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充足率紅線催逼 19家銀行排隊IPO亟待補血

近日,江蘇海安農商行也正式加入了A股IPO的行列。目前正在排隊等待上市的銀行達到了19家,其中已經有12家進入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上述排隊上市的銀行多為城商行和農商行,有分析認為資本新規過渡期將在今年年底到期,根據規定到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9%以下,逼近監管要求的下限,有補血衝動。

海安銀行進入排隊序列

6月8日,江蘇海安農商行披露招股書,該行擬登陸上交所,發行不超過3.28億股,主承銷商為國泰君安證券。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海安農商行資產總額665.28億元,各項存款餘額463.09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5.63億元,每股淨資產4.94元。2017年,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08億元,同比增長1.53%;實現淨利潤5.1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作為區域性銀行,江蘇海安農商行主要服務於本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95.84%投放在南通市海安縣。其中,中小微企業貸款客戶共計1516戶、貸款餘額184.6億元,分別佔該行公司類貸款客戶數和貸款總額的98.89%和95.30%。數據還顯示,該行2015年至2017年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2.81億元、3.98億元和4.31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2%、1.48%和1.46%。

據瞭解,海安農商行由當地農合銀行改制而來,2011年2月28日正式掛牌對外營業,目前註冊資本金10億元;截至2017末,該行設立了62家分支機構,包括1家總行營業部、59家支行和2家分理處。此外,該行還參股漣水農商銀行、如東農商銀行、修文村鎮銀行和江蘇省聯社。

今年以來A股銀行板塊僅迎來了成都銀行一家新成員,不過由於市場表現較為疲弱,成都銀行上市之後的表現略微平淡,新股上市只走出了連續6個漲停板(含首日漲停),大大低於平均水平,最高衝至16.32元之後便陷入了連續的調整之中,目前的最新收盤僅有10.1元,相較高點已經下跌38.11%。

19家銀行排隊IPO

2016年下半年開始,城商行、農商行掀起一波上市小高潮,江蘇銀行、貴陽銀行、杭州銀行和上海銀行4家城商行,江陰銀行、常熟銀行、無錫銀行、吳江銀行和張家港行5家農商行,成功登陸A股。其中張家港行上市之後從4.37元的發行價,一度上漲至30.51元,最高漲幅達595.88%,市值一度高達552億元。

不過張家港行上市之後,銀行股IPO趨於清冷,近一年再無銀行上市,直到今年成都銀行才將此局面打開。

證監會信息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9家銀行處於A股IPO排隊名單之中,較2017年的11家銀行有了較大幅度的擴容。其中鄭州銀行、蘭州銀行等6家銀行選擇在深交所上市,長沙銀行、浙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13家擬在上交所上市。

這些排隊銀行的進度不一,12家銀行為“預先披露更新”狀態;其他7家則為預先披露。

中小銀行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如成都銀行則先後三次遭遇“中止審查”,直到去年4月中旬才再次歸隊。

而從目前A股上市銀行的情況來看,破淨率一直居高不下,2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5家破淨,其中華夏銀行的市淨率甚至只有0.67倍,打折打到“骨折”。次新股中已經有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破淨,此外吳江銀行、江陰銀行、貴陽銀行和常熟銀行的市淨率也不足1.1倍,破淨的可能性極高。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並不是上市的最好時機,市場不給太高的估值。但中小銀行急於補血,IPO自然成為不二選擇。在當前監管環境下,存款增長結構將繼續分化,無規模網絡優勢、無零售品牌的中小銀行存款增長預計放緩,進而制約可供投放的資源和淨息差的空間,中小銀行未來的日子不好過。”上海一家大型私募的分析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