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馬雲在韓國 KBS 電視臺的訪談中說過: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許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成天想的是“怎麼學到東西”,“怎麼掙更多錢”,注意力都放在“事”上面。職場老油條呢,從一個公司跳到又一個公司,從一個行業換到又一個行業……

他們都忽略了好老闆在職業生涯中的意義。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就拿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來說,創業初期,除了蔡崇信是真真正正的國際化人才,其他都是emmm……just so so。而現在各個都是業界巨頭。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十八羅漢

最典型的就是蔡崇信,蔡崇信當時是北歐最大上市控股公司——瑞典 Investor AB 集團的亞洲區總裁,年薪70萬美元

1999年蔡崇信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馬雲,隨即蔡崇信被馬雲創建Alibaba.com這個國際進出口平臺的宏願以及個人魅力所征服。甘願領取每個月500元的工資成為馬雲座下羅漢。現在,蔡崇信的身價已達72億美元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年輕時的蔡和馬

你說,好老闆重不重要?

好老闆第一要義:夢想

很多人工作感到累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所作的工作不感興趣,工作無非是在應付,對公司更沒有任何的感情,簡而言之,沒有夢想

無論是國家的事情還是公司的事情,都比不上他們自己那點雞毛蒜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他們整天為那些無足輕重的事情焦頭爛額。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所以,即使夢想已經被說爛了,但是蝸蝸還是得說,夢想和目標會讓你充滿能量不知疲倦

比如被戲稱為“雷布斯”的雷軍。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雷軍和求伯君

雷軍在金山總經理幹了十年,這十年裡,雷軍眼見著馬化騰、馬雲、李彥宏的事業高歌猛進,公司不但上市,三人還輪流做首富。

而雷軍不為所動的原因就是夢想。當年求伯君開發出WPS的夢想,就是

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軟件公司,做一家上市公司,以此來對抗微軟的入侵。這是金山人的夢想,也是雷軍進入金山追隨求伯君的夢想。

當然,現在雷軍創業是他把金山帶上市了,當初的夢想完成了。

好老闆第二要義:壓力和鼓舞

曾被美國知名財經雜誌《財富》評選為“10 年來最佳 CEO”的喬布斯,常常給員工巨大的壓力,佈置各種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任務。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有一次,喬布斯讓人創作一款叫做《爆發》的遊戲,得到的答覆是需要幾個月時間,喬布斯毫不妥協,死死盯著對方說:四天就夠了。得到的回覆還是“不可能”。

結果對方最終做到了。

所以,即使喬布斯用粗暴的態度給員工壓力,但是壓力之下是喬布斯對員工的信任和鼓勵,他相信他們可以創造出超越用戶想象的偉大的產品。

員工總能在好老闆的壓力和鼓舞下,被動的從“舒適區”走出來,一次次去挑戰極限,挖掘潛能,從“我不行”到“我可以完成的更好”,讓自身的能力一次次成長起來!

好老闆第三要義:激勵

當然,所有不談報酬談夢想的工作都是耍流氓,好老闆要深諳激勵機制是員工的永動機的道理,精神激勵物質激勵都要兩手抓。

光有精神激勵是耍流氓,光有物質激勵會把員工培養成利益動物,哪天公司效益差點,大家就做鳥獸散。

一個人 30 歲之前,追隨一個好老闆,比進入一個好公司更重要

▲張小龍和馬化騰

再看最近IPO風頭正勁的小米,小米最出名的就是“情懷”了,正如雷軍在公開信中講的,“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賺的是人心”

而此次IPO,權威機構預測,小米的IPO有望成為本年度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上市,一旦上市,工號前100位的將躍升為億萬富翁,工號前1000位的也至少是千萬身家

而小米內部已經開始以950億

美元的估值回購員工手中的期權,哪怕手中只有幾千期權就已經價值超百萬了。

所以,好的老闆不僅要讓員工們獲得豐厚的物質報酬,還要讓他們有成就感的做事,實現超越財富的個人價值。

最後,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也能夠遇到那個好老闆,在漫長歲月裡互相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