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球星德馬庫斯-考辛斯加入勇士已然成為了無可避免的現實,勇士的壯大及統治力都是可預期的結果。就目前看來,下賽季三連霸幾乎已成定局。畢竟,我們並不能排除一些意外出現。

在看到勇士組成全明星陣容後,不少球迷不平衡了,紛紛討伐起了勇士。但在我看來,這完全沒有必要。這已成現實,也就只能讓鍵盤俠們怒噴一波罷了。講真,勇士如此強大的原因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我們更該去探究的是讓勇士五巨頭成為現實背後的NBA體制。

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在三年前,NBA與ESPN以及Turner Sports兩家公司簽下為期9年240億的天價合同,這樣的結果確實讓NBA版圖日漸壯大,也使得原先體制下的薪資空間開始有了成長的幅度。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到2016年之間的差異不過只是開啟這扇門的鑰匙,後續通過薪資的逐年調升來讓球隊有更大的薪資空間進行操作才是造就今天這種結果的元兇。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這幾年勇士的薪資操作,你就能發現考辛斯的加入並非偶然。球隊在長年累積操作上所獲得的“機會”,才是造就勇士王朝的根本。也許以賬面實力來看,這確實造就了聯盟失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勇士在現有體制下操作得宜的手段。

勇士的確因為這些球員的抱團變得更加強大,球隊收益屢屢創新高也已經不是新聞,不管是球隊文化、場上團隊配合、甚至是球隊在軟硬件設備上的沿用,可以說勇士是NBA聯盟創立以來的最佳典範都不為過。但讓我們真正無能為力的理由,則是勇士是在聯盟體制底下進行的操作,而非以作弊的方式來制霸這個聯盟。

我們不妨來看看2016年一些操作不當的球隊:湖人與莫茲戈夫、鄧總共簽下了1.36億的合同;魔術為比永博送上四年7200萬的大合同;尼克斯更是坑爹的提供諾阿四年7260萬的報價……以上這些球隊的薪資空間在之後兩年也因此被鎖死,那你來說說,這能怪誰?怪勇士?那簡直是無稽之談。

最終,我們也只能把責任歸咎於那些無法用長遠眼光看未來的球隊總經理們。事後諸葛,人人都會,只是就當時的情況,誰能料想到今年自由市場上這樣的結果呢?

今年夏天的薪資核冬讓自由球員市場與前幾年相比更為冷清,即使如伊利亞索瓦這種類型的球員仍有能力跟雄鹿簽下了3年2100萬的薪資,但許多球員卻因為16年那些球隊的失策而無法與自由市場上得到較為豐厚的報價,而考辛斯正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我們先暫且忽略有沒有球隊向前者提供報價這件事,最終的現實卻證明,今年夏天除了勇士以外的球隊都無法使考辛斯感到滿意。而勇士正是以見縫插針的方式,來得到這名聯盟頂級中鋒。

假如在健康狀態下,考辛斯毫無疑問值得一份頂薪報價。但問題就出在他的阿基里斯腱究竟能恢復多少身手無從得知。這次的自由市場上一共有六支球隊完全有能力為他開出滿意的價格,分別是76人、公牛、國王、獨行俠、步行者、老鷹。只可惜這些球隊不是不需要他,就是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最後導致這名頂級中鋒終於被逼急了。530萬的中產合同,以考辛斯的身價而言的確相當低廉,但這個代價的背後,卻是讓考辛斯重新站起來的那支柺杖。這樣對他來說,就已經足以成為他抱團的理由了。

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考辛斯加入勇士讓詹姆斯西遷洛杉磯的新聞成了配角,巨星組團已經是這個時代想奪冠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真正可怕的是,存在於體制之下卻無法遏制的風氣。此前,NBA總裁亞當-蕭華曾說過,“為了聯盟未來長期的健康狀況,我們試圖用許多方式來打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每支原先擁有不同資源的球隊都可以儘可能擁有相同的籌碼來競賽。”

但如今,這一段話現在看來卻格外諷刺。是的,聯盟為了讓不管大小市場的球隊都能有同樣的競爭立足點而創立如薪資上限、奢侈稅線等規則。然而,只要幾名球員講好到某座大城市一同爭冠,那麼其他小城市就註定只能成為接下來幾個賽季的配角。

過去四年的勇騎大戰縱使讓人看得十分枯燥,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角色在進行搏鬥。大城市以長期體系的累積加上球星的投靠使他們日漸強壯,小城市依靠巨星在各路招兵買馬只為了在歷史中留下一道印記。四年過去,大城市贏了三次,唯一輸掉的那一次還是因為大意所產生的結果,而在今年夏天之後,名為體制的天秤就只會越來越傾斜。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幾乎等同過去四年總決賽的寫照,如今讓小蝦米有能力對抗大鯨魚的那股力量西遷至洛杉磯。對比西部的軍備競爭,東部現在看起來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當過去唯一有能力制衡西部的那道牆崩塌以後,東部看下來唯一有機會在總決賽上一搏的球隊,是稱霸聯盟最多次的凱爾特人。至於能否在總決賽上有還手的機會,目前也尚且成謎。

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今年自由市場開市至今,比較有看頭的小城市僅僅只有俄克拉荷馬。但說穿了,前者也不過只是把上個賽季的組合重新續航;霍華德成為奇才禁區算是東部少數亮點;泰瑞克-埃文斯加盟步行者則似乎只能讓季後賽多增加一到兩輪。

望向東部幾乎毫無作為,西部的軍備競賽顯然積極的多。然而不變的是,大城市永遠都在領先,勇士幾乎不可能被拉下馬,洛杉磯下個賽季沒意外的話應該會上演很多戲碼,火箭續約保羅後依然於天際翱翔,雷霆與爵士是小城市少數的寄望,但在前面那些怪物面前,也頂多能掙扎個幾場而已。如今看來,蕭華的平衡宣言無疑不過是體制外的說詞罷了。

奢侈稅策略是制衡聯盟強隊持續補強的手段,我們都在等待明年夏天勇士自動瓦解的那一刻,卻不去正視球星們現在對於打球價值觀的事實。薪資上限有助於讓小城市能跟大城市在同一條水平上競爭,但若放眼背後的利益,降薪往大城市跑似乎變成了現在聯盟的風氣。

我們再說說倫納德,倫納德若願意與馬刺在今年夏天達成續約,最高能獲得2.19億的頂薪;要是與其他球隊簽約至多也不過只有1.39億的薪資。但他寧可失去近8000萬的利益到大城市打球,也不願意留守聖安東尼奧坐享高薪,這正是這個時代球員的標準思維。1000萬與5000萬之間的4000萬差距,完全可以用快樂、奪冠來填補,這是小城市所無法獲得的東西,那球員們何樂而不為呢?

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奧克蘭與洛杉磯正是上述能夠提供球員們快樂的場所,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科爾、邁爾斯和那些穿著藍金球衣打球的球員們持續進步的成就,縱使有了杜蘭特跟考辛斯的加入讓他們免於憂愁許多場上的麻煩,但他們依舊要在同個體制內控制一些外界無法體會到的麻煩。

對於某些球員來說金錢大於一切,但對另一些球員而言贏下總冠軍才是他們快樂的源泉。這裡無關對錯,只是個人對價值觀的定義差距而已。

講真,勇士是21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團隊之一,公牛過去的王朝將籃球推廣到全世界,勇士的崛起將籃球帶到另一個境界,不僅僅只是球風,在操作上的縝密更是讓全世界變得瘋狂。

當然,這一切各有利弊,是福是禍也尚未能定奪,但或許這正是聯盟在試圖建立完善體制下不可避免的代價。我們都看膩了西決冠軍即總決賽冠軍的結局,如何制衡這個愈漸傾斜的天秤會是聯盟接下來勢在必行的課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下個賽季的西部必將掀起驚濤駭浪。

討厭勇士無濟於事,讓勇士巨頭成真的NBA體制才是原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