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及其危害有哪些?

周興健

三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條約,分別是《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第一次使士人階級感到恥辱的條約,《辛丑條約》賠銀子最多的條約。

1.《南京條約》

先看看這項條約的內容:

清朝和英國停戰並締結永久和平及對等關係。

1.清政府開放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進行貿易通商。

2.清政府將香港島永久割讓讓予英國治理。

3.清政府向英國共賠償2千1百萬銀圓。

4.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5.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6.兩國共同訂立進出口關稅。

英國商人在通商各口“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從而開創了協定關稅之先例。廢除“公行”制度,規定以後“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岸貿易者,勿論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

首先條約的簽訂便宜的不是英吉利一家,繼英國之後,美國人和法國人都要求得到一樣的待遇,此時“大清”依然是懵逼狀態中,他甚至不知道和他籤條約的國家在哪?清朝的官員完全分吧不清英國人,美國人和法國人等等,他們都說著一樣的聽不懂的語言,而且他們長的很像。如果利益賜予(總之清國人是這麼認為的)更多的國家,各國的洋人可能因為爭奪利益而衝突(這就像羊把自己的肉割下來逗狼,一樣的愚蠢),那將非常有利於中國推行“以夷制夷”的傳統政策。

事實上南京條約的簽訂已經是“此例一開,必定禍水橫流”了。

在政治上,割讓香港使英國獲得了一個在中國做進一步擴長的立足點,如果以後和平破裂,軍隊不需要從印度調配,只需從香港拍出;損失了三個重要的,重要的,重要的國家主權,分別是核定關稅,治外法權,最惠國待遇,由於國際法知識的缺失導致清國人在開發口岸,自由貿易的問題上絲毫不讓,在核定關稅,治外法權,最惠國待遇上輕易讓步,這種狀態一直到洋務運動開始才有所改觀。

在經濟上,核定關稅剝奪了中國保護性關稅,使大量的舶來品湧入,將中國傳統的手工業擠到破產的境地,很快清國人發現洋布比中國的傳統土布更加便宜,這造成了社會動盪,無業遊民劇增,這不僅造成了社會治安更加偶然事件複雜,更導致了社會不確定性。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都爆發在南方就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不可否認《南京條約》的簽訂並沒有使清國人驚醒和認識到自己的落後,許多人認為戰爭的失敗只是一樁偶然事件。至於讓國人清醒直到甲午戰爭的失敗才使國人清醒。

2.《馬關條約》

1.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

2.中國割讓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3.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二萬萬兩);

4.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

5.彼此的最惠國待遇;

6.中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人員;

7.臺灣澎湖內中國居民,兩年之內任便變賣產業搬出界外,逾期未遷者,將被視為日本臣民;

8.條約批准後兩個月內,兩國派員赴臺辦理移交手續。

首先,甲午戰爭的失敗使得國人認識到,外交、軍事和技術上的有限的現代化,和缺乏相應的體制與思想的變革,無法振興國家。戰爭的失敗無可置疑的證明了滿人無法應付時代的挑戰,他使中國的各個階級認識到只有一場激烈的改革甚至是革命,才能拯救中國。這直接導致了戊戌變法的爆發。某種意義上來說,《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的發展是有一定的積極因素的。

3.《辛丑條約》

1.賠款。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2.劃定使館區。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3.拆炮臺、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重要地區的12個地方駐紮軍隊。

4.脅迫清政府承諾鎮壓反帝鬥爭。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生反帝鬥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其中這一條標誌著清政府完全淪為了帝國主義的工具。

5.對德、日“謝罪”。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石牌坊。

6.懲治附合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處死的官員共百多人。

7.設立外務部。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涉的專門機構。

鉅額賠款導致的經濟問題就不說了,由於清政府的失敗使得駐北京的外國公使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外交使團,成為了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朝的威望和控制力跌入谷底。

外國遠征軍的殘暴表現,造成了一種不可戰勝和至高無上的形象,祖宗都打不過洋人,還能靠誰呢?中國人的自豪和自尊被擊的粉碎,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由蔑視和敵對變成了畏懼和奉承,便是我們現在說的崇洋媚外。

為了苟延殘喘,清朝庭作了一些三心二意 膚淺的改革;許多漢人目睹了清政府毫無希望的領導能力後,轉向了革命,革命成了國家的唯一希望。結果革命的脈搏加快了,加速了清王朝於1911年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