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在中国,其实只有三种车:

  • 进口车
  • 合资车
  • 国产车

而且在很多国人的眼里,它们刚好也是这样的排序。进口车要比合资好,合资要比国产好。在购车或者谈论车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拿国产车说事:

国产车开个几年,小毛病就出来了。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所以,也才导致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在中国,国产车卖不过合资车,哪怕合资车再怎么简配,价格再怎么高。

十几二十年前还好说,国产车的质量确实不过关,但现在的国产发展都很快了。可依然卖不过合资,为啥?

我想,跟这几点分不开。

品牌效应

这是导致国产品牌销量打不开的关键因素。

“你买的啥车?”

“也没什么啦,就一个别克”

“我买了吉利博瑞”

……

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同样是买车,买个尽人皆知的合资品牌,比买个冷门的国产品牌要好,至少别人说你买得起10几万的车。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然而,那些所谓的10几万合资,要比同级别国产差了一个档次,比如配置和做工用料。因为另外的成本,都拿来砸口碑、投广告去了。

国产这方面,真心不如合资。

做工

这里只谈做工,而不再谈用料。毕竟同级别、同价位中,合资和国产没法比(简直要被国产完虐)。但要单论做工方面的工艺,合资确实是有它火爆的道理。

很多合资品牌的做工,真的要好于国产的一些组装品牌。哪怕是一块硬塑料,也被做出雕花的感觉,而且耐用度并不差。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再反观国产品牌,尤其是一些还没入流的二三线品牌,最起码的做工问题还有待提升,更别说耐用度了。用再多的软料皮料,处理不好同样有臭味。也就是所谓的,小问题多

技术

为什么叫合资?就是两家企业合并起来共同开发和生产的合作模式。外资品牌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技术得以保留和发展,而关税要大大降低。合资有技术,这也是国产比拟不了的地方。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别的不说,日系车有省油、美系车有安全、法系车有底盘调校、德系车有操控……这些都是合资们的标签。

而国产车呢?

似乎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以往的“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吉利吉利,加油排队”、“宝骏宝骏,容易生锈”

……

关税

合资车本身就有优势,品牌效应、技术储备等等,再加上以合资的身份在中国制造,大大降低了生产和运输成本。再结合合资车大量的广告投入,如此算下来,一些合资的利润并不比国产高,甚至还要低。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整车的成本下降,零部件和维修成本也随之下降。所以也才有了,哪哪款合资车保养巨便宜的说法。

实质上,合资也在和国产打价格战!

堆配置

喜欢堆配置,这是国产车仅剩的一点制胜法宝了。随便找一款同级别合资对标的国产车,哪个配置不是碾压式存在?就拿吉利帝豪和丰田卡罗拉相比,看看配置差,就知道哪个厚道了。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但是,要论三大件方面,国产和合资还真的存在差距。最最最明显就在油耗方面,合资普遍比国产省油,这也是区别所在之一。国产车,没有那样牛逼的技术,只能通过堆配置和扛价格来提升竞争力,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态度

或许用“工匠精神”来形容更合适。很多时候,国人造的东西都可以用“得过且过”来了事,这就直接导致了次品率的升高,后期问题的频发。大到工业制造业,没有完全的严谨苛刻。小到售前售后的服务,总是想着如何才能坑到更多的钱,如何玩文字游戏挖更多的坑让消费者跳。

配置丰富,价格还低,为何国产车依然卖不过合资?

可能有人说了,合资品牌有很多销售也很屌啊!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这只能说,合资真的有它牛逼的地方,所以它才横。要是国产车也这样横,还有谁买?

道哥说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便是性价比。如今的趋势,国产车越来越贵,反而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再加上合资动不动就有几万的优惠,国产压力真的大。

并不是说国产不好,也不是道哥崇洋媚外,而是合资确实有它热卖的资本。现在的国产车发展很快,进步也很大,但同时压力也共存,毕竟合资已经在下探价格和身段。

国产车,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