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满足这两个条件,可提前退休!

延迟退休:女干部与女工人统一退休年龄?

在实行养老金并轨之前,我国女干部和女职工退休年龄是有区别的: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岁,女工人为50岁。但是养老金并轨完成之后,我国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将会统一标准——年满55周岁即可退休。

女职工满足这两个条件,可提前退休!

根据退休年龄调整方案:

一、在2017年底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身份区别,统一退休年龄到55周岁。

二、2018年,按照“女性每3年延迟1岁、男性每6年延迟1岁退休”的规定实施延迟退休,直到2045年达到男女65岁同时退休。

虽说现在养老金并轨暂未全面完成,2018延迟退休也并未正式执行。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养老金并轨之后我国女职工会统一退休年龄,而从人社部在新闻会上的发言我们也可以知道2020年延迟退休会逐步开始试点。

这两类人可提前退休!

如果说“延迟退休”令人感到“恐惧”,那么“提前退休”就是令人感到兴奋。对于满足下面这两个条件的女职工来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1、从事高温、高空等对身体有危害的工作女性,可在年满45周岁时申请提前退休;

2、连续工龄或者工作年限满10年、经医院证明和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女性,可以在年满45周岁后申请提前退休。

那么提前退休能够领取养老金吗?不能。提前退休只是提前离岗,但是养老金是需要达到规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的。延迟退休可以享受较高的养老金?这是肯定的,从养老金计算方式来看,越晚退休交的越多,平均每个月能够领取的也越多。

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题之感情色彩法

感情色彩即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传统上习惯把感情色彩认定为褒义、贬义、中性等类型。实际上,汉语的应用是十分灵活的,有些词语本身可能兼有两种感情色彩,还有一些情况,为了起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作者常常通过使用一个引号(反语)的方式把原本的褒义词当做贬义词来用,或者把原本的贬义词当做褒义词来用。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既要关注褒贬,也要结合语境,从感情倾向入手解决题目。

一、利用感情倾向法解答逻辑填空题

【例1】在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60后"____,指点江山,____;"70后"____,常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____,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A.激扬文字 一泻千里 讷言敏行 深思熟虑B.好为人师 胸有成竹 谨言慎行 袖手旁观

C.深思熟虑 激扬文字 敏锐多思 袖手旁观D.激扬文字 胸有成竹 袖手旁观 深思熟虑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逻辑填空题。四个空白处要求填入四个成语,看起来难度很高,尤其是对这几个成语比较陌生的考生,可能会被吓到。其实,换一个角度,从感情色彩的角度考虑问题,这道题就变得非常简单。整个文段都是一个积极的或中性的语境,因此是不能使用消极色彩的词语的,而B选项中的“好为人师”是贬义词,因此排除B选项。再看第四个空,横线前面有否定词“从不”,双重否定表达肯定,所以这需要一个消极色彩的词,才能与下文的“参与度较高”构成并列关系,共同成为对“80后”群体的描述,“深思熟虑”是带有积极色彩的词汇,而“袖手旁观”是带有消极色彩的词汇,因此排除A、D两项,故本题选择C选项。

二、利用感情倾向法解答态度观点题

【例2】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帐,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 )。

A.否定 B.肯定C.未置可否 D.有肯定有否定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态度观点题。在文段的表述中作者并没有通过“我认为”、“在我看来”等引导语明确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是却使用了一些表达,如加了引号的“杰出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实际上并不杰出;又如“所谓的”这种有消极倾向的词汇,说明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消极的,因此我们也需要选择一个答案和作者在原文中的感情倾向一致。B选项可以直接排除,感情倾向与原文完全相反。C、D两个选项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传递的信息和内容是一致的,根据做单项选择题“排同求异”的原理,这两个选项同时排除。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其中感情色彩与原文保持一致。

三、利用感情倾向法解答主旨概括题

【例3】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B.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C.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D.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阅读文段之后发现,这是一则文学评论,这样的体裁相对来说不好把握,而且文段中又没有特别明显的关联词语。因此无法采用常规的行文脉络或者关联词语的方法解决题目。此时,便可以从感情倾向的角度着手。文段中作者运用的词汇“思辨的”、“感性的”、“酣畅淋漓”、“难以言说”、“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等,无不透露出一种积极的感情倾向。而A选项中的“模糊不清”、B选项中的“淡然无为”、C选项中的“没有解答”等字眼都是消极的,与文段的感情倾向不符,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其中“宝贵的精神享受”也是积极的表达。

条件复句可以分为一般条件句和无条件句,其中一般条件句中又包括必要条件句和充分条件句。

一、必要条件句在主旨概括题中的使用

如果缺少了偏句中的条件,正句中的结果就无法成立、不能出现,那么这样的条件句就是必要条件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唯有”、“必须”、“应该”等。在必要条件句中,强调的重点往往是条件的唯一性,反应在句子中,要求考生关注关联词语“只有”和“才”之间的内容。

二、充要条件句在细节理解题中的使用

一般条件句除了必要条件句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充分条件句。这两种条件复句统称为“充要条件句”。在充分条件句中,偏句同样提出了一个或多个条件,而正句提出的结果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一定能够出现的结果。换一句话说,在充分条件句中,强调的重点不再是条件的唯一性,而是结果的必然性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一旦”、“便”等。

三、无条件句在态度观点题中的使用

上文讲到的必要条件句和充分条件句,都属于一般条件句。在条件复句中,还有一种形式,叫做无条件句。在无条件句中,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而不以偏句的变化为依据。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无论...都...”、“不管”、“任凭”。

反对关系具体来说包括“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所有的S都不是P”与“某个S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现在以“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为例来探究它们的真假情况。这里的某个是特指,即特定指某个人或物,不得随意改变其身份和性质。

不论哪种情况,“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假命题。

【例题】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

小王:我想这次所有人都能过吧!

小张:我肯定没过。

小李:小顾肯定是没问题的。

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

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王 B. 小张 C. 小李 D. 小顾

【解析】本例中小王说的“所有人都能过”与小张说的“我肯定没过”是“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的关系,必然存在一假,即题干中“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假必然在小王和小张二人的论断中,那么其他人的论断即为真话。小李说小顾通过考试了,为真实情况;小顾表达的意思是:小顾通过→所有人都通过也为真实情况。结合小李和小顾的话,我们知道全班所有人都通过了考试,故而小张说自己没过是假命题,说法错误的即为小张,答案为B。

“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的关系为必有一假,同理“所有的S都不是P”与“某个S是P”之间也必有一假。利用这两对关系,可以充实真假推理题型的反对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