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文峯塔,離天二尺八「說的是山西哪座國寶級古建築?」?

瓜田李下小小農夫

很明顯,說的就是汾陽市的文峰塔——這座有400多年曆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按照中國古代一尺合現在30多釐米,距離天穹只有二尺八,那也就是1米多一點,就是說這個塔高啊!有多高!近85米高!



山西境內有名的塔眾多,中國現存最古最高樓閣式木塔——應縣木塔;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琉璃塔——洪洞縣廣勝寺的飛虹塔;太原地標——永祚寺的雙塔。應縣木塔高約63米,洪洞縣廣勝寺的飛虹塔高約48米,雙塔高約55米!同為塔,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者都沒有汾陽市的文峰塔高啊!



其次,以上的三塔均與佛教有關,但汾陽市的文峰塔還有別於三塔的功能——它是一座中國特色的風水塔。既然是風水塔,當然是希望當地風調雨順、人才輩出、興旺發達了。說來也巧,汾陽市文峰塔所在的建昌村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曾任聯合國的副秘書長的冀朝鑄,比如第一位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殊榮的晉劇演員田桂蘭。而離建昌村不遠的市區,則出了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賈樟柯,其作品獲戛納影節金馬車獎,成首位獲獎華人導演。



有一點必須提到,作為“中國第一高磚塔”的汾陽市文峰塔的高度,在世界的青磚結構塔中也位列第一。而且距離汾陽城區很近,喜歡歷史的朋友快去看吧。順便再提一句,汾陽儘管是算縣域,但除了文峰塔,還有杏花村汾酒古作坊遺址、太符觀等共計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樣一座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地方,有高塔的庇護,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了!


太原晚報

亦文亦物談古蹟藝術: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裡的“汾陽文峰塔,離天二尺八,看不見文峰塔,哭的恓惶煞”,說的是汾陽哪座古塔?

中國第六代的著名導演賈樟柯是山西人,他以拍攝風格獨立、視角特殊的人文電影而蜚聲國際影壇。最近,他的一部作品名為《山河故人》,這部影片就講述了賈樟柯家鄉—山西汾陽發生的一段往事。

在電影的開場,一段“家住汾陽龍門地,表裡山河留美譽,文峰塔上生紫氣,邁步走向新世紀”的唱詞正式拉開了帷幕,韻味十足的汾陽傘頭秧歌和山西壽桃、掛麵,一下子勾起了不少人對汾陽這座老城的回憶。

他在影片中所提到的文峰塔,其實被稱為“天下第一磚塔”,是一座珍貴的明清古建築,2006年被選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典建築藝術的典型之作。

這座塔位於汾陽城東2公里建昌村,原高為80米,修復後高為84米,是全國最高的磚砌文峰塔,共有13層高度。

1、誰修建了這座文峰塔?

古塔創於明末清初,據康熙年間的《汾陽縣誌》記載,文峰塔由明末汾陽進士朱之俊籌資興建,此人是汾陽當地的名人,曾經擔任過明清兩代的國子監官員,有很高的聲望。這座塔是汾陽文風、文脈、文運的象徵,汾陽人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古塔由塔基、塔身、塔剎3部分組成,內部為方形,自下而上有明顯的收分,外簷有磚雕的仿木斗拱、飛椽等分佈,內部以轉折迴廊式的階梯相互連通,結構上為雙層套筒結構,下有條石砌築的八角形須彌座,上面刻繪有“竹節”“仰蓮”“卷草”等民俗風格明顯的裝飾圖案。

2、古塔長得什麼樣?什麼建築結構?

這座塔通體採用青磚砌築,外層的斗拱是正心重拱、麻葉頭,從第一層至第六層每層出48朵斗拱,補間斗拱為40朵,轉角鬥拱為8朵;第七層至第十三層沒曾是32朵斗拱,補間斗拱為24朵,轉角鬥拱為8朵;由於是磚塔,收分不是特明顯,出簷很淺,塔身的曲線挺拔筆直。

在之前,古塔也可以登臨,從一層可直達頂部,塔頂是攢尖式,塔剎為銅質鎏金寶頂。

民國初年,汾陽爆發了一場大地震,文峰塔差點被震塌。1998年,汾陽市籌集資金對古塔進行了重修和加固,工程持續2年,2000年冬季維修結束(一說是1992年-1995年)。塔內原有一層的觀音塑像和二層向上依次的十二生肖,是國內罕見的生肖文峰塔,可惜現在不開放,無緣一見。

現在,這裡已成為汾陽文化地標之一,周邊興建了大型的遊憩廣場,免費對外開放,來汾陽的朋友可去參觀,停車很方便。

關注【亦文亦物】,個人自駕實地考察古蹟,看更多山西頂級國寶文物


亦文亦物

“看不見鹼場塔,哭得恓惶煞”

汾陽古稱汾州,當地有句俗語“看不見鹼場塔,哭得恓惶煞”。這個鹼場塔就是汾陽的文峰塔。因塔建於今汾陽的建昌村,所以也俗稱“建昌塔”。建昌村從前叫鹼場村,因地勢低窪、水鹼過重而得名。

汾陽文峰塔建於明末清初,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區以東2公里的建昌村,該塔共十三層,維修後精確高度為84.970米(維修前殘高80.12米),雄偉挺拔,高度位於全國磚結構古塔前列。是我國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為使當地文風、文脈順達,多出人才,根據風水理論而建造的,具有觀賞性和標幟性雙重意義的建築,遍佈全國各地州縣,是科舉制度的產物,同時也是儒、釋、道三種思想共同作用下的產物。這是一座標準的文峰塔,是一種區別於佛教塔的、獨具中國特色的風水塔。

建塔補救,人才輩出

一般地說,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希望或象徵當地人才輩出、多中科舉;以塔來補全風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無瑕;借塔高大的形制,來作為地標。

據清康熙《汾陽縣誌》記載,清順治年間,曾任明清兩代國子監司業的汾陽籍進士朱之俊認為:“汾西山聳直,而異地(東南方)無文峰塔以應之,為缺憾事”;而風水先生則說:“地面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得十三之數,乃合西方(佛家)塔之圖說也”。
朱之俊相信“風水”之說,認為“汾陽縣境西高而東南低,不利文脈”。出於期望家鄉日後多出人才的考慮,必須建塔補救,於是汾陽文峰塔得以於康熙年間建造。冀貢泉、冀朝鼎、冀朝鑄、馬烽、田桂蘭等諸多名馳遐邇的傑出的文化名人,都是從這文峰塔下的建昌村裡走出去的。
尤其是冀朝鑄,1991年就出任了聯合國的副秘書長,還曾擔任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翻譯官。他的老家冀家大院,就在離文峰塔不到1000米的建昌村的冀家。如此看來,朱之俊當年“多出人才”的建塔期望,確實是如願以償了。
應該承認這文湖廣場是已經夠大夠寬廣了,照理說立於廣場一角的文峰塔應該要“相形見小”;然而奇怪的是,隨您走到廣場的什麼方位去欣賞那汾陽文峰塔,或近、或遠,或東、或西,您都會發現它竟然是一樣的剛硬、挺拔、巍然聳立、高大無比。

“汾陽有座鹼場塔,距天只有二尺八”

汾陽的文峰塔以高出名,號稱“天下第一塔”。到汾陽去遊覽文峰塔,附近的老人就會給你念叨:“汾陽有座鹼場塔,距天只有二尺八”。汾陽文峰塔現在的準確高度是84.97米(維修前殘高度80.12米),其高度在全國磚塔中確實名列前茅,也是我國現存文峰塔中的傑出代表。

 汾陽當地將文峰塔稱為“中國第一高磚塔”。其由來是2012年,文峰塔因為地質沉陷,發生傾斜,當地請來了國際著名建築結構專家、世界級古塔糾偏大師、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曹時中先生考察。曹時中在考察過程說,汾陽“文峰塔高度位居世界青磚結構高塔之首。高84.93米的文峰塔,其高度不僅位列國內青磚結構塔之首,而且在世界的青磚結構塔中也位列第一,是現存十八世紀初世界最高的磚結構建築,是世界超高聳建築的典型。”由此,汾陽文峰塔開始被號稱“中國第一高磚塔”。

套筒結構世界罕見

 汾陽文峰塔全塔均為磚結構。由下至上分為塔基、臺明、塔座、塔身、塔剎等五大部分,共十三層。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發生8.5級地震。汾陽文峰塔在這次地震的波及下出現裂縫,第十三層的東北角也被震落。不過文峰塔主體依然挺立不倒。

  1998年5月,汾陽市對文峰塔實施維修,2000年12月維修工程結束。

  維修後,文峰塔修長俊秀,翼角高挑,簷鐸寶頂精鑄,琉璃華彩熠然,精確高度為84.93米。塔外廓呈平面八角形,佔地面積217.8平方米。外廓塔層之間以磚雕椽、斗拱組成的塔簷相隔。塔內室呈平面方形,上下塔室之間以轉折迴廊式階梯塔道相通。外廓塔壁和內室塔壁組成套筒式結構建築,這種筒中筒的結構屬世界罕見。塔身結構很科學。一層只開小門而不設窗,二層設四個窗戶,三層以上每層設八個窗戶,這樣的設計可以保持塔體的穩定性。三層以上每面塔壁均設窗戶,可以從八個方向抵消風剪壓力,減輕風力對塔體的破壞作用。

  塔座為條石砌築的須彌座,石條上雕有“竹節”“仰蓮”“卷草”圖案。塔身由青磚砌築。外廓每層塔簷斗拱為正心重拱單抄廂拱交麻業頭,一至六層每層設48攢,平身科40攢,角科8攢,七層至十三層每層設32攢,平身科24攢,角科8攢,全塔共有斗拱512攢。

  塔簷翼角升起,出簷甚短。整個塔身上下層之間收分顯著,塔體輪廓線斜直向上。外部層數與內部層數一一對應,塔心室一至十三層面積相等。

  從第一層塔門可進入塔內,塔室內有空井,上下貫通,從底層塔室仰視,可見最上一層之天井,天井上加木製欞窗井蓋。塔之梯道設於塔室與塔外壁之間,圍繞塔室逆時針轉折向上,在梯道轉角處設休息臺及拱券窗,每層塔室東南西北設十字形通道貫穿塔心,通道外口設拱券窗。塔室頂部及所有通道塔窗均為拱券式結構,塔頂攢尖式,十三層塔簷簷口以上至塔頂作八面坡疊澀內收至塔剎,塔剎銅質鎏金。

  塔心室第一層塑有觀音像,從第二層起依次塑著鼠、牛、虎等十二生肖像,獸首人身,十分獨特。塔內供奉十二生肖,這在全國的文峰塔裡都是獨一無二的。

  汾陽文峰塔的設立初衷,很明顯是受科舉制度和儒家重文思想影響。塔高十三層,則應是仿照佛塔(塔高十三層,在佛教代表功德圓滿)而來,底層供奉觀音,也是受佛學的影響。十二生肖和風水之學說,很明顯受道家文化影響。可見,汾陽文峰塔很有中國儒釋道三教融合的風格。


 


青年史學家

~~~汾陽文峰塔建於明末清初,位於汾陽市城東二公里的建昌村。塔高十三層,經維修後,高84.97米。高度是我國文峰塔的前幾名,所以聞名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