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个都江堰,华阳有个安公堤

成都有个都江堰,华阳有个安公堤。

从华阳安公广场,沿锦江一路到安公路一段,就是著名的安公堤。

安公堤,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华阳县知县安洪德主持修建。华阳镇东距龙泉山仅5华里,西距牧马山也不过6华里,其下游苏码头是两山相对的峡地。每至盛夏,洪水泛滥,府河在中兴场以下的丘陵地区便宣泄不畅,常有洪灾发生,让百姓们困苦不堪,尤其对农耕影响极大。

成都有个都江堰,华阳有个安公堤

安洪德雕像 朱建国摄

安洪德,山东聊城人。康熙五十九年中举后,他先后在湖北孝感、应山担任知县,于乾隆二年入蜀,在绵竹、华阳、雅安等地任职。

乾隆八年,安洪德从绵州调任华阳县令。乾隆十三年,为了彻底解决威胁华阳古镇水患,安洪德率领全县百姓,沿府河修筑了一条长一公里余,高一米半的长堤。这条堤起于当时中兴场的刘家巷西后方,止于邹家林上首,全长一千多米,并在堤上种植速生植物芭茅以固堤防。自从堤修起后,二百多年间防洪效果显著,乡民感激万分,遂将其呼为“安公堤”,以纪念这位心系民生疾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的父母官。

成都有个都江堰,华阳有个安公堤

安公堤纪念碑 王开化摄

安洪德除了主持修建安公堤,保护华阳免受洪灾之困,也因为清廉正直被后人称颂。在修安公堤之前,他已经自出俸钱,不烦民力,创建了潜溪书院(遗址现为成都东门静居寺小学)、修建了安顺桥。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安洪德于雅安知府任上告老还乡。他官声清廉,体恤民生。聊城县志评价他说:廉政有守,以老病归。卒之日,贫无以殓。

安公精神对华阳影响深远,巴蜀文明的传承,天府文化的浸润,延续至今形成了华阳特色的安公文化,现在“籍公义,安民心”,也成为了华阳大力培育的“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了二百多年的冲刷,安公堤于1981年被洪水冲毁,后由华阳镇政府主持,在原堤坝上对其加固维修,于1990年建成,并立碑纪念。碑体成四面主体,顶为四翘脚青瓦顶,碑身嵌有大理石,朝东一面刻“安公堤”三个金色大字。如今,安公堤已成为华阳的一处重要文化地标,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府河的故事,讲述着安洪德为官清廉的操守和泽被后世的功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