工商銀行支持我們這麼做。”馬理說。

東道國和外國投資者的立場有差異在所難免,對此,馬理認為,中資機構的對於每一筆交易的意圖其實很明確,關鍵是東道國政府要自己決定,雙方的利益訴求能否有效對接。“比如南非標準銀行的案例,南非政府和南非儲備銀行(中央銀行)對到底怎樣對南非有利有明確的意識”,馬理說。

“重要的是預先設立基本準則。東道國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從同中國和中資機構的關係中得到什麼。”馬理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