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婆媳關係難處理的真正根源,你真的或許沒有想到

中國婆媳關係難處理的真正根源,你真的或許沒有想到

中國婆媳矛盾產生的根源還是因為傳統。

說起婆媳關係,最難處理的或許就是中國婆媳關係了,在中國,婆媳是一對天生的冤家,許多婆媳甚至到了有你沒我,有我沒你水火不相容的程度,有的夫妻就是因為婆媳關係沒有處理好而離婚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女人結婚時很擔心的所有問題中往往就有婆媳的問題。

其實,全世界都有婆媳關係要處理的問題,為何偏偏中國的婆媳關係就更難處理呢?其實,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代溝問題,也不是我們常說的母子更親的問題,因為全世界的婆媳都有類似的問題。所以,中國婆媳關係更難處理,是中國與國外不同的傳統、文化產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婆媳生活在一起。中國男婚女嫁最基本的模式是女方嫁到男方,並且與男方的一家生活在一起,這是婆媳關係很難處理的極其重要的根源。大家試想一下,原來男方家庭經過多年的磨合,已經形成了基本的平衡關係,現在,突然有一位媳婦闖了進來,加入到這個家庭成員中,那就自然破壞了原有的平衡。這正如外來生物,來到新的地方,如果要生長的好,那自然要野蠻生長,但它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如果外來生物生長得好,那原來固有的生物就不可能生長好,這樣,就有一個形成新的生態平衡的過程,在這個形成新的生態平衡的過程中,那自然有殘酷的鬥爭。所以,媳婦娶進門,要形成默契的家庭關係,那自然又有一個磨合過程,而且媳婦作為新的家庭成員,她必然要找到家庭的歸宿感,可她在展現她風采的過程中,那必然會蓋過其他家庭成員的鋒芒,這樣,就會形成針尖對麥芒的一種矛盾,一旦沒有處理好,那就會形成家庭鬥爭,在這個鬥爭中,因為兒子一直聽母親的,現在,媳婦加入了起來,這樣就有了一個尷尬的環境,無論兒子站在哪一方,另一方就會感到委屈,如果是婆婆就會認為娶了媳婦丟了兒,而媳婦就會認為我是你老婆,你怎麼要偏袒你的娘,更何況,在這個家庭成員中不僅有婆婆、兒子和媳婦,還可能有公公、小姑子或小叔子等,他們自然要站在婆婆那邊。所以,媳婦就會感到委屈,認為他們是一家子在對付她。

中國婆媳關係難處理的真正根源,你真的或許沒有想到

現在中國婆媳關係在改善還在於傳統在解體。

現在,為什麼婆媳關係的矛盾沒有過去那麼明顯了,根本原因是現在的男女結婚,不和公婆住在一起了,也就沒有理由因為日常家庭事務產生矛盾了,婆婆一家過婆婆的日子,媳婦一家過媳婦的日子,距離產生美,眼不見為淨,而且這個時候,婆婆會感嘆媳婦不容易,畢竟都是女人,有可能心疼媳婦,而作為媳婦,也有可能感嘆婆婆不容易,畢竟她也是老公的娘,很容易與自己的父母去對比,也會去孝順婆婆,會經常去看望公婆。這樣,婆媳關係的矛盾也就小了。甚至變得融洽了。

所以,中國的婆媳關係為什麼難處理,最重要的根源就是婆媳生活在一起,而絕大部分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婆媳沒有生活在一起。所以,現在的子女要孝順父母,最好的辦法不是叫父母和你住在一起,那有可能好心變壞事,除非你還是單身,而是讓父母要麼在老家生活,就把他們的房子修砌好,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讓他們有一個安穩的晚年。要麼單獨給他們購買房子,讓父母就在你附近,平常多去看望他們、孝順他們。另外,父母如果單伴了,不去幹涉他父親或母親新的婚姻,因為那是他們的權力。

二是中國女人家庭地位偏高。雖然中國依然也是男人主宰的社會,但是,中國有中國的特點,無論男人的社會地位有多高,但在家裡卻要乖乖聽老婆的,這是絕大多數家庭的基本性質。所以,在媳婦未娶進來之前,婆婆在家裡的地位那是至高無上的,無論是她的老公,還是她的兒女,那都必須要聽的。現在,媳婦娶進家,一方面婆婆要維繫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媳婦要想取得新的權威來管理男人,這樣,婆媳必然要產生矛盾,婆婆要維護權威,維護舊的體制,媳婦要挑戰權威,編制新體制,那婆媳矛盾就來了,在這個新舊權威的更替過程中,兩代權威如果更替不和諧,那自然就要有鬥爭,這也是中國家庭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而相對比較少的是公媳矛盾,因為公公和老公都是男人,都是女人管理的對象,你們女人誰成為權威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反正只認幹事,交錢就行。這就正如動物世界裡的老大王與成長起來的新大王之間,因為一個動物群體或家庭中,只有一個大王,成長起來的新大王要想統領動物群體,那就必須向老大王發起挑戰,將老大王拍死在沙灘上,才能成為真正的大王。當然,這種比喻有點殘酷,但中國婆媳之間的鬥爭還真和動物世界的兩代大王之間的鬥爭類似。

中國婆媳關係難處理的真正根源,你真的或許沒有想到

婆媳關係要改善關鍵還是要自己會掙錢。

三是中國女性還依然不是家庭收入的頂樑柱。雖然現在是男女平等,但是,女性的家庭地位雖然很高,但絕大多數的女性地位還依然建立在男人是否有能力的基礎之上,還需要靠男人來生活,至少大部分的家庭女性還不是家庭收入的頂樑柱,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夫貴妻榮”。但由於女性在家庭的地位又很高,所以,當媳婦娶進門之後,媳婦能夠有能力針對的只有婆婆,她至少在剛進門時還沒有能力針對公公,因為這個時候的公公還依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家裡還主要依靠公公,她不敢得罪,而且如果與有錢有能力的公公關係處理好,對他們的未來有好處,更何況公公一般不理會家庭小事,對於雞雞鴨鴨的家庭小事一般都交給女人,所以,媳婦也沒有理由和公公鬧矛盾。而老公是她天天睡覺的男人,自己這一輩子就要依靠他,再說願意嫁給他,那自然是喜歡他,那自然要遷就他,所以,媳婦能夠對付的也就只有婆婆了。而婆婆又是家庭的老大,自己要想成為新的老大,那就要推翻婆婆的統治。這一切還是因為婆婆雖然權威高,但卻沒有錢的原因,大家看那些婆婆收入高的家庭,看媳婦是不是敢得罪她?即使心裡恨婆婆,但也不敢明發作,而婆婆之所以敢針對媳婦,那也是同樣的原因,如果媳婦是家庭收入的頂樑柱,比自己的兒子收入還高,或者兒子還要靠她生活,看婆婆敢對媳婦不好嗎?總之,有錢才是硬道理,在同一個家庭同樣能夠體現出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中國婆媳難處理的真正原因了吧。不是因為媳婦與兒子親,因為在中國,媳婦是自家人那是基本常識,也不是代溝的問題,因為公婆與兒女那也是兩代人,為什麼父母與兒女的矛盾就比較少呢?而是因為中國文化與傳統造就的,媳婦要娶進婆家門,要與婆家生活在一起,而且,女性家庭地位高,但又不是家庭收入的頂樑柱。現在,男女平等了,子女結婚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傳統已經解體了,男女公平競爭了,都有自己的收入,而且都不低了,所以,在現在的家庭,婆媳矛盾就遠沒有過去那麼多了。而那些婆媳矛盾依然嚴重的家庭,主要還是集中在那些相對傳統的家庭,或者說還依然如過去一樣,女人靠男人生活,而且女人又是家庭的主人,特別是婆媳還依然生活在一起。

當然,現在婆媳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在提高也是婆媳矛盾下降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有些家庭婆媳生活在一起也能搞好關係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