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近期總是在說教改,很多家長們都聽到無感了,但是今天,新東方繪本館還是要和大家說一下教改的問題。教改和孩子都息息相關,政策的改變直接決定孩子的學習方向,千萬馬虎不得。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在教育部先後出臺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分項目瘦身與自主招生三大重磅文件後,最讓家長感到不安的是關於提高學生科學實驗能力、閱讀能力、探究能力的明確指向性要求,在新的教改環境下,家長與學生該何去何從,再次引發眾多家長的討論: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一、這次教改改了什麼內容

這次改革已經越來越迴歸教育的本真和人性化,更加註重孩子的全能發展和實踐能力

從教育部發布的教改文件上可以看出,“科學”這門課變得和語數外同樣重要。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自17年9月,《科學》課正式列入小學一年級教學日程。教育部稱:“科學”的重要性比肩“語文”、“數學”,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實驗能力、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也將作為當前中小學生綜合能力考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角度看,對孩子的素質教育來說確實是一次很大的進步。但是如何應對這次重大的改革,讓家長們犯了愁。

二、此次重大教改意味著什麼?

舉兩個大家從小就知道的例子:愛迪生試了很多次不同的材料才發現鎢絲最適合作白熾燈的燈絲,諾貝爾也是在不斷調整硝化甘油和矽藻土的配比才發明了矽藻土炸藥。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實踐和探索才是人類進步的基石。

新一版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裡,教育部對科學教育的重視首次從方方面面的細節中體現出來,此次的科學課程標準較以前究竟有哪些變化呢?

在新課標中,教育部強調了小學科學要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瞭解科學探究的具體方法和技能。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並且,直接點名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投入更多經費建設學校的實驗室,並配備好與課程接軌的器材,做到每所學校擁有實驗室和儀器室。讓科學不僅僅只是書本上的科學。

啟蒙孩子思維以應對教改和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是我們家長亟待解決的問題。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動手能力是一種潛在的能力,不像學習成績那樣一目瞭然,也不像自理能力那樣貼近生活、顯而易見。人們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從外表也很難看出它來,但它卻是在孩子一生髮展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三、家長們該如何應對此次重大教改

在教改政策如此明顯的指向“科學”重視程度上來講,我們對孩子科學素養的培養和啟蒙不能掉以輕心。

要知道,2-5歲幼兒精準動作和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時期,6-10歲是孩子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概念思維轉換的關鍵期。

又一門學科被教育部明令調至1年級課程,你家孩子開始準備了嗎?

在這兩個階段裡,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的、具象化的,他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要藉助於對物體直接的操作和親身的感官體驗。孩子必須通過動手操作,直接接觸物體,觀察最後的結果,能給形成強烈的觀感也帶給孩子滿足的成就感。

獲取啟蒙科學思維的教改大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