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雖然說長沙的樓市如今是一房難求,但是最受追捧的仍然是江景房,上市就被哄搶的場景,一再證明江景豪宅"又貴又好賣"。

在長沙豪宅的序列中,江景豪宅已經站穩在金字塔尖,隨著城市開發進程的不斷推進,江景房的稀缺越來越突顯。看似綿長的湘江水岸線上,幾乎已經被填滿,特別是在長沙主城區內,既可坐擁江景,又有絕佳的資源配套的土地已很少;不過,這樣的片區最近似乎冒出來了一個,那就是省府濱江片區。

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發展線重心南移 江景豪宅看南城

近十年以來興起的長沙江景豪宅,也主要在江東岸沿著湘江向南北兩側延展,呈現出了北重南輕的格局。這是怎麼形成的呢?先來說下這個知識點。

老長沙人都知道,長沙從前有著"南帝北丐"的說法。10多年長沙主城區開始第一輪的舊城改造,北部因為發展滯後反而成為了城市改造的主要首發區域,也引發外來品牌開發商集中進駐的第一波高峰期的出現,長沙江景住宅的第一波開發熱潮就在北城開始了。

現在,如果你要是開著車一直向北,就會發現從從橘子洲大橋為起點到繞城高速近15公里江岸已經被填滿,其中不乏萬達、復地、北辰、湘江豪庭,綠地海外灘等江景豪宅,但是你也會發現,因為開發較早,這些樓盤大部分已經賣完了,有新房源的很少,二手房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不過你要是往南走,情況可能會不太一樣。雖然沿江的樓房也很多,但是住宅卻不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橘子洲大橋以南的區域本來就是長沙傳統老城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土地資源一直都是稀缺的,所以地塊相對要分散一些。也正是土的稀缺和零散,也讓長沙南城的江景住宅品質兩極分化比明顯。大品牌開發產和中小本地房企開發的水平相差很大。

一些中小本地開發商是最早開始在長沙南城的江景住宅開發的,由於實力有限,開發的時間也比較早,所以早些時期的江邊的住宅小區用現在的的標準來看,居住環境,物業服務等都有相對落後,很難滿足當下人們的居住體驗需求。

另一方面,由於土地稀缺,成規模的大宗地塊少,在南線的江景住宅中品牌開發商的數量明顯要少,進駐開發的時間也比較晚,品質高價格貴,貨源供應也十分緊缺。

品質差異的兩極化,讓長沙南城的江景豪宅的平均品質比北城仍然有一些差距,這個差距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南城江景住宅的價格相對較低。

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看完上面的知識點,大家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下的南城江景豪宅面有一個極佳的發展機遇, 區域價值的補漲和居住升級市場需求的兩個力量拉動之下,南城江景豪宅開發即將成為新的爆點。

隨著新一批的品牌的開發企業的入駐,南城江景豪宅的品質提升即將快速實現,這也會促動長沙江景豪宅重心向南城的轉移。

省府片區江景豪宅彌足珍貴

那麼在南城的區域,那個片區將會最成為下一個江景豪宅的爆發點?毫無疑問就是省府片區。

從目前的發展格局來看,省府片區的濱江區域已經成為一江兩岸發展的稀缺地塊。加上近年來的利好疊加,省府片區的江景豪宅將進入一個蓄勢已久爆發時期。

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湘府路大橋俯瞰效果圖)

2016年,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全面啟動,全線快速化改造計劃於2018年通車。

湘府路快速化改造項目西起坪塘大道,東至黃興大道。在河東段,湘府路大橋至瀏陽河西岸,穿過書香路、新姚中路、芙蓉南路等。未來將上跨地鐵1號線並與規劃中的地鐵8號線在湘府路共線。 這個城市快速道+地鐵的公共交通動線的構架,為省府片區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切實的基礎保障。

2017年底,位於天心區湘府西路與新開鋪路交會處黑石遊園建成並向市民開放,根據2017-2019年天心區三年造綠計劃:重點建設濱江公園三期(濱江都市休閒園),打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綠地公園,並與周邊公園形成"一小時"綠色圈。省府片區的臨江地段的升值空間已經越來越顯而易見。

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長沙重返濱江時代,省府濱江定義豪宅新主角

(長沙市天心區濱江公園)

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從近年來長沙政府的城市規劃,湘江兩岸的一線臨江地塊,明顯傾向於商業用途。這就是說,即將長沙南城的江邊地塊還有一些供應量,但是留給住宅的可能也不多,那麼,現在省府片區的江景豪宅自然是更加稀缺的了。

稀缺的土地資源的價值要發揮到最大的價值,還需要"軟件"的支持。追求更好的居住體驗,已經成為當下豪宅的購買人群的普遍的觀念,這對開發商的開發和服務運營水平也得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長沙龍湖正式發佈了其在長沙的第五個項目——龍湖·春江悅茗,而這也是龍湖佈局在長沙主城區湘江東岸的首個高端系產品,位置就在湘府路大橋東橋頭的省府片區核心區,充分考量了區域硬件資源以及龍湖自身的運營軟實力兩個維度而最終確定的。龍湖·春江悅茗憑藉龍湖中國25年豪宅雕琢的經驗沉澱,定義長沙江景豪宅新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