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事繪畫藝術要先有理論——所謂理性認識,然後再充分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否定舊我,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高層次。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繪畫,起初是描摹大自然,然後“生化”(即提高與創造)。生化的本領得自作者內心的修養,一個畫家在藝術上成就的大小,就看其人修養之高低。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繪畫須通“心靈”,須得“機趣”,此四字,論及者寡,能做到者更少。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我的繪畫最大的特點是描寫大自然的性格。在理論上,一幅創作是作者全人格、全生命力的表現,我努力想做到這一點。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繪畫一道有兩個要素,一是性靈,二是學問。無性靈不能駕馭筆墨,有學問才能表現思想。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必須於性靈中發揮筆墨,於學問中培養意境,兩者是一內一外的修養功夫,筆墨技法是次要的東西,繪畫光講技法就空了。有人光講意境,無學問來培養,則是句空話。然而如沈石田、文徵明,學問雖好,但缺乏性靈,筆墨也會落空。八大、石濤有學問有性靈,可稱雙絕。性靈是根蒂。治學當治本,不應治末。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畫畫友兩種境界,一是“畫”,一是“寫”,“畫”是描畫,“寫”是表現,寫胸中逸氣。繪畫藝術離不開“寫”,但觀古今畫人之作,大多是“畫”而不是“寫”。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我死之後,我的畫定會光輝燦爛,那是不成問題的。”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徐悲鴻的馬過熟,都是那一匹,畫窮了。”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關山月畫的梅花,像是從窗口看出去的景,等於照相機鏡頭的功能。畫面有些像過去村姑剪紙梅花,一個方框框填滿,無佈局,無組織,無境界,無意趣,無動人的內容,無驚人的技能,不是內心先想一種情景再來畫,而只是濃、淡兩層點起就是了。無意境不能成一幅畫。”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對物寫照,不論山水、人物、花鳥,均宜描寫具象,個別特徵,形質俱肖,不宜太抽象,普通泛泛為之,此為一定律。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大膽揮寫,細心收拾,能得奇趣。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寫意畫,是在寫字,不在畫,要量寡而質高,寫是寫其意趣耳。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用色不宜多樣,一幅之中青黃雜沓,失去韻致和樸實,華則易俗。色以輔筆墨,不可依靠色彩而惑人自惑。要色與墨兩無礙,色有深淺明晦,以求色之變化,使山水增輝。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屢改者面貌,不變者精神。人工熔爍,技術尚焉,掇景發興,胸臆尚焉。二者相濟,方臻美備。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學畫之法,初起時當棄其粗心,養其耐心,而能取形準確。若粗心未去,步法步驟,必失其真形,成之表面,久之落於形式,流為習俗,深入於心,難於救棄。反之,自矜其手腕明敏,心眼慧聰,一當動筆則弊端百出,而為終生之害,縱令老年知之,悔之固已晚矣。假使初學之時,有耐心去粗心,不求速效,從根基上下死工夫,筆筆到堂,處處用心,看自己習作較諸別人,看別人之作證諸自己,何處為是,何處為非。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雲林以渴筆取妍,餘以溼筆取拙,昔人有云:“渴者清,溼者濁。”餘以為寧拙濁而勿清妍,拙濁渾厚華滋,清妍淺薄枯窘。平淡蕭灑,能意氣宏調者為上,不如此不足以言筆墨之妙也。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破墨法與臥筆皴為古人所無,是我自創之法,對於西昌、西藏、茂汶等地山形恰到之皴,生等須當緊記。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染山水不宜用筆刷,只宜用筆點染或皴染,刷則使墨氣有損,點、皴可以增其渾厚,亦無損於墨色也。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用色宜細心思考後方行,不可盲目亂作一通,用色不在多,而在於一色之中能有變化,有深淺明晦。一幅之中用色以助其山川之靈活,不當反而成為贅疣也,要色不礙墨,墨不礙色。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凡最高境界,不但在筆墨之內,而且要在筆墨之外。而意趣深厚,原不是依色量和墨量之多寡而定,然筆墨之內是有窮盡的,而筆墨之外是無窮盡的。

中國畫為什麼不叫風景畫而叫山水畫,是著“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故山為靜,水為動,因之山水講動靜陰陽,而不叫風景畫者在此。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畫之雄強、超逸,能手而已;至於平淡、天真、無跡可尋,故曰淡然無極象而美從之。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文以達心,畫以適性,適性而真畫出焉。

陳子莊論畫:徐悲鴻畫的馬都是一匹!

古人忌用溼筆,以為溼則掩其筆鋒。若能畫大畫用溼筆積水法,則層次深邃,韻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