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端数据回落,与弱需求的背离收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陈曦、刘伟,“海清FICC频道”研究员

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 51.5,预期 51.6,前值51.9。中国6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5,预期 54.8,前值 54.9。中国6月官方综合PMI 54.4,前值 54.6。

1、6月PMI数据边际走弱,主要与生产、新订单下降有关,生产出现边际下滑,此前“生产稳、需求弱、金融弱”格局大概率以生产的持续下行结束,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此前,5月PMI数据、工业增加值数据、金融数据出现明显背离,“生产稳、需求弱、金融弱”的组合使得市场对经济走势的分歧颇大。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工业增加值数据已经失真,工业增加值同比和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数据两者口径一致,均为规模以上企业口径,两者均存在失真问题。

相比之下,我们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是:1、金融数据(社融)2、消费端数据(消费、投资、人民币计价出口),因为这两者不涉及口径调整导致数据失真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生产延后推高生产、供给侧改革限产放缓、中美贸易战影响暂未显现等因素,也是导致生产持续平稳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上述因素对生产的作用不可持续,

因此,未来“供需分离”将以生产的边际下行结束,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2、6月制造业PMI 51.5,较前值出现明显下行,细项上看主要与生产和新订单指标下滑有关,尤其是新出口订单出现大幅走弱,6月新出口订单49.8、5月新出口订单51.2,反映出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对出口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同时,我们观察到,6月PMI数据中,原材料库存明显下跌、产成品库存出现上升,这可能与前期企业对需求预期过于乐观,企业存在一定生产透支的情况,但考虑到经济下行迹象明显,企业开始缩减原材料购进,这意味企业预期存在明显“乐观到悲观”的切换,未来生产面临较大压力。

3、6月非制造业PMI 55,小幅超出市场前值,主要与建筑业商务活动上升有关,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幅度达到0.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当前房地产政策巨变,是在“宽货币”已经成为既定政策的情况下,抑制房地产泡沫将成为重中之重,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将逐步退出,可能导致未来建筑业商务活动出现明显下行。

此外,我们观察到,6月非制造业PMI细项中,除去商务活动外,新订单、投入品价格、从业人员、业务活动预期均出现下行,仅销售价格大幅上升,考虑到新订单下行明显,非制造业细项中“量跌价涨”或演变为“量价齐跌”。

4、关于央行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在“严监管+紧信用+紧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在信用紧缩风险逐步暴露和释放的情况,央行货币政策采取“宽货币”进行合理对冲。

这一观点目前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央行货币政策已经巨变:流动性基调由“合理稳定”切换为“合理充裕”、央行进行类似于全面降准效果的“定向降准”、去杠杆将从“剧痛”转入“无痛”、汇率在央行决策中的重要性显著下降。详见报告《货币政策巨变再次确认,重申十年国债3%,人民币汇率7》。

5、对于资本市场,依然重申海清FICC频道的核心观点:“十年国债下至3%”、“人民币汇率贬至7”。

对于债券市场,海清FICC频道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大多头”,我们先后提出了“2018年最好、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十年国债3.8%闭着眼睛买”、“两阶段行情,第一阶段4%至3.7%,第二阶段3.7%至3.4%”,“十年国债下至3%”,随着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巨变,2018年实现前述全部目标的确定性越来越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海清FICC频道最早提出“人民币汇率贬至7”。汇率已经不再是制约中国央行的因素,在中美经济走势分化、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元升值周期下,中国政策层绝不应重演2014-2016年的“弃外储、保汇率”悲剧,而是应当效仿欧洲、日本,允许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进行贬值。在中国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不应当成为市场恐慌的因素,反而可以大大改善中国在贸易战中的被动局面,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汇率适度贬值对于中国利大于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