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访惠聚”工作队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丝路楼兰网全媒体讯 (袁媛 倪菁菁)他们是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进群众门、说群众话、帮群众难、解群众忧,他们把群众当亲人,把诉求当家事,总看群众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们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就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

今年以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心融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化解矛盾纠纷,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里,让“访惠聚”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李树文: “特色种植让我们尝到甜头”

(郭城 马秀成) 7月3日,走进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包尔布呼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孜然香味。“我没想到今年第一次种就成功了,而且比预期要挣得多些。特色种植让我们尝到了甜头,这得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正与和静县国税局驻包尔布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一起拔孜然的村民李树文高兴地说。

包尔布呼村在当地俗称“碱窝子”村,全村232户村民中贫困户就有52户。年初,和静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在前期入户走访的基础上,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多次召开增收脱贫把脉座谈会。

“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探索特色、持续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上狠下功夫,让有限的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包尔布呼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尚磊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思路决定出路。怎么迈出这最艰难、最关键的第一步呢?

包尔布呼村是传统农业种植村,工作队决定还是从农业上寻找突破口——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有发展特色种植意愿的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分批到附近的第二师21团,与农技人员、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学习;并结合和静县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在每周“农牧民夜校”的课堂上为村民们分析特色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市场前景,讲解县上出台的农业种植扶持政策。

“跟着市场走,什么来钱稳、来钱多、来钱快,我们就种啥。”学习回来的李树文决定在40亩地里试种孜然。在他看来,孜然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采收也就九十来天,而且市场稳定,经济效益也比较理想。“亩产在120公斤左右,按照去年19元每公斤的价格算,除掉本儿,一亩地的净收入在800到1000元。”李树文说。

春播时,工作队和村委会专门请来县上的农技专家,打破传统种植习惯,决定采用宽行玉米套种孜然的模式先行示范。

“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作物‘黄金种植时间’,还能让耕地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孜然收完还可以收玉米。”尚磊说道。

由于今年包尔布呼村的孜然颗粒饱满,卖相好,收购价达到每公斤20元。“一块地种两样东西,只要管理得好,收入咋样也会比只种一样要来得多,明年我们也这样种。”当天过来帮忙的艾尼外·吐达洪和十几位村民有了这样的共识。

看到全村12户村民种植的近200亩孜然实现了丰产增收,最关键的是村民的种植习惯有了改变,尚磊和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十分欣慰:“脱贫增收的关键在精准对焦、精准发力。下一步我们将在条件成熟时引导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美。”

和硕:特色林果助村民稳定增收

(少世来 吴琼) “种葡萄和草莓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我计划在采摘园附近建个农家乐,引进鸵鸟、孔雀等,吸引更多游客。”6月28日,和硕县曲惠镇老城村三组村民李仁振在自家的葡萄大棚里,向和硕县人民法院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巴泰讲述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现在有57亩采摘园,其中葡萄大棚8个,占地45亩;草莓大棚2个,占地12亩。我还种了一大片绿色蔬菜,又在菜地里散养鸡、鸭600多只。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干部们对我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规模。采摘园里有我的致富梦,如今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也要带动乡亲们和我一起发展庭院经济,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李仁振说。

和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文泽梁表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通力配合,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业,充分盘活庭院资源,使家家户户都能从特色林果种植中获得收益,为村民们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装上减速带 村民出行有了“安全带”

( 景丽君 贺泰玮) “过去孩子在路边玩耍感觉很不安全,现在装了减速带,我们放心多了。”看着路上新装的减速带,村民库尔班·喀斯木感慨地说。

近日,巴音郭楞路政海事局、巴州交通运输局、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巴音郭楞中心支公司驻且末县阿羌镇依山干村“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该村道路与315国道有两个交叉路口,由于路旁有林带遮挡,导致驾驶员视线不够宽阔,且该路段车辆和行人流动较为频繁,路口没有红绿灯、反光镜、减速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了解情况后,工作队认真研究后决定在315国道与该村交叉路口以及村里的三岔路口等路段安装减速带。

说干就干,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出资近5000元购买了30米减速带。7月2日,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5人来到安装路段忙碌起来,一上午的时间安装了5条减速带。

新疆巴州:“访惠聚”工作队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