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读《左传》,在“僖公八年”中有一条“史记”:

“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郑伯乞盟。”

意思是,鲁僖公八年春天,以齐桓公为首且有周王室特使参与的诸侯朋友圈,在洮这个地方会盟,商谈的主题是如何安定周王室,因为,适逢王子带正在都城洛邑作乱。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洮地会盟

此文不关心这些,只聚焦于“洮”。洮是地名,它的北边当时属鲁,南边属曹,在今天山东鄄城县的西南部。

鄄城这个地方,对于当今游客而言,可能不出名,排不进中国必去之地榜单,大约连知道湘西吊脚楼的人也比知道鄄城的多数倍。

可殊不知,这里是先秦古邑,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称。

在鄄城境内出土的文物,可探源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便可追溯到六千年四百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所以,对中国古城探秘有兴趣的游客,必然会对鄄城感兴趣。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鄄城又是著名的尧舜之乡

就在古鄄这片土地上,人类远古先祖华胥、伏羲、女娲,还有颛顼、尧、舜等,都曾在此长期生活。《山海经》记载:“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泽”,《太平御览》又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因此,此处是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

《吕氏春秋》里还有这样的记录:“尧葬谷林”,说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写下:“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也正是由于有这么多史册背书,所以鄄城人现在是无比骄傲地说,鄄城又是著名的尧舜之乡。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诸侯会盟常来之地。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先后六次在鄄城与各路诸侯会盟。 僖公八年(前652年)的会盟只是其中一次。

鄄城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32年,在甄城发生了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即在鄄城西南地区展开了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在这次战争中兑现了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楚国大将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结果被晋军歼灭两翼,使楚军大败,最后自己也羞愤自杀。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这里还是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孙膑,字伯灵,齐国鄄邑人,故乡就在今天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师鬼谷子学兵法,后在魏国受庞涓陷害被割去膑骨,由齐使救出,并被齐威王拜为军师,助齐帅田忌败魏军。周显王十六年(前353)于桂陵大败庞涓,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例。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于马陵诱歼魏军,杀死其统帅庞涓,即著名的马陵之战。孙膑晚年退隐鄄邑孙家花园,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写作《孙膑兵法》。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孙膑故里

孙膑死后就葬于村北。明代,孙膑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1990年在村北向阳河东岸出土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亿城寺墓碑一块,上刻“膑墓址深邃”,经专家多方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

另外,曹操任兖州牧时 鄄城屯兵四十万,并以鄄城为根据地完成了统一中原大业。三国魏皇初二年(221年),曹操第三子曹植被封为鄄城侯,次年晋封为鄄城王。植筑台读书,吟诗作赋,品茗会友,故名读书台。后徙为陈王,死后谥号“思”,故此台又名“陈思王读书台”,今日鄄城的景点之一。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曹植墓

无鬼查阅了一下,鄄城境内还有很多历史人文景点,比如胥部落遗址、帝尧陵、丹朱城,以及舜耕历山遗址、羊左全交合葬墓等。另外还有庄子钓鱼台,鄄城八大景之一(钓台阴雨)。据说战国时期庄周曾在此垂钓悟道,那篇著名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大约就是在这里钓鱼时打下腹稿的。其中的对辨真是很有意思,不妨再次重温: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庄子钓鱼台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说了这么多,肚子饿了。无鬼查寻了一下,鄄城这个地方有种传统小吃叫壮馍很有名,是一种带馅的椭圆形煎制饼食。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春秋故事经之四——古鄄

壮馍

千年历史古鄄,很值得一游,难道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