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反复、明确、反馈,我需要做的目标四原则

请注意:


在去木梨硔之前,跟李老师通了一个通电话,聊了一下最近近况。换一个城市,没有过往的包袱,期许未来的发展。过去的几天,整个团队在培训师的带领下,开始去尝试对于目标的拆解。原则很简单;

高效执行四原则:

第一原则:专注于至关重要的目标;

第二原则:贯彻引领指标;

第三原则:设立激励性的记分牌;

第四原则:建立定期责任汇报机制;

在我看来,就是把目标按照合理标准统一拆分,建立反馈闭环。管理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但这是一种新的形势,不过,也是可以借鉴的方式。当然,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去做。

在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貌似“简单”的原则。即使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多人对于它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目标的定义不明确、弄不清引领指标和目标、记分牌是否足够坚定、汇报机制是否够精简。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带着过往的经验,而这些“成熟”的经验,往往跟一些大道理背道而驰。例如,大部分会相信天赋。但大部分成功的人更愿意相信努力。而我更喜欢的一句话是,

以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未来一个月,是挑战我的方面,就是将四个原则进入我的团队中。让他们一起成长。

一个公司、团队、个人,战略落地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往往我们在年初给自己或者公司树立的目标,却无法好好落地。为啥呢?往往计划太高,或者日常的事情旋风击溃你的至关重要的目标。

当然,我从来都认为,你不去做一件事,在你的潜意识中就已经把这件事情优先级降低。例如,你每天都想好好学英语。为啥你天天打游戏,没背单词呢?不是因为你觉得它不重要,甚至你觉得它会给你职业生涯带来很多帮助。至少你的潜意识没有接受。如果现在你的工作环境是全英文,你才不会天天背单词呢?因此,重要与否,看行为。

如果能够给你的日常空出一下时间来专注至关重要的目标,你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这部分的含义。有一种方案,在互联网里很流行。别说什么行不行,先去做做看。做了,你就知道行不行,喜不喜欢,重要不重要了。哪里那么多的纠结?

要么做,要么不做,纠结犹豫,才是原罪


原则一:至关重要的目标——专注,是一门学问

我们的注意力有限,无法做那么多事情。

乔布斯永远做单线程的事情。我也承认,我只是单细胞动物,简单直接。

曾经遇到一个团队,让我同时处理三个并行大项目。我倒是拼尽老命写完方案,那结果呢?wiki上依然保留我的文档,却已然无人问津。更加不用说,这个大团队同时并行10个大项目,忙的人仰马翻,却也是一事无成。

专注是一个技巧,非常重要。Facebook扎克伯克,一年也只给自己定一两个目标。大部分多目标的人,你就省省辩论。估计,完成度很不高的小目标。


原则二:引领指标——日常操作,反复重复

这是一个我很受启发的一个概念。我曾无数次无法理解,甚至恐惧达到目标。因为目标过于理想,后置,甚至是无可控。

你说转化率提高3%,就是3%吗?哪怕渠道一个动荡,所有的一切就改变。而一个团队或者个人的日常行为,最好是一个确定的。因为不确定,只会带来你的行为纠结。劳心力,劳体力。

那天,我开窍了。高手是怎么成功的,他们是看着目标吗?春上村树,是一直盯着诺贝尔文学奖吗?当然不是啦。他是天天盯着每年出书吗?一半对了。他做的是每天规定写多少字,写多少小时。最顶级的高手,是风雨无阻的,定时定点的锻炼自己,不在于自己的状态。科比,只会在状态好的情况练习吗?不,是每天。

这些人的动作,便是他们的引领指标。引领指标,是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但是,只是大概率,不是肯定。不对,怎么办?修改呀。科比,天天打游戏,可以投不中球。他就要改为天天投篮。

而篮球赛里面的团队呢?我最喜欢的两个教练是怎么做的呢?拉里布朗和波波维奇,跟其他教练一样想让他们的团队赢。赢是所有球队的目标。

而他们的引领性指标是什么呢?传球和空位投篮。他们会把强攻得分,却忽略空位的球员换下,而去鼓励一个没有投中空位投篮的球员。

从目标程度上看,他们离目标“比分”暂时落后。但是,从整体上,把引领指标提高。那引领指标提高,会很大程度获得更多的胜率。

不过,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敢于这样操作的人实在太少了。我个人猜想,引领指标可能并不直接带来目标,那么,就会失去一部分的掌控感或者说是安全感。

那大部分人是害怕安全感,因此,他们往往选择直接盯着目标。虽然不一定有用,至少心里安全。


原则三:记分牌——团队明确的目标

记分牌,就如同篮球赛上的记分牌。让我们时刻知道的目标,而不至于飘离太远。甚至用衡量我们当前的情况。简单就好。


原则四:反馈机制——团队成长的高度

大学里面学的是自动化控制。里面有一套很神奇的系统,叫做闭环反馈系统。而这样的系统会远胜任何其他系统。现在大部分的系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反馈机制而已。可见,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在控制学里面,反馈的频次越高,效果越好,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在管理里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及时对于团队的表现进行反馈修正。好的表现要表扬,坏的表现要修正。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我们唯独喜欢批评文化,打击大家的缺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去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好的地方呢?却无法展现出来。

打压或者打击,是一种自恋的行为,表明我比你好的自恋。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看度。那优秀的团队,是好坏兼有。做好的地方,我要鼓励,让大家更多的得到认同,让大家都能够做到。

反馈机制的选定,是衡量一个团队成长的高度。就像我老师说过,同济的风控实验室可以做到亚洲第一,很难做到世界第一。

为啥,我测试仪器的精度不达标。我们无法获知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呀,我们的电流控制到什么程度,我们的风速做到什么程度。当然,现在风控实验室到什么程度,我就不清楚。这是很多年前的数据。


后记:

这是我挑战,是你的吗?我不知道,我也无从评价。我先从我自己做哦。一定会成功吗?不一定。失败,怎么办呢?换个方法继续做哦。

专注、反复、明确、反馈,我需要做的目标四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