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濟南菜大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古稱歷下菜,早在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濟南菜煮骨湯以調味的情況。濟南菜起自魯西,立足省城,吸收各家特長,形成獨特風味。那麼,你知道濟南各種名菜的歷史嗎?

甜 沫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關於甜沫的來歷,版本很多。主要的一個是,明初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之後,設光祿寺為禮儀祭拜之地。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祿寺研製了一個以稷(小米)為基底的粥,命名為茶湯。在祭祀拜天之時,賜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明代天順元年(1457),明英宗朱祁鎮命光祿寺將此膳食技藝傳到濟南德王府(德王是英宗次子朱見潾),後來改善為山東茶湯,並又在茶湯的基礎上,在小米麵里加入姜與胡椒,演化出了香辣的小米粥,並稱之為甜沫。

油 旋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油旋又叫“油旋迴”,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齊河徐氏三兄弟去南方闖蕩時在南京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南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鹹香味,一直傳承至今。清代顧仲編著的《養小錄》中這樣記載油旋的製作:“……和麵作劑,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據說道光年間濟南城裡的鳳集樓是較早經營油旋的店家,光緒二十年開業的“文升園”飯莊,曾以經營油旋等眾多地方小吃而聞名泉城。

九轉大腸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九轉大腸以豬大腸為主料,砂仁、肉桂、豆蔻、蔥薑絲等佐料,先煎,後炒,再燒,反覆多次製成,是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後經過多次多次改進,紅燒大腸味道進一步提高。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紅燒大腸”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後,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滋味,為取悅店家喜“九”之好,並稱贊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表示其製作過程複雜與成菜的珍貴。

濟南烤鴨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濟南烤鴨色澤紅潤,外皮酥脆,肉質鮮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膩。將烤鴨切成片,配以黃瓜條、章丘大蔥、甜麵醬等,用荷葉餅捲起,食之味道極佳。為保證濟南烤鴨的傳統風味,鴨坯一般選用當年的健壯公鴨,並堅持使用秫秸或無異味的幹樹枝烘烤。明末清初,濟南各大酒樓飯莊已廣為經營。清道光年間的德和樓烤鴨店和光緒年間的文和樓、東興樓製作的烤鴨最為著名,《老殘遊記》中亦有濟南烤鴨上席的情節。100多年前進京開設了全聚德烤鴨店,此菜從此聞名華夏。

把子肉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相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俗語“拜把子”。張飛是屠戶,擅長殺豬燉肉。哥仨拜也拜完了,就把豬肉萱花豆腐,弄在一個鍋裡煮。後來,隋朝時魯地的一位名廚將此做法進行了完善,精選帶皮豬肉放入罈子燉,靠秘製醬油調味,燉好的把子肉肥不膩、瘦不柴,色澤鮮亮,入口醇香,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這樣的做法和劉關張結拜兄弟的傳奇結合,就成了今天的把子肉。老濟南把子肉的精彩便是有肥肉的存在,才能產生出肥而不膩的上佳口感。把子肉雖由濃油赤醬熬製,卻並不鹹,剛好用來下飯。而一口飯一口肉的搭配,就恰好把米香和肉香統統帶了出來。

奶湯蒲菜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奶湯蒲菜是濟南地區的傳統風味名菜之一,早在明清時期便極有名氣。奶湯蒲菜以大明湖出產的鮮蒲菜(香蒲根莖)為主料,配苔菜花、冬菇、火腿片加奶湯烹製而成,湯呈乳白色,蒲菜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是高檔宴席之上乘湯菜,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又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酥 鍋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酥鍋是濟南人的傳統春節食品之一,起源於清朝初期的淄博博山,後來傳入濟南。酥鍋因天氣寒冷便於多日存放,老少、酒飯皆宜,味道酥爛醇香,回味無窮。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下得百姓餐桌。所以,深受濟南人喜愛!如果在家招待客人,隨意挑選幾樣愛吃的酥菜拼一下,就是一盤風味獨特的美食,“魚酥肉爛、酸鹹甜香、形態晶瑩、色似琥珀”,這16個字體現的正是濟南酥鍋的色香味形。

罈子肉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罈子肉始於清代,是濟南傳統特色菜餚,據傳首先創制該菜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大約一百多年前,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和香料,放人瓷壇中慢火煨煮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紅潤,湯濃肉爛,肥而不膩,口味清香,因肉用磁壇燉成,故名“罈子肉”。

黃家烤肉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黃家烤肉起源於明末清初,由黃氏家族創制,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黃家烤肉的製作材料有健康活豬、大茴香、小茴香等。因其整豬烤炙,製作工藝獨特,皮黃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可以久放長存,早在清朝時就頗有名氣,並由著名商賈孟洛川帶入宮廷,受到慈禧太后的褒獎。

孟家扒蹄

每一種濟南美食的背後,都有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

孟家扒蹄起源於二十世前期,當時位於今五龍潭公園西南側的“文升園”是老濟南人盡皆知的名飯莊,文升園的招牌菜是叫“罐兒蹄”。到了1981年,“罐兒蹄”經過挖掘創新,吸其精華,自成一家,逐漸發展成了現在的孟家扒蹄。

以上列舉的特色菜餚只是部分

畢竟濟南是歷史文化名城

美食文化名揚天下

隨著各民族的融合

著名美食可遠不止這些

如果您有什麼補充的

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