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六不治」怎樣理解?

“餘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桓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在張仲景的心目中開創醫學的不是傳說中的黃帝歧伯,而是“六國之時”的扁鵲,張仲景窮其一生踐行扁鵲開創的醫學和“利天下”精神。《史記.扁鵲傳》記載扁鵲的真實姓名叫秦越人,是春秋末期的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師承於長桑君,精通醫學,遊歷諸侯各國進行醫療活動,能夠根據各個諸侯國的實際情況開展內科、婦科、兒科、老年病科,根據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醫療方案,精通湯藥、針灸、返神、按摩等醫療技術。《史記.扁鵲傳》中記載扁鵲救治虢太子屍厥,採用了針灸、按摩、湯藥、返神,熱熨的綜合治療方法,充分的展現了扁鵲的醫療技術和當時的中醫藥學的水平。扁鵲望桓侯之色的故事出自於《韓非子.喻老》,韓非子為了說明“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的道理而根據某個傳說改造出來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經過太史公的改造用來表達扁鵲高超的望診修養,也充分的說明了醫學的侷限性和有病早治的醫學思想,這樣的主張與扁鵲開創的中醫藥學思想是十分契合的,所以被太史公收錄在《史記.扁鵲傳》中。扁鵲根據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總結了著名的“六不治”,這是說這六種情況是醫學無能為力的,而不是醫生不給予治療。

扁鵲“六不治”怎樣理解?

《史記.扁鵲傳》:“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1.驕恣不論於理者,一不治也。

驕,無禮為驕,恃己凌物為驕。恣,縱也。

有些人依仗自己的權勢、地位或者財富放縱自己的性情,無理取鬧,輕慢侮辱於人,對待保障自己健康的醫生也不例外,給這樣的患者進行治療輕則拳腳相加,重則喪命。

扁鵲望桓侯之色的寓言故事中,扁鵲三番五次不厭其煩的勸說齊桓侯有病要儘早進行治療,齊桓侯以為扁鵲是好利之徒,不準扁鵲給他治療,並且日益怠慢扁鵲,這種行為首先是耽誤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從而造成更大的疾病,甚至是喪失生命的代價。在齊桓侯感到病痛之時,急忙請扁鵲,這個時候病情已經是不可逆轉了,即便是扁鵲這樣高明的醫生也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不妨設想一下,當時如果扁鵲沒有遠走他鄉,而被桓侯派去的人找到為桓侯治療的話,一定會被害。

“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病人是自己健康的主人,病人與醫生之間必須嚴密的配合才能使病人的健康得以恢復。如果在臨床治療中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醫生的治療,不遵守醫囑配合治療的話,即便是最好的醫生也不會使病人恢復健康,甚至會耽誤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危及生命。

扁鵲“六不治”怎樣理解?

2.輕身重財者,二不治也。

人們拼命地工作無非是讓自己的生活條件更加優越而已,在積極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必須要明白只有保持健康的身體才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條件有改善的機會,沒有健康的身體,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是枉然的。

前些時日,有人跟我說在四十歲之前要努力奮鬥,到四十歲之時要有好的房子,好的車子。為了這個目標,他夜以繼日的工作,熬通宵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我想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不是他一個人而是現代年輕人普遍的想法。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不可能脫離天地而獨立生存,所以天地自然的環境變化對人體有重要的影響。我國古代的先民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重要的原則,所以中醫學認為人體與天地自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於天地自然渾然一體而存在著密切的交流。科技無論如何發展,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是不可改變的,所以人們只有適應天地自然環境的變化之道才能更好更長久的生活生存下去。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自然萬物有著生長化收藏的過程。人們如果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只有去適應這種自然環境的變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是人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我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必須要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夠使我們的辛苦努力和擁有的財富更有價值,也是維持家庭幸福的必要條件。

3.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吃飯,穿衣是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的瑣事,其中也有著很重要的養生保健道理,如果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很難保持健康的身體,導致疾病纏身,痛苦不已。

首先說衣服的穿著。一年之中有寒暑變化,冷了都知道多穿衣服,熱了都知道少穿衣服,這是人們的常識。隨著人們審美觀的變化,衣服樣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女性衣服樣式的變化最明顯。低腰褲,吊帶裝,超短裙等等衣服樣式現代是常見的樣式,並且現代女性以此為美,卻不知這種衣服的穿著會導致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低腰褲,露臍裝的這種裝束會暴露人體兩個重要的穴位,一個是位於臍下一寸半的氣海穴,一個是位於第二腰椎下的命門穴。這兩個穴位暴露於外,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可以使人體下焦受寒,腎氣受到損傷,女性的痛經,閉經,宮寒不孕以及多發的胃腸道疾病,腰腿痛,股骨頭壞死等疾病均與此有關。吊帶裝則暴露的是胸骨柄之上的天突穴和第七頸椎下的大椎穴,這兩個穴位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襲會導致頸椎病和頻繁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其次我們說說飲食的問題,隨著交通的發達,物流交換越來越頻繁,快捷,人們的飲食日趨多樣化,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域出產的作物和水土等是適合當地的人們的體質的,這種作物未必適合其他地域的人的體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說的就是不同地域出產的作物性味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人也存在著體質的差異。淮南之人可以用橘子當做水果食用,淮北之人食用之後可能會出現不適感,這種情況是由於淮南和淮北之人的不同體質導致的,中醫也正是採用這種食物的偏性來調整人們的體質,維護人體的健康的。

“食其時百骸理”。人們的飲食除了要遵循地域的習慣以外,還需要遵循季節的規律。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作物,這個時節的作物也與這個季節的人的身體狀況是適合的。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錯季蔬菜等作物應運而生,大大豐富人們餐桌的同時也同時導致了健康問題。例如西瓜是夏天出產的水果,夏天人們食用可以用來解暑消渴,如果冬天人們食用的話會導致胃腸痙攣等疾病就是很好的例子。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在食物多樣化的同時必須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感受,現代很多疾病的產生其實都是吃出來的疾病。我國古代先民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把“五穀為養”放在第一位,五穀雜糧是最好的藥物,其他食物可以食用,但是必須要有節制的食用。養生不是補充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等保健品,更不是長期的服用藥物。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長期服用藥物會損害人體內臟功能,內臟功能受到損害是非常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

“謹和五味,安和五臟”是中國古人留給我們寶貴的經驗財富。中醫學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性味,不同的性味對人體的影響是不同的。日常生活中,在強調食物多樣化的同時更應該注意不同性味食物之間的搭配,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人體健康的身體。

衣食不能適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吃穿缺乏,例如乞丐以及護理不佳等。這種情況由於衣食用度得不到保障,正氣得不到及時補充,不能抵禦邪氣侵襲,這種情況也是醫學無能為力的。

扁鵲“六不治”怎樣理解?

4.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

並,在這裡是一個通假字,通“屛”。人體陰陽之氣互相格拒,五藏之氣躁動不安是非常嚴重的臨床情況,往往是病人的臨終表現。

扁鵲望桓侯之色的寓言故事中,扁鵲苦口婆心的勸說桓侯有病要早治療,桓侯聽不進去扁鵲的良言相勸,等到桓侯感覺到身體嚴重不適感的時候已經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桓侯的疾病發展到這個階段已經不可救藥,就是扁鵲所說的“陰陽並,藏氣不定”的嚴重階段,這個階段的疾病即便是現在的醫療手段病人也不免於死的悲慘結局。

在臨床上這樣的病例還是經常可以見到的,我們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一個是擴張型心肌病,心功能三級的患者,患者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出現的情況是面紅茹妝,言語亢奮,高度水腫,這種臨床病情的出現就預示著病情的嚴重,是陰盛格陽的表現,病人果然在凌晨時分突然心跳驟停,搶救無效。還有一例是慢支肺,肺心病,肺性腦病患者。患者在疾病的病危階段同樣出現了完全相反的兩組症狀,譫語,躁動,嚴重氣喘,同時伴有意識喪失,水腫。以上這個病例都是“陰陽並,藏氣不定”的表現,疾病發展至這個階段往往是醫生無能為力的階段,只能是徒增悲嘆而已。

5.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

形羸,指的是病人已經非常的瘦弱,疲乏,吃飯喝水的力氣都沒有了。這種情況往往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現的惡病質,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如腫瘤性疾病以及其他導致飲食障礙的疾病。這類病人由於機體嚴重消耗,胃腸道蠕動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嚴重受損,俗話說“肚裡沒病死不了人”就是這個道理。當人的飲食消化功能出現嚴重受損的時候也預示著人的疾病已經非常嚴重了,吃不下去飯也就無所謂吃的下去藥的問題了。有人說現在的醫學這麼發達,可以依靠靜脈點滴等手段進行治療。誠然,現在的醫學手段多樣,可以進行靜脈點滴治療,但是患者在這個時候往往是經不起靜脈輸入大量的液體的,原因是機體出現了巨大的能量消耗,機體的臟腑器官能量供給嚴重不足,臟腑功能當然會受到嚴重的損害。如果在這個時候靜脈輸入大量的液體會出現內臟功能急劇衰減的情況,反而加快了患者的死亡,這種情況也是醫學無能為力的。

6.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任何疾病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現象,都是身體長時間的內環境不平衡引發的。也就是說身體發生任何疾病都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長時間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絕對沒有無原因的疾病。既然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當然也就是可以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進行預防的。我們說的預防不是說現在的“打預防針”,我們說的預防是說在平時注意飲食調節,順應寒暑的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進行適當的鍛鍊以及在天氣劇烈變化的時候適當的躲避以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等。當疾病發生的時候及時進行治療,不要等到疾病發展到嚴重的階段在進行治療,那個時候可能就已經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了。

巫,指的是巫術,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香道”,“看香”。人體是一個嚴密精確的組織,都存在自我調節機制,只有自我調節機制不能調節的時候疾病才會發生。也就是說,當你發生疾病的時候,你的身體可能已經準備了好長時間了,這些都是你在平時的生活中積攢的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發生疾病的時候應該尋找的是醫生的幫助而不是“神漢”“巫婆”的瞎折騰,他們對疾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有可能導致疾病的加重,這個時候求神拜佛也不是明智的選擇。

扁鵲說以上六種情況是醫學無能為力的,後世的醫家在扁鵲“六不治”的基礎上還有“十不治”的說法。也就是:“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無瀟灑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廣生煩惱,三也;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計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盡成荊棘,五也;廣行殺戮,六也;寢興不適,飲食無度,七也;諱疾忌醫,使虛實寒熱妄投,八也;多服湯藥而敵腸胃,元氣漸耗,九也;以死為苦,然後以六親眷屬長生難割捨之想,十也”。

醫學能夠幫助人保持健康狀態的範圍其實是有限的,只有我們平時積極進取的同時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無論是困境亦或是逆境保持一份心裡的寧靜才能遠離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