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可以種植雞樅菌嗎?如何種植?

農村曉哥

雞樅是我們雲南著名的特產,因為它雨季生長在螞蟻窩上,故名又稱蟻樅。它富含磷、鈣、鐵、蛋等多種人體需要的養分而名貴。按常理,在我們當地農村,雞樅是不可以人工種植的,但是日前在昆明官渡區福保村人工雞樅培育基地已經成功實現了雞樅的人工栽培。


雞樅菌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土壤和水源必須沒有汙染,而且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雞樅菌的開發利用,最好以馴化栽培為主,必須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特別要保護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資源。這樣才能使雞樅菌資源不受破壞,還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市場的需要。


栽種時,所用的基質包裡內容豐富,包含了野生雞樅所需的各種生態原料,其為重要的是螞蟻洞穴土。把模仿白螞蟻窩的營養成分製成的菌包栽培進土壤後,嚴格管理,大棚裡的溫度和溼度也必須嚴格控制。兩至三個月就會出菌菇。


人工培育出來的雞樅經科研部門檢測,肉質肥厚,滋味鮮甜香脆,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無論是口感還是質感都和野生的差不多一樣。它生長的環境空氣、溼度也和野生的一樣,唯一不同的時間一年四季都能培育,病害減少。時間比野生的縮短了近一倍。


雞樅菌營養價值高而且具有極好的藥用效果,既是美食佳餚,又是可口良藥。所以在市面上人工種植的雞樅菌價格不菲,有時一斤雞樅菌可賣到200塊錢。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綠色食品山野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人工雞樅菌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還可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我是花腰妹,歡迎和我互動!


花腰妹

我來自農村,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針對“在農村可以種植雞樅菌嗎?如何種植?”的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觀點。



雞樅菌營養價值頗高,成為食用菌之中的黑馬

雞樅菌色澤潔白,清香四溢,質地細膩,口感清脆,兼具脆、香、鮮和甜等風味特色。經常食用可健脾和胃,提升食慾,提升機體免疫力。老人經常食用,能夠補充鈣,鐵,磷和蛋白質等營養元素,有助於增強體質。由於營養豐富,價格貴,成為了食用菌屆的一匹黑馬。



雞樅菌的種植技術

雞樅菌種植採用熟塑料袋種植技術,難度有點兒大,具體的方法分享如下:

  1. 準備好培養基。準備木屑、麩皮、石膏、糖以及白蟻巢土,還有水。將以上物質平均混合起來,堆放讓水分自然蒸發,2小時之後,使用手抓起混合物,用力擠壓,見看水,但是沒有滴落下來即可。然後就可以裝袋了。
  2. 裝袋。最好的裝袋溫度是12~24℃或者更高,此時裝袋成活率高,裝袋培養40~50天之後,菌絲生長,覆蓋袋子。隨著溫度的升高,菌絲不斷生長繁殖,第一批雞樅菌絲很快就長了出來。
  3. 野外大棚,移植菌絲。長出來的雞樅菌絲需要在野外搭建大棚,選擇地勢平整、土壤肥美、酸性的場地。先整理成0~100CM寬的畦床,長度視場地而定。扒出表土整成15CM的凹畦。在消毒上,建議採用多菌靈。
  4. 栽培管理。當菌絲袋呈現米粒大小的釘狀或者珊瑚狀瘤點時,脫去菌袋筒膜,排於寬60CM,深25CM,長不限的畦裡,菌棒間距2~3CM,間隙使用國土資料填實,菌棒表覆8~10CM厚的經過陽光暴曬過的菜園子沃土或者腐質土,畦上建拱棚遮陰,堅持覆土潮溼。經過30~40天培育之後,雞樅菌子實體可破土而出。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大家如果有說的不周到或者不正確的地方,歡迎評論指出來。


終歸農村

本人在雲南做菌幾年,大概說下我的見解吧!一般雞樅生長的下方都有一白蟻窩,雞樅原先是這白蟻儲藏在這窩裡的食物(當然嚴格來說只能是叫菌種或者真菌),窩裡真菌會生長,這樣白蟻就週而復始採食真菌,可是一到夏至外界溫度升高,洞裡溫度也開始跟著升高,這時候白蟻採食的速度就跟不上真菌生長的速度,然後真菌就破土而出,成雞樅了,這是雞樅的出處。!雞樅又叫夏至菌,夏至才出的菌,但是雲南地裡氣候特殊,有些地方會再6月7月小部分會提前生長,雞樅由於口感,營養都數上佳,又低毒,所以跟隨雲南人近年對野生菌的追捧熱愛,尤其白蔥,雞樅,乾巴菌等菌子的價格就水漲船高,上好雞樅前期價格一公斤500上下,還搶著要。雞樅肉質緊實,壓稱,所以一小箱雞樅10公斤左右就是5000多,相當於一條小牛的價格,物以稀為貴,這裡面就催生了商機,就有公司開始著手研究雞樅的規模人工種植,公司開始收集菌種,組織培育,模仿白蟻窩的壞境,最後種出來的是個“四不像”。(人工雞樅和野生相比相差很大,我覺得人工的更有點像糞菌,一種長在有機肥上的菌)羊肚菌,黑牛肝,都有人工培育,外表上看都可以,相比雞樅仿的有點失敗,無論是外觀和味道上面。我這暫時沒有人工雞樅的圖,關注我,我後面去木水花的時候拍些給你們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