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戰鬥機:空中之王

戰鬥機:主要用於奪取制空權的軍用飛機

戰鬥機,也稱殲擊機,為航空兵空戰的主要機種。戰鬥機主要用於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飛航式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也稱殲擊機。

戰鬥機具有速度快、上升快、升限高等優越的飛行性能,此外還具有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等優點,現代的先進戰鬥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成為航空兵進行空戰的主要機種。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戰鬥機主要用途為奪取制空權。戰鬥機的主要任務是與敵方戰鬥機進行空戰,奪取空中優勢(制空權)。其次是攔截敵方轟炸機、攻擊機和巡航導彈,還可攜帶一定數量的對地攻擊武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根據戰鬥機的不同用途,還可將戰鬥機分為空中優勢戰鬥機、截擊戰鬥機、戰鬥轟炸機、護航戰鬥機、強擊機和多用途戰鬥機等。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中國戰鬥機數量多但部分機型落後,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中國戰鬥機從仿製到自主研發,從落後到世界第一梯隊

從簡單仿製到自主研發。中國國產戰鬥機經歷了從簡單仿製外國機型到完全自主研發的過程,中國空軍自1949年成立以來,迅速開始了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從仿製蘇聯的米格系列戰鬥機開始,此後的幾十年內,逐漸開始自主研發,最終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關注“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報告。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從相對落後到世界第一梯隊。中國戰鬥機的研製相較西方晚了十幾年,並且初期是以仿製為主,導致中國戰鬥機的發展受制於人。

60年代的中蘇關係趨於冷淡更加延緩了中國戰鬥機的發展步伐,使得中國在研製完殲-7和殲-8後,經歷了近20年的真空期,直至21世紀,從殲-10、殲-11到殲-15、殲-16,再到第四代戰機殲-20的列裝,標誌著中國戰鬥機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中國戰鬥機總量大,但存在主力機型落後和譜系不全等弊端

2017年中國戰鬥機總量大,但主力機型尚處在過渡階段。

根據MilitaryBalance2017的數據,中國現役戰鬥機總量2017年居世界第二位。但從各機型裝備數量來看,按傳統四代法劃分方法,二代機約佔37%,三代機約佔32%,另有20%屬於攻擊機,更為先進的三代半戰機和四代機仍處於快速列裝的初期。而美國主力機型已幾乎全部完成了三代機和四代機的換裝。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中國戰鬥機型號豐富,但譜系不夠全面。

根據MilitaryBalance2017的數據,中國現役戰鬥機從譜系來看,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佔比約34.42%,與美國的73.27%相比仍屬於較低水平,並且擔負著低空突襲支援任務的攻擊機只有強-5和殲轟-7兩款較為老舊的機型,與美國戰鬥機家族“高空火力壓制、低空突襲支援和電子干擾”的全面作戰體系相比,譜系還不夠全面。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戰鬥機各軍種分佈不均,艦載戰鬥機數量少。

根據MilitaryBalance2017的數據,從戰鬥機的軍種分佈來看,中國空軍戰鬥機佔有量超過85%,海軍航空兵只擁有15%。

艦載戰鬥機在佔比和數量上與美國海軍航空兵均有較大差距,主要是由於中國目前航母數量少且單航母容納艦載機數量少,隨著中國海軍力量建設從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海軍將進入多航母時代,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需求將持續增加。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空軍向攻防兼備轉變,海軍航母戰鬥群雛形初現,中國戰鬥機未來空間廣闊

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新一代戰鬥機將加速列裝。受制於起步較晚、關鍵技術缺失、作戰經驗較少、臺海遺留問題等原因,中國空軍建軍思想長期停滯於國土防空理論階段。

進入21世紀中國對於蘇-27/30系列戰鬥機的引進,殲-16、殲-20的服役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高速發展和變革階段,逐步從純粹的防禦型空軍,發展為建設“攻、防兼備型”的空中力量,多個空軍戰略均提出要提高空中打擊/進攻能力,加快新一代先進戰鬥機的列裝。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先進戰鬥機能夠保證制空權,是展開空軍戰術部署的重要前提。

掌握了制空權,就能限制敵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戰鬥活動,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動自由,使陸、海軍的作戰行動得到有效的空中掩護,國家重要目標不受敵方航空兵的嚴重危害。而戰鬥機是空中格鬥、保證制空權的主要武器裝備,是展開空軍戰術部署的重要前提。

中國航母戰鬥群雛形初現,殲-15艦載機逐步具備戰力。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遼寧艦”入役的5年內,殲-15艦載戰鬥機多次跟隨航母戰鬥群出海訓練,先後進行了首次降落、滑躍起飛、空對空、空對艦實戰打擊演練、空中加油等訓練,目前已經逐步具備戰鬥力。2018年3月28日環球網報道,中國海軍40餘艦簇擁航母在南海行進。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第二艘國產航母開建,未來艦載戰鬥機需求不容忽視。據中國軍網2018年5月13日報道,首艘國產航母從大連造船廠啟航,赴相關海域執行海上試驗任務,主要檢測驗證動力系統等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據新浪網4月5日報道,國產航母通過內部結構優化設計,可以搭載多達36架殲-15戰鬥機,比“遼寧艦”多出一半,未來國產航母對於艦載戰鬥機的需求巨大。

此外據新浪網2018年1月2日報道,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003型航母已經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還將配備電磁彈射器,未來第二艘國產航母的艦載戰鬥機需求也不容忽視。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戰鬥機產業鏈

戰鬥機產業鏈圍繞飛機平臺展開。上市公司覆蓋原材料、零部件製造、分系統和整機總裝,以及維修檢測和培訓等環節。

國內戰鬥機整機總裝與總設由中航工業旗下企業和研究所完成,原材料、零部件製造、分系統則有眾多國企、民企參與。

總裝負責機體建造以及各個系統集成,總設負責戰鬥機的整體設計與研究。

軍工行業:中國戰鬥機未來換裝需求廣闊

分系統由系統供應商分包完成,集成度較高。分系統包括動力、航電、機電、武器等系統。高集成度的分系統技術含量高,盈利能力強。

部件分為機械結構部件和電子元器件,非軍工集團企業參與程度相對較高。機械部件包括機體結構件、發動機結構件、旋翼、起落架、玻璃、軸承、輪胎等;電子元器件包括連接器、傳感器、特種線纜。

原材料分為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兩大類,非軍工集團企業參與程度相對較高。金屬材料主要是鈦合金、鎂鋁合金、高強鋼,用於機體結構件、發動機結構件、剎車副等;非金屬材料為複合材料,用於機身材料、機翼材料、旋翼材料。

戰鬥機的測試、維修等服務領域屬於軍備後勤,民營上市公司參與度相對較高。(廣發證券:胡正洋,趙炳楠)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