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懂酒標?

酒專、超市與量販店的專區,都提供了種類繁多的葡萄酒。這對內行的酒迷來說,正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但也讓挑酒變得不知從何下手,對新手來說更是不易跨越的門檻。光是法國出產的就有成千上萬個酒款,每一款都有獨特個性。而可供辨識的身份證明便是酒標。法國、歐盟與業界組織皆致力加以規範。瓶封和瓶塞也輔助了辨識。

怎樣讀懂酒標?

法國葡萄酒的分級

酒標標識出酒款所屬法國法定分級:Vin de France,即法國餐酒,其前身為Vin de Table (日常餐酒);Indication Geographique Protegee,縮寫IGP。其前身為:Vin de pays,簡稱VDP(地區餐酒);以及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縮寫為:AOC即法定產區,歐盟統一規範的通用縮寫為:AOP(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

法定產區(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

金字塔最頂端的級別,所有名莊佳釀都屬於這個等級。酒標上必須標註“Appellation X Protegee"字樣,有時或以X ppellation Protegee方式出現。雖然法定產區包含特定的地理名稱(產區、村鎮、或地塊)單憑原產地本身並不足以確立其法定產區的地位。欲享有AOC認證,酒款必須產自土壤和氣候富有特色的限定區域範圍,且以當地栽培的特有品種,採區域傳統方法釀成,這便是所謂取於斯,忠於斯且恆常如一(usages locaux,loyaux erconstants)。

優良地區餐酒(Vin Delimite de Qualites Superieure)

此分級已以2011年廢除,曾是晉升AOC前的過渡等級,連經過的審核規範也幾乎與AOC沒有二至。VDQS等級在三十年前還相當常見,如今大多已升格為AOC。

地區餐酒(IGP/VDP)

同樣以產地為名,卻不是AOC,究竟差異何在?地區餐酒無需源自特定土質的限定地塊,只需以依規定品種釀造即可,且品種限制也較AOC寬鬆。簡而言之,地區餐酒與風土的關聯性較低。酒標註明的是酒款的地理出處,因此“Indication geographique protegee"IGP後面接的可以是產區,如羅亞爾河谷;省份,如阿爾代什;或幅員規模更精緻的區域,如卡爾卡松城。

法國餐酒(Vin de France)

這個等級在酒標上未標識地理出處,因此釀造時可以混調不同產區的酒液。其酒質通常相當一般,無甚叫人驚訝之處,也沒有特色和個性。雖說Vin de France經常代表大量商業生產的低階酒品,但其中也 不乏酒莊自產自銷的日常餐酒,且多是名家之作(法文稱為Vins d'Auteurs),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名莊採行有機種植法卻不會於酒標特別註明)2012年,由於歐盟頒佈新法規,自該年份起便不可在酒標提及“酒款採用有機農業生產之葡萄釀成”(Vin issu de raisins de 1'agriculture biologique)等字樣。取而代之的是有機葡萄酒(Vin Biologique)一詞(生產者在耕作與釀造皆須遵照新法規),加上歐盟標誌與認證單位編號以供辨識。是否加標法國代表有機農產品AB標誌,仍為非強制性的選項。

不同風格

其它標識說明了酒款的風格與釀造方式。有些是產區傳統的一部分,並屬於正式的官方用語,如晚摘(VT,阿爾薩斯的甜白酒),貴腐葡萄精選(SGN,阿爾隆斯或安茹的超甜白酒),黃酒與麥稈酒(Vin Jaune及Vin de Paillle均源自侏羅),祖傳法(Methode Traditionnelle,意指採瓶中二次發酵釀成的氣泡酒)。此外,還有細節資訊,如香檳的添糖量(超幹型Extra-Brut),幹型(Brut),半乾型(Demi-Sec)等,說明其不甜或微甜的風味;白酒的部分,幹(Sec)或甜(Doux)在產區同時出產這兩種類型時就派上用場;泡渣(Sur Lie)一詞則適用於Muscadet產區酒款;琥珀色(Ambre)這個形容詞為:Rivesaltes白酒專屬,而磚紅色(Tuile)則專指紅酒。另外還有非法定卻頗有參考價值的標識,如木桶培養時間、無過濾、無添加硫等。

怎樣讀懂酒標?

酒款(Cuvee)名稱

酒標上可以找到地塊、村莊或產區名稱等說明產地的字體-----屬於法定標識。Cuvee Prestige(一般譯為特級、頂級、珍藏或珍釀款)、Vieilles Vignes(老藤)或寫上酒農子女名字做為酒名的各種標註,雖能用來識別酒款,卻並非酒質特別優異的保證,在選購(Guide Hachette des Vins)專業指南推薦的酒款時,不是要記下主要酒名,也別忘了該酒款的所有相關標註。

怎樣讀懂酒標?

法定強制性標識

不分級別酒種都應標註齊全,以便合法上市販賣:

1、容量

2、酒精濃度。有助於評估酒款風格;11%以下屬於清爽型,13%以上則為高酒精度型。

3、酒款級別。說明酒款在法定分級制度的地位:Vin de France、IGP或AOC法定產區,後兩個分級同時也會標明酒款的原產地。

4、瓶裝商。酒款法定責任者的名稱與地址,以備相關申訴之用。

5、衛生保健相關標識。歐盟規定酒款內二氧化硫含量超過每公升10毫克時(硫化物通常用來做為葡萄酒的殺菌與防腐劑,許多用量遠高於此門檻,因此標識情況相當常見)應加註含硫化合物(contient des sulfites)字樣;自2007年起,法國政府硬性規定加標針對孕婦的警語。

非強制性標識

6、品牌和酒莊名稱。為了釀酒款展現特色,不少生產者會選擇建立自己的品牌:常見的是註冊商標和酒農慣用的家族姓氏。酒堡(Chateau)或酒莊(Domaine)等用語也與品牌近似。

7、年份。雖然酒標經常標註年份,但此為非法定的強制性標識。話雖如此,年份是極實用的資訊,有了它才能依照產區年份報告評估酒款的陳年能力。

8、品種。地區餐酒和部分法定產區酒種可以註明此資訊。一如對年份標識的規範,歐盟採行的是85/15準則:酒款可以註明主要品種的名稱,即使其中的15%以其它品種釀成。

怎樣讀懂酒標?

9、酒莊裝瓶(mis en bouteilles a la propriete)。此為酒質可靠的擔保。釀酒合作社可視為酒莊形式的延伸,因此也有權標識同樣的用語。在香檳區則有數種常見的縮寫可代表裝瓶者的身份。如Recoltant-Manipulant的縮寫RM(酒農自產自釀)、Negociant-Manipulant的縮寫NM(酒商以收購的葡萄自行釀造,多數香檳酒商均屬於此類型)或Cooperative de Manipulation的CM(釀酒合作社)等。

10、分級。某些產區具有獨立的官方分級制度,在波爾多(Medoc、Graves、Saint-Emilion、Sauternes)是所謂的列級酒莊,勃艮第則以風土為依據,將特定葡萄園劃分為一級園或特級園。阿爾薩斯也有自己的特級園(以風土為基準),正如香檳也有當地專屬的一級和特級園(以村莊為基準)

11、有機。2012年之前,由於歐盟各國對有機酒款的釀造規範實行細節未達成協議,因此僅允許採用有機農業生產之葡萄釀製之葡萄酒而非有機酒款(Vin Bio)如今,只要附上負責檢驗實行細則之認證機構的許可字號或名稱,無論是否搭配AB標章,都可確保此酒產自有機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