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要高質量發展,景芝要破100億!大咖支招區域酒企振興三策

魯酒要高質量發展,景芝要破100億!大咖支招區域酒企振興三策

盛初王朝成與行業大咖“會診”魯酒振興

6月30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質量協會、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山東省白酒協會、省食品工業協會、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全國主流媒體支持的“魯酒振興 景芝行動——山東白酒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濰坊舉行。

山東省領導、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安丘市領導分別致辭;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質量品牌發展分組委員段永剛,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宋全厚、張五九,省經信委總工程師耿憲海,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郭友武;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魯酒骨幹企業代表,景芝酒業高管團隊、經銷商代表、新聞媒體朋友等出席論壇;省輕工業聯合會會長、省白酒協會會長姜祖模主持論壇。

01 地域酒陷“火燒眉毛”之境,振興勢在必行

隨著白酒回暖復甦,酒企的“馬太效應”也越來越凸顯。一線名酒渠道下沉,腰部產品逐漸發力,地方酒企面臨市場擠壓之勢,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眼看行業形勢已經“火燒眉毛”。在這種情況下,地域酒能否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應之策,顯得尤為重要。於是,2017年10月份河南省白酒業品質提升現場會的召開吹響了豫酒振興號角,而同為白酒生產大省、消費大省的山東也隨之實施了“魯酒振興”計劃。

正如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在本次研討會上所言,山東是釀酒大省也是白酒產銷量大省,但是群山綿綿高峰不顯,過去20年依靠區域、文化優勢,創造了白酒界的輝煌歷史。但縱觀整個魯酒至今沒有一家銷售規模實現50億的白酒企業,也沒有一家上市企業,較之四川、貴州甚至江蘇、安徽等省份錯失了一些發展機遇。

魯酒要高質量發展,景芝要破100億!大咖支招區域酒企振興三策

如今,隨著品牌二元化發展、大眾消費增長以及自主消費與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加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對於魯酒而言已經迎來了歷史機遇期,振興勢在必行。

那麼問題來了,魯酒振興路在何方?

02 振興之策一:構建“魯酒命運共同體”

“眾人拾柴火焰高”,魯酒振興要抱團發展。從2014年首創“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風靡大地神州的黔酒中國行,到2017年初茅臺紅利下的醬酒熱現象,再到2018年初《世界十大烈酒——遵義產區宣言》。行業競合發展、抱團發展已成共識,前有川黔白酒頻繁互訪,後有“茅五瀘郎”聯手“情繫東北”,再有濃香型白酒領袖 “秦皇島宣言”。這一系列動作似乎在告訴我們:固守內耗終將止步不前,共生、共享、共贏才能發展。

6月12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培育白酒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的指導意見》,向全省發出了魯酒振興的動員令,吹響了山東白酒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這在整個山東白酒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重要時刻。

魯酒的曙光已經來臨,魯酒企們必須集眾家之長揚長避短,調動一切力量和積極因素,乘著魯酒振興的東風抱團發展,構建“魯酒命運共同體”。劉全平表示。魯酒魯酒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魯酒振興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情,是作為當代魯酒人共同的責任和擔當,魯酒振興需要的是全省同仁抱團發展。

03 振興之策二:“高質量”發展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日益嚮往需要美酒相伴,這對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研討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以具體數據論證了白酒行業正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產量增長6.8% ,2018年1-4月份增長6.89%,而產量增長的同時主營業務增長17%,利潤增長36%。而這6.89%的產量增長卻支撐了白酒營收和利潤的高度增長,這說明白酒質量效益在不斷提升,依靠技術、品牌、服務的創新帶來的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意味著 “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白酒發的主旋律。

那麼,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與會領導、專家各抒己見,分別從模式創新、質量提升、產能壯大、品牌文化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及投入、改革及品牌營銷、大數據建設等方面對魯酒振興,落實《指導意見》,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要緊緊抓住產品特色、個性化品質,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系統的品質和價值表達。第一,社會責任擔當的表達,白酒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釀造安全;第二,高質量的表達,做好中國傳統釀造技藝和釀造文化的傳承;第三,產區表達;第四,構建酒莊表達,彰顯釀造技藝、打造深度消費體驗;第五,白酒標準表達。

事實上,近幾年,景芝酒業在產品特色、個性化品質,和大數據的運用上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作為魯酒“領頭羊”景芝酒業成功研發“芝香”白酒,在產品上走出了差異化道路;景芝酒業不僅繼續深耕傳統渠道,並積極擁抱互聯網,創新了數字化營銷模式、電商營銷模式、終端掌控業務運作模式、新零售模式、消費體驗模式等新營銷模式,推動營銷不斷轉型升級和模式的持續創新。就在活動的前一天(6月29日),景芝酒業牽手阿里巴巴零售通,通過數字化與大數據營銷,共同打造“中國白酒行業新零售新標杆”。

最後,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也為魯酒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認為,高質量的發展首先是高價位的發展;其次可持續的差異化,尤其以獨特品質為核心的差異性,再者可持續的管理層動力,核心是解決體制機制。

在他看來,對於魯酒而言去學習貴州、四川就是刻舟求劍,它們是由歷史基因所決定不可複製的,反而更應該去參考的是江蘇、安徽、湖北和河南這些省份才是能夠被山東政策所學習。他還表示,茅臺為什麼貴因為有醬香,川酒主要就是濃香,而江蘇做了綿柔濃香,“淡雅濃香”黃淮一帶都在做,魯酒再去做意義不大,魯酒應該去做的就是“芝香”,打造品質的差異化,才能夠提高魯酒的市場壁壘。

04 振興之策三:“骨幹”企業先行

如果不是茅臺,你會知道黔酒嗎?如果不是洋河,你會知道蘇酒嗎?翻看川酒、黔酒、徽酒的發展,都離不開一線骨幹企業的支撐作用。

研討會上,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段永剛也明確表示,地域酒振興應該聚焦省內“骨幹”企業,走差異化產品質量建設和創新之路。這就好比豫酒振興看仰韶,魯酒振興景芝先行。

魯酒要高質量發展,景芝要破100億!大咖支招區域酒企振興三策

對此,山東省領導指出,近幾年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景芝酒業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成為魯酒領軍品牌,已經具備向更大更強發展和衝擊“百億級”企業的潛力。使命光榮,任重道遠,以景芝酒業為首的魯酒企業一定要堅定信心,抓住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的機遇;要說幹就幹,真抓實幹;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高端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及科技投入;要抓好互聯網大數據融合與產學研融合兩個深度融合。

與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對景芝酒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讚譽,景芝作為魯酒領軍企業,在推動魯酒發展和繁榮中國白酒事業中,一直在做著實實在在的努力,通過創新驅動,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王延才希望景芝乘著省政府加快培育白酒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政策的東風,不斷壯大提升產能、優化品牌結構、創新營銷模式,引領消費升級新趨勢,推動魯酒高質量發展。

站在歷史新機遇的起點上,景芝酒業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魯酒振興的規劃,高舉魯酒振興大旗,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劉全平在“堅持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啟魯酒振興新徵程”的主題報告中指出,魯酒發展需要景芝扛旗,擔當引領發展責任,在引領魯酒振興的進程中,景芝將全力聚焦“百億景芝”目標,著力實現“兩大突破”:一是通過品牌定位、產品升級、文化引領實現品牌建設高端化突破;二是通過推動省內、全國和國際市場快速發力,以創新模式推動營銷轉型,打造市場拓展新動力,進而實現市場全方位突破。

在未來的發展上,景芝將全面強化體制和機制支撐、人才和團隊支撐、產業融合發展支撐、資本支撐“四個支撐”, 通過深化改革,資本驅動,強強聯合,充分調動企業外部合作伙伴和內部團隊的積極性,凝聚發展的合力,為企業快速發展及“百億景芝”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體系,為山東白酒業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