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和美国巨头都支持,百度Apollo想不成功都难

中国搜索引擎巨擘百度(Baidu)主办的第二次年度AI开发者大会Baidu Create 2018于本周在北京举行,其受重视程度俨然更像是在美国硅谷举行的Google I/O或是Apple开发者大会。 对于中国本地数以千计的技术开发者来说,这场大会当然是必须参加的,但现在它也获得了英特尔(Intel)的青睐,成为半导体龙头推广技术、宣传策略伙伴以及在中国市场之最新进展的舞台之一。在今年Baidu Create上,Intel/Mobileye宣布Mobileye的责任归属安全(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RSS)模型,将被导入百度的开放源码自动驾驶车辆平台项目Apollo以及商业Apollo Drive计划。

Mobileye将RSS视为在人工智能(AI)时代提供“可保证安全的自动驾驶车辆决策”之关键;更具体来说,Mobileye最近坦承,因为以AI为基础的自动驾驶车辆运作是机率性(probabilistically)的,因此可能会出错。

为了减少AI驱动自驾车的不安全运作,Mobileye表示其RSS模型有两套独立系统:其一是根据强化学习的AI,会建议自驾车的下一个行动;其二是根据正式确定性系统(deterministic system)的“安全层”,能覆盖不安全的自驾车决策。英特尔表示,百度是第一家“公开”宣布采用RSS模型的公司。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车用技术研究总监Egil Juliussen表示,百度的Apollo现在获得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将会让RSS模型成真,有助于加速其市场采用,以中国为起点。”而在Baidu Create上,百度也宣布了采用Mobileye的环景计算机视觉开发工具包(Surround Computer Vision Kit),做为其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在短短一年之内,百度的Apollo平台已经有超过100家公司签约,并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包括在开放性自驾车平台上的车用资通讯(telematics)等新功能。Juliussen指出,百度的Apollo平台招募到的新支持者,包括许多西方科技业与汽车电子领域巨擘如Nvidia、英特尔、ZF、Bosch与Continental等:“这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上述科技领域的支持者,百度的开放性自驾车平台对国际车厂来说重要性又是如何?藉由在汽车产业领域推广“类Android”的开放平台,百度──甚至说中国──能否真正在自驾车/电动车产业上超越西方?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界高层最近告诉我们:“是的,百度正藉由Apollo取得大幅进展,但问题在于,百度会打造车辆吗?谁会真正生产Apollo汽车?”

不过Juliussen并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在西方的领先一线汽车业者与科技厂商,已经积极生产采用Apollo平台的模块,中国本地的车厂会发现很容易打造Apollo平台的自驾车/电动车。他指出:“一开始会出现的是针对中国市场的中国本土车辆,但中国本地厂商会在接下来五年左右的时间开始出口那些车辆;首先那些车辆可能只会锁定低阶市场,这只会让他们掌握市场的一小部份,但接下来十年他们将进军高阶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Apollo项目不只是硬件平台,百度正在将软件平台添加于其上,将会有丰富的应用程序,这不只将为西方科技业者提供机会,也是中国当地软件业者的机会;Juliussen解释,因为他们能将自家的视觉类算法添加进去,这让中国能拥有采用本土打造之AI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

此外,英特尔也利用Baidu Create场合展示其一系列AI相关技术,包括以Movidius视觉处理单元启动的新型AI摄影机Xeye,还有百度计划提供利用英特尔FPGA的工作负载加速(workload acceleration)服务,以及百度的深度学习框架PaddlePaddle。英特尔表示,百度的PaddlePaddle现在已经针对Xeon可扩展处理器优化。

编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