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in 創始人王軍:垂直SaaS究竟是怎麼爆發的?

Testin 創始人王軍:垂直SaaS究竟是怎麼爆發的?

PaaS、SaaS,無論是平臺即服務,還是軟件即服務,為什麼突然會在2016年成為高頻詞彙?

很多人只看到了VR、AR、AI、無人機、智能手機、智能硬件,一波一波讓普通人覺得炫酷屌炸天的東西;卻沒發現,目前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主旋律是移動互聯網的轉型,最大的用戶是企業。

所以才有了李中堂說的“互聯網+”。

虧損了二十年的亞馬遜在2015年首次扭虧為盈;微軟在以PC操作系統、Office現金牛業務發生大滑坡的情況下,Azure企業業務及時堵住了財報窟窿。就連華為也發現傳統的運營商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在各地公私機構都存在雲計算基礎設施的龐大需求,三大業務中,今年企業服務的收入增長開始超越消費者業務。2016年10月13日到16日,前身是阿里開發者大會變成了雲棲大會,不同於直面普通人的消費電子展,有各種新酷炫的科技,雲棲大會是一場“服務企業的企業”唱主角的峰會,背後撬動的是上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市場。

這個冬天,企業服務市場,正在悶聲發大財

為什麼企業服務市場一下子爆炸開來?先看一組數據:

歐美企業級服務市場和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規模的對比。歐美有2700多萬家企業,企業級服務領域的三家領軍企業Oracle、SAP、Salesforce,市值總和在3000億美金左右,美國市值過百億美元的企業級服務公司已經超過十多家,市值過十億美元的公司超過了一百多家;中國有3000多萬家企業,市值靠前的用友、東軟、金蝶加起來總值不到100億美金,其中過10億美金的SaaS公司更是一家都沒有。

再看另一組數據:在美國消費級市場和企業級市場的投資比例是6:4,在中國這個比例是8:2甚至9:1。

雖然近兩年來,企業級服務市場受到資本的一些關注,融資案例逐漸增多、融資金額逐漸增大,但是在總量上仍然很小。 目前的企業級服務市場好比黎明前,前景光明,但是道路很曲折,其中最大的困難在於用戶的認知度低,市場仍然處於教育期。 在很多巨頭看不見的空隙裡,填好坑的垂直SaaS,都處在悶聲發大財的狀態。美股今年Twilio的上市,僅僅靠十多年跟全球各地不同的運營商打交道,擁有了整合通訊資源的能力,連WhatsApp這樣本來應該自己做通訊API的公司,也集成了它們的服務。Twilio今年的股價,比獨角獸還獨角獸。

Twilio 做細分領域的垂直SaaS,只在一點發力,(這個點還是基礎服務——通訊)壘起了非常深的壁壘,這是資本看好的原因。在中國,要複製Twilio的神話,還有哪些機會? 雲測Testin同樣也是看中測試這個被遺忘的角落,買幾千幾萬臺機器做大規模測試做起,在另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服務測試上深耕,構築了很深的護城河,國內國外都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企業。

Testin 創始人王軍:垂直SaaS究竟是怎麼爆發的?

服務互聯網+,從外包到垂直SaaS的演變邏輯

那一批不懂什麼是“線上連接線下”,資產重步伐不夠靈活的公司,要想學習互聯網公司的“扁平”,仿效互聯網公司構成再重新再組織一套開發團隊?

這是最笨的做法。往往結果也是隻學其“形”而非其“神”,管理風格大相徑庭,而成為失敗的試驗。

你要開發一個線上站點,開發一個微信商城,從零開始搭建?人家已經走過了一趟,踏遍了所有的坑,你迭代不夠、時間很短、方案不成熟,自己做的意義在哪呢?如果有公司可以提供成本更低、質量更好的方案,是不是很快就能產生依賴。

傳統公司轉型互聯網+,打通線上線下,會面臨的問題:數據安全、應付大規模併發、穩定性和多平臺兼容性。還有,傳統公司不知何為“用戶體驗”。 開發產品要有互聯網級的用戶體驗,最低成本最快時間達成,是使用有現成的高效工具,而不必完全照搬現有像聯網公司的架構。

外包是很好的選擇。但是隨著程序員人工成本的上升,使用外包和自僱成本越來越接近,而大多數非技術出身的項目經理都不明白:IT人員並非即插即用的模塊組件……總是要有一個提前期——根據項目的複雜度不同,有時需要數月——在真正富有成效的工作之前,新僱員需要熟悉和理解系統及業務需求。

提供一個基礎設施、一個API ,前者就成為了標準雲服務。但是將智力資源重組,將各細分領域的專家聚攏,按需按次提供精準服務,是不是未來的進化方向?

滴滴調動了閒置資源,重組了車、人、客戶資產和價值產生鏈條,通過弱化所有權、強調使用權,增加了價值產出降低了成本,因而衝擊了傳統的出租車公司。同樣的道理,服務於開發鏈條的眾多細分雲服務中,很少有項目還把程序員(專家)、企業、開發者的結構重構,讓整個成本降低,效率更高。直接對App質量負責的測試環境,Testin 正在推出的“眾測”,已能滿足不同行業、領域的精準測試需求,價格還更低,用過的企業都欲罷不能,甚至直接把我們平臺註冊的專家挖過去。

眾多像Testin 這樣服務開發鏈條的垂直SaaS,未來很可能成為企業的“自來水公司”,它有水庫這個大蓄水池,聚攏了企業需要的開發環境、智力資源、開發工具,有淨化設備讓優秀專家脫穎而出,有管道提供不同細分行業的精準需求。這比很多互聯網公司和轉型互聯網+的企業,重新挖一個蓄水池,要省力高效的多。而且企業服務作為一個極為龐大的市場,這樣自來水公司,未來演變成獨角獸乃至巨無霸的概率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