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營收19.63億,虧損1.15億,銀基「回血」還有哪些底牌?

6月28日晚間,銀基發佈了最新財年年度報告。正如其月初發布的業績預告,這位渠道大鱷交出了近三年首份虧損成績單。

公告顯示:2017年3月-2018年3月,銀基實現營收23.22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9.63億元,港幣對人民幣匯率約為0.84),較去年(14.99億港元)增加約54.8%,撇除存貨撥備的因素,毛利約2.82億港元(上年度為4.12億港元)。其中酒類銷售收益14.84億港元。

年度營收19.63億,虧損1.15億,銀基“回血”還有哪些底牌?

從數據來看,本年度內,銀基營收錄得54.8%的大幅度增長,然而毛利卻較上年減少約1.3億港元,出現大幅度下跌。整個年度,公司虧損1.3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15億元),而這一數據在上一年度為盈利615萬港元。

2012年年底開始,行業面臨巨大調整,高端酒受到嚴重影響,彼時產品結構集中於高端的銀基未能倖免。銀基財報顯示,2013年虧約11.34億港元,2014年虧損收窄到7.8億港元,2015年利潤1.3億港元,2016年利潤615萬港元。

從調整期一路走來,銀基已在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那此次虧損的背後有何原因?而正值行業高端酒回暖趨勢下,處於變革期的銀基,想要“回血”還有哪些底牌?

01 銀基2017“營增利虧”的背後

從年報中不難看出:營收突破20億,同比增幅超過50%,而利潤方面卻虧損1.36億元。“營增利虧”又是如何形成的?

對於虧損的原因,銀基在報告中分別陳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毛利率較低的非酒精類產品銷量增加導致整體毛利率降低;第二,銀行利息及其他收入減少,應付債券利息增加導致的融資成本增加;第三,行政費用增加,物業、廠房費用增加等。

首先,中國市場收益在增加。報告期內,來自中國的市場收益佔集團總收益約81.5%(上年度為79.6%),相比去年,營收在中國市場淨增加近7億港元。

其次,酒業板塊佔比減少。總體來看,經銷酒類產品的收益佔年度總收益約63.9%,這一數據在上年度為99.5%。雖然酒板塊佔比在減少,但實際上酒板塊的實際營收達14.83億港元,和去年整體營收基本相當。那顯然,非酒業板塊收入的增加就大幅度提升了銀基的營收。

因為,在報告期內,銀基持續了高端白酒發展戰略,增加53度飛天茅臺500ml經銷權(廣東省區)及五糧液新品“致80年代”(52度及39度)的全球獨家總經銷;同時也續約五糧液集團“45度五糧液”、“68度五糧液”、“永福醬酒”系列總經銷權。同時,報告期內,銀基也積極尋求合適的中低端白酒合作伙伴。

最後,“品彙壹號·雲合夥” 平臺(以下簡稱品彙壹號)還處於資源投入的發展期,業績釋放還需時間。

年度營收19.63億,虧損1.15億,銀基“回血”還有哪些底牌?

2016年開始,銀基開始搭建此平臺,革新行業沿用多年的分銷模式,實現銷售管理扁平化及價格透明化。銀基表示,平臺運行至今其架構和運營日趨穩定成熟,發展進度合乎預期。報告期內,在優化平臺系統的基礎上推出多種增值服務,包括具備支付功能的“品彙錢包”、具備金融功能的“微貸付”,以及具備社交功能的“品彙壹號醉心意”小程式等,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體驗。除“品彙壹號”以外,銀基在報告期內與京東商城、1號店、天貓、唯品會、亞馬遜等國內主流電子商務平臺維持良好合作關係。

02 2018,銀基要怎樣出牌扭轉局面?

2009年,銀基在香港上市,恰逢中國白酒“黃金十年”。公司聚焦高端,以五糧液、茅臺等為核心,取得良好發展。據悉,2009-2012年期間,公司利潤分別為3.96億、5.85億、6.98億和近7億港元。

然而,隨著白酒行業調整期到來,消費環境和方式逐漸生變,銀基作為傳統大商的優勢也制約了發展。故而,2016年5月,銀基開始改變沿續多年的分銷模式,推出“品彙壹號”發力B2B,砍掉中間環節,直接向白酒銷售終端網點之菸酒店供貨。

涉足“互聯網+”,是大多傳統經銷商的轉型之路。作為酒類流通環節首個“吃螃蟹”的大商,銀基的互聯網改造還在路上。那麼,對於2018年,銀基將會打出哪些底牌扭轉局面?

展望未來,銀基表示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策略性調整:

第一,管道建設方面。將在各省區設立專門的管道佈局團隊,透過地方經銷商建立扁平化的分銷網路,以更進一步貼近市場。

第二,產品方面。將持續對現有產品進行整體升級,期望適時引入中低端酒類品牌和產品以涵蓋更廣泛消費者需求,利用在貿易行業的發展經驗,進一步擴展非酒類業務,以豐富原有的產品線,發揮B2B平臺的最大經濟效益,尋求更廣闊發展空間及利潤。

第三,B2B平臺建設方面。將繼續按需求優化平臺,讓會員有更好的消費體驗,同時也會逐步開放B2B平臺,整合和引入更多的產品供應商,以更多的行銷活動吸引下游客戶在平臺上採購。

第四,運營管理方面。將繼續加強內部監控,採取更審慎的財務管理及成本控制策略,進一步控制運營開支。

從市場來看,銀基的“底牌”則主要集中在產品和渠道模式上,而這也是其努力構建的地方。

細數銀基的產品陣營,高端擁有茅、五、汾、國窖1573的核心產品資源,而且是專銷產品,擁有獨家運營權及自主定價權;中低端擁有鴨溪窖、永福醬酒等產品資源;除此之外還有十幾款進口葡萄酒的總代理。

無論是品牌、香型、種類還是價位段,銀基均有充分佈局。可以說,這些優質產品會是其撬動消費者的利器。

同時,還需注意的是,茅五等高端品牌一直是銀基的優勢,從去年以來市場表現來看,高端品牌進一步復甦,這對銀基是一大利好。並且,在去年11月,銀基宣佈全球獨家代理經典復刻新品——五糧液“致八零年代”,這為其收割高端市場再添助力。

渠道模式上,銀基正通過“品彙壹號”謀求轉型。雖然對此的大幅投入被視為銀基虧損的重要原因,但不得不說,“品彙壹號”是一種“向未來”的佈局。目前來看,也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2017年11月,“品彙壹號”在全國28個重點省市場佈局完畢,覆蓋了288個主要城市,吸納超過14萬6000家B端會員的入駐。同月,銀基發佈了“品彙壹號”商業模式迭代升級之後的2.0版本,其全新生態戰略系統予以發佈。

據瞭解,“五大整合業務”成為全新生態系統的核心,將以F2B整合產品、B2B整合渠道、BSF整合資本、P2C整合異業、O2O整合服務形成一個集產品分銷、溯源追蹤、金融服務、倉儲物流、賦能商家等功能於一體的可擴展、可防禦、可自我加強的多功能生態系統。

在銀基的規劃中,“品彙壹號”要在兩年的時間裡覆蓋全國368個主要城市、1680個重點縣市、38萬家優質B端會員。目前而言,雖然具體數據不得而知。但覆蓋面如此大的終端網絡一旦建成,勢必成為推動銀基這艘大船前行的強勁順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