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决定再次降准!这一次能否力挽狂澜?

近期A股持续低迷,甚至上演千股跌停。除了外部因素,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强力去杠杆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而6月20日晚间,情况似乎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定向降准!

今年4月17日,沪指逼近3000点大关之时,央行也曾定向降准,随后大盘反弹了近5%。这一次降准能将沪指拉回3000点以上吗?

国常会决定降准 3天后正式宣布?

国务院总理6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

此前,央行网站6月19日公布一篇由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写的工作论文,文中建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降低金融机构负担。

去年9月27日,也是国常会决定要定向降准,三天之后,也就是9月30日,央行就正式宣布。市场预计,这一次央行也将很快跟进。

“定向”还是“雨露均沾”?

扶持“小微”,是昨天国常会对降准目标的描述,这也和最近两次降准的说法一致:

今年4月17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的官方文件中就提到了“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等话语。

重磅!国务院决定再次降准!这一次能否力挽狂澜?

再比如去年9月27日的定向降准,同样也是为了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

虽说是“定向”,扶持“小微”,但事实上,前两次降准,几乎所有机构均获“定向”雨露,比如去年9月底宣布(今年1月实施)的定向降准,根据券商测算,覆盖了全部大中型银行、约90%的城商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接近全面降准。

那么,此次降准是否仍是“雨露均沾”?中金公司昨天的研报预计,今年将有两次降准(虽然名义上可能仍为“定向”)、每次100个基点,而与4月那次类似,部分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用于置换到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上一次降准在3000点之前

这一次在3000点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的降准发生在沪指跌近3000点之时。4月17日,沪指收报3066点,创出近一年来收盘新低,当天晚上央行宣布4月25日起降准。随后沪指小幅反弹近5%,直到5月30日才跌破3066点(收盘价)。

重磅!国务院决定再次降准!这一次能否力挽狂澜?此次国常会提出降准,则是在6月19日沪指跌破3000点的第二天。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此举有明显的提振市场信心的意味,因为市场普遍认为,近期股市的调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紧缩。

比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表示,这一轮股灾是内外因素共振的结果。从外部看,地缘政治博弈和中美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挑战加剧,这是事实,毋庸讳言。

从内部看,结构性去杠杆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出清的过程,去年以来,货币当局和监管层十分坚决,影响也极其惨烈,这也是事实。

金融去杠杆,势必会导致流动性收缩、利率抬升、金融业态规范收缩、金融案件增多、违约事件频发、金融风险从点到面释放,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出现闪崩可谓集中表现。

实体经济层面,分化加剧,强周期和制造业企业首当其冲,弱周期行业情况略好些,融资难融资贵再次浮出水面。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也表示,近期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而是资金面和交易层面:在没有增量资金情况下,加大独角兽CDR发行;大股东股票质押爆仓,导致券商卖压链式反应;去杠杆引发流动性收紧,信用风险暴露。

年内还会继续降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6月最新研报中指出,今年1月以来,调整后社融季环比年化增速连续四个月停留在8%-9%的水平,显示短期货币条件已经明显过紧。

如果政策不能较快调整,投资需求会相应放缓,企业现金流也可能出现恶化。另外,此轮债券“违约潮”是多项紧缩政策叠加的滞后反应,尤其受银行非标资产跑步“回表”的影响。

同时,2-4月PPI环比增速连续3个月为负,5月M1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下降至6%、-0.2%——这些指标都显示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可能会面临压力。

中金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将回归更“稳健中性”的取向,这也是去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初衷”。过紧的货币条件及其对宏观走势的影响只能使“降杠杆、防风险”的长期政策目标更加遥远。

具体而言,中金公司预计,不再有年内上调基准利率的预期。同时,今年央行也可能不再上调其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今年6月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央行就没有跟进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此外,中金预计今年将有两次降准(包括此次)、每次100个基点,而与4月那次类似,部分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用于置换到期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