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0704要聞

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新華社報道,經李克強總理籤批,國務院日前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行動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商務部:上週全國煤炭價格上漲0.2%

據商務部監測,上週(6月25日至7月1日)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指數比前一週下降0.3%。煤炭價格上漲0.2%,其中煉焦煤、無煙煤價格分別為每噸757元和862元,分別上漲0.7%和0.4%,動力煤價格為每噸600元,與前一週持平。

浙江啟動“全電園區”建設推動電能替代

新華網報道,浙江省首個“全電園區”在江山市啟動建設,該園區針對能耗高、汙染重的木門製造企業實施全電改造,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2424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302.4噸、二氧化硫58.2噸、氮氧化物17噸。該全電園區佔地面積約400畝,目前共有四家木門企業入駐。入駐企業將在今年完成生產線各個環節用能設備“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的電能替代改造,園內企業的廚房、熱泵、直飲水等也將進行電能替代改造,確保企業用能設施實現電能替代全覆蓋,實現能源消費“無排放、無汙染、無噪音”。

報告顯示中國碳排放量或已見頂 將提前兌現氣候承諾

參考消息網報道,根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刊登的這份研究報告,從2014年到2016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或許已經達到峰值,結構性經濟變化使中國得以提前實現預期目標。報告說,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長9.3%,但中國經濟在2014年經歷了“結構性斷裂”,隨後轉向不那麼高碳密集型的高技術行業。中國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曾誓言要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中國氣候官員已經表示,中國可能提前兌現承諾。

日本新版能源計劃強調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發展

新華社報道,日本政府內閣會議3日通過了最新修訂的能源基本計劃,該計劃提出重點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未來核能發展仍將是重要方面。新版能源基本計劃把可再生能源定位為主力能源,計劃到2030財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提高到22%至24%。日本經濟產業省認為,未來電力來源如果過於偏重某一類將帶來巨大風險,新版計劃將核電以及火力發電都定位為穩定的基本電源,核能發電在2030財年仍將維持20%至22%的佔比。

印度可能忽視美國禁令 繼續從伊朗進口原油

騰訊財經消息,據CNNMoney網站文章,作為伊朗最大原油進口國印度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國的要求把從伊朗的原油進口量降至0。印度稱,印度並不認可美國威脅對那些在2018年11月4日之後仍然繼續從伊朗進口原油的國家推行制裁。伊朗是印度第三大原油供給國,僅次於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印度也是伊朗第二大原油購買國,僅次於中國。

地緣政治風波效應下降 國際油價漲勢放緩

經濟參考報報道,美國將繼續派官員“遊說”各國停止與伊朗進行包括石油交易在內的生意往來,此舉引發多國反對。與此同時,上週連續上漲的國際油價出現震盪回調,顯示產油國增產方案一定程度對沖了地緣政治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