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作者 | 眷爾

圖片 | 來源網絡

出處 | 眷爾(juanerzl)


蘇州有條傲嬌的老街

有花有鳥有美食

最重要的,它是甜的!!

麵條吃出甜味

圓子吃出甜味

就連一塊赤豆糕都是甜的

它,便是皮市街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也被歸入了皮市街

其實皮市街與大成坊相連

南出觀前街中段

北出西北街,街長1086米

還不認識嗎?

那就認準一個地標建築物

聚寶古玩城

來,眷爾帶你走一走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相傳皮市街是因為唐代詩人皮日休造了一棟大別墅,所以蘇州人稱其“皮墅”,後來這條街專售皮具、皮貨,“皮墅”諧音成了“皮市”,一直流傳下來。如今,皮市街倒是不賣皮具了,它成了蘇州最有名的古玩市場。玉器、翡翠,應有盡有。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看這花鳥市場的門面被太陽曬的,已經看不清字了

除此之外,來皮市街逛花鳥市場的人也很多。

它的全名是皮市街花鳥工藝品市場,是蘇州老牌的花鳥市場,很多老蘇州在這裡買盆景、買鳥、買花。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蟹爪蘭,花瓣特別像螃蟹爪子,它是個怕冷怕水的植物~ 這些天蘇州越來越冷,估計很難見到了

冬季是水仙花生長的季節,皮市街裡的水仙花也開賣了。還有鳥籠和小倉鼠。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女孩抓著這隻小倉鼠不放,她想把它買下

花鳥看過了,那麼水裡的呢?皮市街的水族店也是不少,裡邊各種類的魚均不相同,價格也不一樣。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據店家介紹,這是一款神仙魚~ 嘴巴上翹,遊姿優美,顯得高貴。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但凡在這樣的老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老街的熱鬧和人氣。皮市街雖沒有特別出名的景點,但它卻有著老蘇州濃厚的市井生活,和甜津津、糯篤篤的小時候的味道。

潘玉麟糖粥

篤篤篤,小時候的糖粥記憶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小時候,我父親一直教我唱這首蘇州童謠,“篤篤篤”的聲音總是與糖粥的香甜一起出現。這家潘玉麟糖粥店,一開始的時候是在蘇州玄妙觀的小吃街上賣的,賣了一百多年。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說實在的,前階段時間皮市街整治,這家糖粥店一直不出攤,我去了大約五六次都撲了個空。沒想到,前幾天一開張,就掛出了一個牌子:姑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潘家糖粥店有個傲嬌的習慣,落雨下雪不會出攤,天氣太熱不會出攤,身子不好不會出攤,12點不出攤就不會出攤,200碗糖粥和小圓子賣完直接收攤!一切全看心情的粥店,卻格外惹人愛。潘老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看起來還算硬朗,製作糖粥時微微抿著嘴角,專注又認真。妻子在旁邊收錢、打包,不時要維護一下秩序。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取一個塑料小碗,盛一半糯米粥、一半赤豆粥,一白一紅,就是一碗鴛鴦糖粥,甜香黏糯;

小碗裡盛一半甜豆沙,從大桶裡撈出一勺小圓子,就是赤豆小圓子,攪拌均勻之後再品嚐,Q彈的小圓子加上細膩的甜豆沙,再撒上一點桂花,這滋味別提多甜蜜了!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潘家糖粥店一開鋪,這隊伍就排到了皮市街口上,但它並沒有因為人氣爆棚而加價,5塊錢一碗,便宜還好吃,吃一口甜而不膩,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如果你不知道具體地點,沒關係!到花鳥市場門口隨便一問,是個人就會告訴你,前邊,右拐,就到了。這名氣,槓槓的!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潘老的嘴巴老是嘟著,但這麼認真的樣子反而更好看!

潘老不愛說話,對外交流也基本是老婆主持,但或許就是這股專注勁兒,讓他從來沒盛錯過一碗小圓子,一碗粥。我愛粥和豆沙在嘴裡慢慢混合的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父親餵我吃糖粥的場景,特別滿足。

楊招娣糕團

沒有賣不了,只有不夠賣

楊招娣糕點,是傢俬人的糕團店。吃慣黃天源糕團的我,偶爾嘴饞,也會來這家吃一吃。它只此一家,沒有開設其他分店。術業有專攻,它也是。每天下午2點準時開賣,賣完為止。人又是多的不要不要的!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嘖嘖嘖,瞧瞧這人氣!

它主要是賣赤豆糕(有豬油,和沒有豬油的兩款)。老蘇州一般都會選擇豬油赤豆糕,拿回家蒸一蒸。它的糕團是個大型的“餅”,八分之一起賣,往往隊還沒排完,糕已經全賣光了。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它的收銀方式依舊特別“古老”,不用支付寶,只收現金。糕團拿在手裡沉甸甸的,上面滿是赤豆和豬油,聞著香香的,蒸出來的味道更撲鼻,口感精細,可以吃出糯米的優質,用料的考究。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周阿姨的蘿蔔絲餅

你在,我的童年回憶還在

周阿姨的小攤並不是一次兩次上過報紙了。它沒有招牌,沒有門面,更沒有吆喝。簡簡單單一輛車,支上傘,老兩口就經營起來了。它賣得東西可不少:蘿蔔絲餅、三角包、赤豆糕、豬油糕……特別是串串!這是所有敬文小學生念念不忘的回憶。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小攤就在敬文小學旁,靜靜的,一轉眼開了也要20年。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三角包和蘿蔔絲餅,是童年的記憶。圓圓的一小個,咬上去刮拉鬆脆,然後是蘿蔔絲的清香,如果可以蘸一點醬,就更好吃了。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小時候的蘿蔔絲餅,就是用一個小紙片包一下,也沒有袋子,吃上去不油也不膩,帶著一股蘿蔔絲的清爽味道,特別贊。據說,周阿姨和她的丈夫雖然每天下午2點才出攤,但每天早晨4、5點就要起床準備食材,他們介紹說,自己的糕完全是手工打的糯米做出來的。

來這個小攤駐足買東西的,有的是敬文小學的學生,有的是已經工作的人。20年的風雨陪伴,已成為了一種“看到你在,我就特別滿足的”習慣。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虎腳爪

扳下一隻老虎腳趾頭嚐嚐

“老虎腳爪”店,在皮市街296號。“老虎腳爪”聽起來名字有點可怕,但卻格外好吃。小的時候,最喜歡手握老虎腳爪,然後扳下它的腳趾頭,一口一個,特別開心。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 最後兩隻老虎腳爪!老闆,我要了!

其實老虎腳爪是一種甜烘餅,將和好的麵糰壓扁之後,切上均勻的三刀,然後刷上一層糖水,之後就可以烘烤了。在烘烤的過程中,麵糰就會分裂成六角形,看上去和老虎的爪子有點像,所以也就這麼命名了。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這三刀劈的好的老虎腳爪,在成型後會泛出金黃色,油油的,特別漂亮。捏上去表面硬邦邦的,但咬上去確實一口的軟香,還有類似焦糖麵包的香氣。

這家店中午十一點起售,賣的除了老虎腳爪,還有茶葉蛋。每次都會是老虎腳爪最先賣完,賣完就沒有了。其實小時候,老虎腳爪在大儒巷有很多,現在這類傳統的蘇氏小吃都陸陸續續不見了。

東吳麵館

老字號的甜面,來一碗?

皮市街上的東吳麵館,門面不是很大。但在蘇州人心裡,東吳麵館是吃麵的第一塊大招牌。湯濃稠,面勁道,冬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湯,是最滿足的事了。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好多外地人來蘇州吃東吳麵館面的時候,總會嫌甜。但蘇州人就好這口甜呀!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這裡有一碗香菇蝦仁過橋面

哦對了,這家東吳麵館養了一隻小貓,最喜歡玩的就是紙巾,主人也很省力,丟一團紙巾,它就可以折騰一個下午。

蘇州印象|皮市街,甜津津糯篤篤,都是蘇州人兒時的味道!

夏天的時候,皮市街上全是蟈蟈、蛐蛐的聲響,將平淡的日子裝點得詩情畫意。蘇州人骨子裡是追求安逸的,閒暇之際,看個花逗個鳥,打副牌乘乘涼,都是蘇州最生活的味道。


| 版權 / 本文首發情調蘇州(isuzhoume)


— END —

| 頭條號創始人 / 眷爾:原名張靚,90後新銳作家,編劇,省作協會員,蘇州眷爾文化傳播工作室創始人,圖書策劃人。短篇小說刊登《意林》《讀者文摘》等雜誌圖書起步,已出版個人專著《若愛,請許我今世今生》《蝴蝶飛不過那片海》《絕代雙姝:林徽因向左,陸小曼向右》等。已主編、策劃圖書達百萬餘字。編劇電影《二寶駕到》已上線。微博:眷爾er。

好啦,你的點贊和分享朋友圈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呢,對於本次推送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我想和你聊一聊~

晚安

我思念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