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演「探親」

今日推送之《梅蘭芳演「探親」》選自《梨園軼話》第一輯,作者唐友詩。梅蘭芳自1932年南遷上海後,很少回北平,1936年由滬返平演出,轟動一時,其中,關於梅、朱兩家的親緣關係,還引發了一段插曲,成為當時茶餘飯後的談資。

愛吃醬肘子夾燒餅 說閒話某甲輸頓飯 

 闊別十載京華的梅博士(蘭芳)在民國二十五年的秋天,突由上海飛來,當時極受一般顧曲家的歡迎,那一種熱鬧的事實,報紙上面早經載遍,不必再來重複。 

 博士夫婦來到北京,除去掃墓以外,主要的事務,便是一出好戲「探親」了,坐著汽車看親戚,本來不算稀奇,可是便引起一些好事的注意,說起來亦很有意思。

梅蘭芳演「探親」

梅蘭芳、福芝芳夫婦合影 

 有一天下午三點多鐘,博士夫婦的汽車,忽然駛進宣外香爐營五條,向人打聽丑角朱斌仙的住宅,因為博士的臉龐,是容易讓人認識的,頃刻之間接二連三都趕到汽車旁邊來看。 

 多事者以為朱斌仙不過是個小丑,怎能勞動博士夫婦前來拜訪呢?真是莫明其妙,於是交頭接耳,合巷都談起這件事來,更有洋車伕多名,亦在其中幫亂。

 原來博士與朱斌仙系舅父與外甥的關係,斌仙之母為博士之二姐,這事外人知道的很少,故有此種種猜疑,博士夫婦到達朱宅,當然沒有客氣,於是就談到:「離京已有數載,總想吃芝蔴醬燒餅夾醬肘子。」 

 斌仙即命人赴西單牌樓天福齋購買醬肘子並烙燒餅,博士夫婦欣然對餐,頗覺痛快,然後告辭而去,翌日斌仙之母赴北京飯店回拜,由門口的熟車拉去,自此始知梅朱兩家的關係,群疑亦為之釋然。 

 這種事情本來不算奇特,不過因為斌仙住的地方偏僻,人的知識又淺薄些,少見多怪的情形就難免有之,據聞尚小云有一日在華樂演戲,包廂中有甲乙二人,以梅朱之關係,竟賭成一頓飯,某甲不信梅是朱之舅父,後經尚老闆證明,某甲遂罰了一頓「擷英」,你說!這不是「無妄之災」麼?

梅蘭芳演「探親」

荀慧生之《俏平兒》 朱斌仙(左二)飾劉姥姥 

 我們再詳加考察:朱斌仙,原籍東臺,是斌慶社的大弟子,初學老生,後改習小花臉,曾從高四保習一疋布,遲子俊習探親及請醫,他的指導師是諸如香,後列入郭春山門下。 

 他的祖父名朱霞芬,隸四喜班,曾供奉大內,生有三子,長名玉琴,字小霞,次名凰琴,三名幼琴,鳳琴字小芬,即斌仙之父。 

 梅蘭芳曾從朱霞芬學戲與王蕙芳,朱鳳琴等為師兄弟,因感情之彌篤,於是才把二姐嫁給鳳琴的。

(《梨園軼話》第一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