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劇院是怎樣誕生的

今日推送之《上海京劇院的誕生》錄自《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三集,作者雲天。上海京劇院誕生於1955年8月24日,由華東戲曲研究院所屬京劇實驗劇團和上海人民京劇團合併組建而成。

 上海京劇院誕生於1955年8月24日。它是由華東戲曲研究院所屬京劇實驗劇團(簡稱“華東京劇實驗劇團”)和上海人民京劇團合併組建而成。 

 1954年秋,華東大區建制宣佈撤銷。華東戲曲研究院決定劃歸上海市,改建上海京劇院、上海越劇院和上海市戲曲學校三個事業單位。1955年春節前後,華東戲曲研究院幹部吳石堅、陶雄,上海人民京劇團幹部林鵬程以及新從福建調來的該省京劇團幹部丁國岑,受命開始籌備建院工作。 

 華東京劇實驗劇團原名華東平劇團,1949年隨軍南下,進駐上海,改稱華東京劇團,與原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文藝工作團第三團(簡稱“三野文工三團”)合併,於1951年3月劃歸新建的華東戲曲研究院領導,改名京劇實驗劇團。它的前身可以遠溯到1940年冬成立的山東省文協實驗劇團,1947年1月與北撤至臨沂的蘇皖實驗劇團合併,同年冬復與渤海行署宣傳平劇隊合併,改編為華東平劇團,隸屬華東軍區政治部。三野文工三團的前身也可遠溯到1945年成立的蘇皖實驗劇團第二團,北撤後,於1946年冬改名“娃娃劇團”,隸屬華中野戰軍政治部,1947年春,改編為華中野戰軍政治部文藝工作團第四隊,1948年春再改為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文藝工作團第三團,渡江後,於1949年6月,將原夏聲戲劇學校併入,再與原華東京劇團合併,成為華東戲曲研究院所屬京劇實驗劇團。 

 上海人民京劇團建立於1950年初,是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原大舞臺班底後邀聘海派知名京劇演員多人組建而成。 

 經過兩介月左右的匆促籌備,1955年3月24日下午,上海市文化局在長江劇場召開上海京劇院、上海越劇院成立大會,由主要負責的副局長陳虞孫宣佈:任原華東戲曲研究院院長的周信芳為上海京劇院院長,原該院副院長袁雪芬為上海越劇院院長。並委託吳石堅、丁國岑、陶雄、呂君樵、林鵬程組成“五人小組’’,負責處理京劇院組建具體事項,由吳石堅總其成。

上海京劇院是怎樣誕生的

周信芳 

 此際,上海京劇院人才薈萃,流派紛呈,擁有主要演員李玉茹、王金璐、陳大濩、陳正薇、金素雯、沈金波、張美娟、劉斌昆、汪志奎(以上原華東團)、紀玉良、王熙春、李仲林,趙曉嵐、王正屏,袁靈雲,李桐森(以上原上海團)等數十人。籌備建院期間,童芷苓已加入上海人民京劇團;隨後俞振飛自港歸來,也隸屬上海京劇院(旋調任上海市戲曲學校校長),蓋叫天一度兼任上海京劇院顧問。1957年初,言慧珠也由上海新民京劇團調至上海京劇院(隨後又調任上海市戲曲學校副校長)。其他,各行各科,也都人材濟濟,配搭齊整。 

 樂隊方面,江南主要鼓師王燮元、張鑫海、張森林,主要琴師查長生、沈雁西、馬錦良、黎秋覺、郝德泉等都先後加入了上海京劇院的行列。編劇有鄭劍西、陳西汀、呂仲、蘇雪安、劉夢德、許鐵生等。導演有呂君樵、洪謨、劉靜沅等。舞美設計有幸熙、周楚江等。音樂設計有倪秋萍。可是,建院後最重要的分團工作卻一時無從進行。為了赴京參加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舉辦的“梅蘭芳、周信芳舞臺生活五十年紀念”演出活動,根據劇目的需要,院當局安排了最強的陣容,隨周信芳院長北上,分團工作只得暫時擱置下來。 

 兩院成立大會的次日,京劇院參加梅、周紀念活動的大隊隨即出發,在京滯留約一個半月,演出結束後,極大部分人員又於5月初隨周院長巡迴演出,遍及華北、東北,華東五個省的十個城市,歷時八個月,年底始返滬。

上海京劇院是怎樣誕生的

言慧珠 

 緊接著,1956年初,上海京劇院又接受了新的任務,投入周信芳代表作《宋士傑》電影的攝製工作。夏初,影片剛完成,院方就又抽調了七、八十人的一個演出隊,於8月間赴京準備訪蘇演出的劇目。10月下旬,上海京劇院訪蘇演出團在周院長和原華東戲曲研究院副秘書長伊兵率領下,啟程出國。在蘇聯訪問了莫斯科、列寧格勒、塔林、里加、考那斯、維爾紐斯,明斯克、高美里、基輔等九個城市,上演了大小二十個劇目,手1957年1月回國返滬。 

 在此期間,留滬人員臨時編組,積極排演了一些劇目,其中有李玉茹、俞振飛的《周仁獻嫂》,童芷苓的《玉簪記》,李仲林、童芷苓的《獵虎記》,紀玉良、陳正薇的《打金枝》,陳大濩的《中山狼》,金素雯的《孔雀東南飛》等。質量不差,但影響不大。 

 同期,政治運動較多。1955年的“反胡風鬥爭”,1956年的肅清反革命運動,都是壓倒一切的重大任務。1956年夏,以童芷苓、李仲林為首的部分演員又參加中國藝術團,赴東歐各國訪問演出。

上海京劇院是怎樣誕生的

童芷苓 

 由於臨時任務接連不斷,人員分散,組團工作一直未能進行,對於全院正常開展業務頗多影響。 

 1957年2月,兩個出國團先後回國,全院四百餘人齊集滬上。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進行確定方針、健全體制之根本大計的工作,上海市文化局宣佈先行展開“建院學習”,發動群眾對院領導提意見,揭露矛盾,獻計獻策。“建院學習”由陳虞孫副局長親自掛帥,局的有關處長劉厚生、許平、周旋具體領導。 

 這是一次發揚民主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從主要藝術人員,到基層演職員工,人人發表意見,所上條陳,數以千計。其中,有關於方針任務的,有關於體制機構的,有關於藝術生產的,也有屬於幹部作風的。 

 1957年5月,“反右派鬥爭”前夕,上海市文化局宣佈上海京劇院“建院學習”結束。 

 在總結大會上,正式宣佈吳石堅為副院長,丁國岑、陶雄為院長助理(後丁、陶二人均提升為副院長),丁國岑兼辦公室主任,陶雄兼藝術室主任。院下分設三個團,一團以演連臺本戲為主,二團以演老戲和本戲為主,三團以培養青年為主,人員基本固定,也留有機動餘地。 

 至此,長達兩年多的建院工作終於完成,上海京劇院宣告正式建成了。

(《上海戲曲史料薈萃》三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