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第一弹丨什么是执行难?什么是“执行不能”?

问答·第一弹丨什么是执行难?什么是“执行不能”?

基本解决执行难既是法院捍卫司法权威、推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司法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法院具体的执行实践当中,经常会遇到群众无法正确区分“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情况。今天,小编就为您科普一下“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区别。

什么是执行难?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受到政治、社会、经济、舆论等影响,以及执行行为不规范,致使当事人胜诉权利难以及时实现、无法实现或者无法全部实现,主要表现为“四难”: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问答·第一弹丨什么是执行难?什么是“执行不能”?

什么是“执行不能”?

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穷尽现有的各种执行措施和手段未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或对被执行人财产强制处分后再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从而无法实现或无法全部实现申请执行人债权的情形,是当事人自身需要承担的商业风险或法律风险。

问答·第一弹丨什么是执行难?什么是“执行不能”?

如何防范“执行不能”风险?

“诉讼有风险,执行亦有风险”。要想防范“执行不能”风险,当事人应该树立几种意识:

一要有市场风险意识。无论是在商业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市场风险意识也必须随时保持。

二要有财产保全意识。从决定启动诉讼程序开始,应积极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有效的防止对方转移、隐匿、毁灭财产。

三要有继续举证意识。申请执行人要消除“向法院申请执行后什么都不管了”的错误思维,应当积极查找并主动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确切下落和可执行财产线索,切实配合好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

四要有执行底线意识。就发生纠纷的老百姓而言,要心存一颗宽容之心,不要轻易就选择用司法强制力去实现的权利,可以先尝试用沟通协调的方式去感化对方,用对话代替强制。

问答·第一弹丨什么是执行难?什么是“执行不能”?

如何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

视频加载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