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她給人希望,卻又令人沮喪,但依然讓人眷戀」

1 她是希望之都,召喚靈魂

深圳:“她給人希望,卻又令人沮喪,但依然讓人眷戀”

午飯後,將孩子哄睡著後,我倚窗而坐,就著夏日午後明亮的光線,在一室清涼的房間裡,靜靜看著書。

也許是近日來經常熬夜,加上自端午以來的連日奔波,更或許是看久了屏幕和書,眼睛乾澀疼痛。

於是合上書本,打開手機電臺,選定一欄叫做《為你讀詩》的欄目,閉著眼睛聽起來。

流淌的音樂聲,飽含感情的聲音,以及雋美的詩句,讓我聽得時而熱淚盈眶,時而內心平靜。

內心這些日子以來的焦慮,在這一刻,像是被撫慰了一番,而變得安寧與滿足。

是有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記得那年初中畢業,和幾個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當時流行用紙牌算命的遊戲。我們自然也沒放過那個遊戲。

遊戲的具體規則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當時所有參與的朋友,都用紙牌去算未來的自己的方向。

她們算出來的方向,基本都是中國中部或者中國北方。只有我一個人,算出來的地方,是在中國的南方。

那只是年少時無聊用來打發時光的一個娛樂,甚至多少還帶著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卻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那個時候,我甚至連深圳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深圳,之於彼時的我來說,不僅僅是遙遠的地方,更是陌生的國度。

我第一次踏入深圳這片熱土,是在2008年的暑假。

在這邊度過短暫的1個月,第一次在紅樹林看到了海,第一次在羅湖口岸離傳說中的香港那麼近,第一次在國貿乘坐了地鐵,第一次在福田農科中心見識到大城市夜晚的璀璨與繁華……

之後,深圳由遙不可及的地方,變成一個日思夜想的夢鄉。

所以大學正式畢業後,我就以頭也不回的姿態,馬不停蹄地奔赴深圳。

抵達深圳,拋卻一個人在陌生的大都市尋找容身之處的艱辛,過濾掉奔走於陌生街道在不同寫字樓格子間找工作的辛苦,內心湧動的,是終於抵達深圳的欣喜與興奮。

找到工作,並租好房子後,胸腔中升騰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深圳,她是希望之都,召喚著遙遠的身軀和靈魂,來一場義無反顧的奔赴。


2 她是沮喪之城,吞噬理想

深圳:“她給人希望,卻又令人沮喪,但依然讓人眷戀”

是從什麼時候,內心深處對深圳的感情,由最初的熱切希望,變成了而今的慘淡沮喪呢?

也許,是從第一次加班加到深夜十一點。

南方的冬天沒有雪,下著雨的深夜,卻同樣讓人顫抖的寒涼。

市中心絢爛無比的霓虹燈,在淅瀝瀝的雨聲中,愈發清亮。而內心黯淡非常的負能量,在冷颼颼的夜風中,更加清晰。

“我是為什麼跑來這麼遙遠的地方,過著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呢?”

這樣的疑問,一次又一次地侵蝕著當初的信念。

也許,是從第一次因為工作而流下眼淚。

熬了無數個夜晚做出來的資料,放棄了很多個休息時間整理出來的信息,你以為做得足夠認真和賣力。

卻依然被罵得狗血淋頭一無是處。

那一刻,辦公室很大,大得一切與自己無關。卻又很小,小得容不下一具小小的身體。

“以為在深圳就能變強大,原來是對她最大的誤解。她不會讓你變強大,只會讓你看清自身的渺小!”

這樣失望的念頭,一遍又一遍地衝刷著希望。

也許,是從第一次意識到房價和收入之間的差距。

當終於適應了高強度的工作後,開始不再自憐自艾,不再怨天尤人。而是開始享受這種繁忙帶來的充實感時;

當到底習慣了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工作模式後,不再自欺欺人,不再妄自菲薄。而是開始接受這種模式帶來的方向感時,

一個想要在這個城市紮根的念頭,油然而生。

“收入永遠趕不上房價”的殘酷真相,就這樣赤裸裸地呈現出來。

“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反正也買不起深圳的房子;再奮鬥又有什麼意義,反正最終還不是回老家!”

這樣頹廢的念頭,一波又一波地吞噬著理想。

——深圳,她是吞噬之城,吞噬著異鄉人的理想和信念,一點一滴地土崩瓦解。


3 她依然讓人眷戀,痛並快樂著

深圳:“她給人希望,卻又令人沮喪,但依然讓人眷戀”

今年端午節,我續了4天年假,湊成一個長達9天的假期,回了一趟南陽和平頂山。

在南陽,我去大學校園重新走過一遭。適逢端午節假期,學校的學生並不多。

我有幸能回到當年大學時期居住過的房間。

當時,房間裡只有一個小學妹,身著睡衣,坐在床上,百無聊賴地發呆。

我與她攀談,得知房間裡住著的6個人,其中5個都回家過節去了。

而後,我在南陽辦完事,又回到平頂山的孃家。

在爸爸所居住的那個小區,每天早上入眼的景象,不是一波一撥的年輕人,臉上掛著倉皇,身上揹著緊張地快步奔向工作。

而是一批又一批的老年人,眼裡帶著安詳,臉上寫著悠閒,手上牽著稚童或者菜蔬,漫步於小區或者廣場上。

每天傍晚看到的,又是一群一群老人,在小區各個陰涼有風的角落,打牌下棋聽戲唱曲兒。

或者是三兩年輕人,抱著手機低著頭,漫不經心地跟在一群嬉笑追打著喧騰的孩子身後。

從早上6點鐘起床,到晚上10點鐘睡覺,這中間的時間,就在這種悠閒而自得的情況下,被無限拉長。長到讓我覺得漫漫天日無聊至極。

在家裡呆了四天。我很快適應並開始享受家裡的這種慢生活。

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後,收拾好孩子。開始吃著爸爸精心準備的早餐。

妹妹上學、媽媽上班後,將孩子交給她爸。打開電腦開始處理工作。而爸爸,則開始為午餐做準備。

午餐後,帶孩子睡覺。期間看書。接著處理工作。在妹妹放學後,與家人一起吃過晚飯後,帶著倆孩子去周邊轉轉。

臨睡前,趁妹妹洗漱、孩子喝奶的間隙,和爸爸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兒。

日子閒適緩慢地讓我以為身處世外桃源。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深圳生活的懷念,是臨出發的前一晚。

因為時間原因,這次我沒和自己的發小們見面敘談。臨行前,和一好友電話,閒拉家常。

三十分鐘的通話,末了,好友說:“你們這些在外面生活的人,雖然看似日子過得動盪,但其實內心堅定。即使會有迷茫,在那種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早已養成了挑戰自己我的習慣。這個習慣,不僅會讓你們這一輩受益匪淺,也會讓你們下一代從中受益。”

我沒有承認,卻也沒有否認。

沒有承認,是因為我並無資格去承認這麼高的一個評論。沒有否認,是因為我確實意識到了深圳的魅力所在。但我卻說不出具體的內容。

回深圳後,在唯庫中上課的時候,讀到了一篇由“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所寫的文章,《名校和非名校最重要的差距,悄悄影響著我們一生》。

文中有這樣的觀點:名校所帶給人的自律,進取,積極,勇敢,所帶給人的影響可以是一生,甚至是幾代人。金錢很難傳承很多代,但精神卻可以永遠流傳。

深圳,或許就跟文中的名校一樣。

她或許殘酷,或許無情,或許冷漠,或許寒涼。

但她殘酷現實下的自律,無情規則背後的進取,冷漠環境下的積極,以及寒涼人心下的勇敢,在日復一日的薰陶與浸淫下,變成像烙印一樣的品質,流傳在我們每一個依然或者掙扎、或許奮鬥的異鄉人身上。並通過血脈,傳承至我們的下一代。

——所有痛苦的背後,都有收穫;所有煎熬的過程,都有快樂。這或許就是深圳,依然讓我們心生眷戀的原因所在。

End

冷眼看世間,熱心享生活。人生如夢,何妨透徹與深情。

陪你,在這個涼薄世間,溫暖地活著。

日記 | 思考 | 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